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天门 / 天门文化 / 天门民俗

发式习俗

发布时间:2014-02-11 08:54 来源:天门市人民政府

    清末,天门男子蓄长辫。幼男头蓄一撮短发,扎红绳,幼女扎两只小辫,沿耳边垂下,谓之“垂髻”;少女蓄单辫;成年妇女挽发髻,别簪子。

  民国时期,男子剪掉辫子,集镇男子,中、青年多蓄平头,部分老人蓄短发;农村男子大都剃光头,少数蓄平头。成年妇女大多在脑后盘成各种开头的发髻、别簪子,其中少数人为披发;少女多蓄刘海,梳单辫。城镇青年妇女的发式似莲蓬的,叫“飞机头”,老年发式如同香蕉的叫“香蕉头”。农村青年妇女的发式如鸦雀尾的,叫“鸦雀尾巴”。

  新中国建立后,5070年代,男子中,中青年人的发式多为平头、偏分头;老年人多为短发、光头,少数人为西装头。少女扎单辫或双辫,少妇为齐肩或齐耳披发。从80年代起,男子中,青少年人多为西甩头、大分头,流行“鸡窝头”、《霍元甲》中的“锅盖头”、《霹雳舞》中的“爆炸头”,短披发并留长髻角;中老年人多为西装头、分头、平头。女子中,少女、少妇大多烫发,发式有排球女将中的纯子型、《血颖》中的幸子型、菊花型、波浪型、包菜型等,中、老年妇女多为短披发。从1995年开始,大部分中青年男女染发,少女大多盘头。2001年开始在少女中流行长发、纤维烫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