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和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 /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MB1A08302/2020-2424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天门市城市管理局 文 号
标 题: 市城管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市城管局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9-02-13 00:00
  2018年,市城管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共同缔造观念,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全面洁净“两个环境”(城市环境和村庄环境),保持“两个常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深化“三项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实现“两个增加”(工作增加亮点、人民增加满意度),在文明城市创建、生态宜居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实城管贡献。
  一、2018年的主要工作
  (一)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1.完善执法机构设置。根据《天门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天门市城市管理执法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天编文〔2018〕27号)文件要求,设立了天门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天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重新组建了天门市城市管理局,印章已经刻制并备案启用;完成了内设机构名称变更:将“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规划执法局”和“市城市管理督察分局”分别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市容执法支队”、“市城市管理规划执法支队”和“市城市管理督察支队”。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管理执法执勤用车标识涂装样式的通知》(建督〔2018〕65号)要求,9月份完成了27辆城管执法车辆(含电动执勤车)的统一标识喷涂。
  2.集中行使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权。制定印发了《天门市住建领域行政管理权与城市管理执法局行政处罚权工作衔接制度》,编制印刷了100册《天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执法手册》并发放到一线执法人员手中,实现了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截至12月,市住建委已按照行政处罚权移交程序向我局移交案件21宗。
  3.加强队伍素质建设。一是组织队伍集中培训。从5月15日起对全体城管执法人员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主要从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为规范、案例分析、军事素养等方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提升城管队伍执法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参加住建部组织的干部学习培训。局主要领导按照省住建厅要求赴北京、上海学习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理先进经验;组织4名执法骨干到成都学习队伍规范化建设、“强转树”工作的推进;组织12名业务骨干到成都、呼和浩特学习环卫项目建设、厕所革命等好的经验做法。
  4.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制定了《天门市城管局“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和《天门市城管局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三年行动方案》,围绕“三个提升”、保持“三个常态”、加强“三项督查”、治理“三个不为”、开展“四项建设”,通过严肃执法纪律,严格队伍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服务质量,全面规范城市管理执法行为,解决执法行为粗放等问题。成立了6个大走访常态化制度督导小组,建立了工作同步推进、督导联系、台账管理、回访反馈、考核评价等相关制度;制定了“强转树”活动关于提升行为规范、作风规范、服务质量的三年行动计划。“面对面听期盼”活动自开展以来共收集涉及市容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农村垃圾治理、城市照明、民生方面等方面的问题383个,认真交办各单位进行了落实,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强转树”、作风建设等相关工作持续推进。
  5.规范队伍执法行为。加强队伍规范化管理,做到执法“四个坚持”:坚持着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坚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坚持语言文明和举止规范,坚持执法活动全程记录。完善执法装备,新增了80台执法记录仪、4台配套数据采集站和3台摄像机等执法记录设备,以实现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改进执法方式,倡导“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
  (二)大力整治市容环境,管理成效更加突出
  1.持续开展各项整治。今年以来,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先后开展了城区伸店占道经营、早点夜食市场、违规设置停车设施、违规搭建棚亭等多次专项整治行动。1至12月累计清理流动摊点39340处,规范占道经营5148处、非机动车停放2958辆次、占道洗车修车74处、搭棚请客65处,清除乱吊乱挂816处、乱泼乱倒1305处、乱堆乱放162处,拆除违规设置停车桩283个、棚亭32个、石墩32处,收缴违规禁停提示牌30多个、清除私设人行道水泥斜坡900多平米。
  2.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组织各执法大队按照管理区域,开展城区户外广告牌匾专项整治活动。对不符合广告设置要求的经营户,下达《整改通知书》70余份,全年累计清除违章设置广告牌、灯箱、横幅738处,拆除城区大型广告26处、破损店招456处、路灯道旗180处、破损广告29480平方米,修复交通护栏广告480处,排查户外广告险情10余处,处罚违规流动广告车噪音扰民行为70余次、乱贴乱画30余处,收缴违章小广告60281份。
  3.治理麻木非法载客。采取专班整治与大队属地管理相结合、部门联合行动的方式,对城区非法载客“麻木”进行了全面整治。全年共查处暂扣电动三轮、四轮车488辆,驱散侯客“麻木”1045辆次,教育放行491人次。
  4.加强城市亮化管理。完善城区路灯监控平台,全面排查检修亮化设施,及时编制智能亮化调整程序,保障城市照明亮灯率达98%以上;全面检查维修后壕步行道、体育馆、东湖高塔亮化系统,安装陆羽大道十字路口补光灯;完成了东风支渠347盏景观灯和陆羽大道580盏绿地景观灯的移交工作;常规巡查185次,处理各类故障近400起,维修路灯820盏(套),更换故障电缆1400余米;启动了东湖路、接官路、陆羽大道的路灯建设改造。
  5.加强广场设施维护。做好广场绿化植物的养护修剪、补植,加强辖区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对各类用电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对喷泉进行了冲洗清淤,更换广场四根高杆灯具和升降设备;清理乱贴乱画28处、清除卫生死角处331处、堵死鼠洞20处、投放鼠药18处、铲除杂草32车;开放了广场母婴室,为市民游客提供良好舒适的服务环境。
  6.环卫水平全面提升。推进中卫经验,洁净城市环境,36台高压冲洗车、人行道冲洗车、洗扫车、大吨位洒水车等投入使用,城区410万平米的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面积达到80%;69台快速保洁车与机械清扫相结合,互为补充;城区80%的街道实行16小时超长保洁,对一级路段实行“三班倒”,二级路段实行“二班倒”;环卫作业标准化管理全覆盖,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按照创卫标准,对城区中转站、环卫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添置喷淋设备,对城区主干道及临街单位对外开放的120座公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完善,更换蹬便器、冲水箱35处次,配置灭蚊剂和空气清洗剂400余瓶,更换公厕门帘近200余平方米,更换公厕指示牌和标识,15座中转站规范管理,所有公厕专人负责。
  (三)打好环境攻坚战,城乡治理亮点纷呈
  1.农村环境全域治理。我市实现了807个村130多万农村人口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全覆盖,垃圾无害化处理100%,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了设计合理、体系完善、监管科学、保障有力的统筹治理“天门经验”。顺利通过了全省十部门组织的全覆盖验收,并获得“中环协评选的全国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类银奖”。
  2.清洁农户“十户联创”活动成功开展。为着力提高农户生活垃圾收集率,制定了《天门市2018-2020年清洁农户“十户联创”活动实施方案》及清洁农户五星级管理办法(即:房前屋后扫干净、家什杂物码整齐、外墙立面保整洁、垃圾入桶无散落、筹资筹劳齐参与),督促各乡镇全面开展清洁农户“十户联创”活动。全市共制作上墙网格图、公示牌5.2万多个,印制张贴宣传画10余万张。各乡镇按月组织村干部、保洁员开展村庄沟渠堰塘、田间地头等公共区域的垃圾大清理,组织包保干部、示范户带领一般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大扫除,通过开展两项活动,推动创建评比工作。
  3.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有序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为主、源头减量、各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4月初在小板镇江台村、黄潭镇新华村启动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四分法(将生活垃圾分为:易腐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要求,每户配备一个厨余垃圾桶,每五户配备一组可回收、有毒有害及其他不可回收垃圾桶,每个自然湾有一个沤肥池。厨余垃圾统一入沤肥池处理,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自行收集售卖,有毒有害垃圾统一回收到市临时存储点,其他垃圾入钩臂箱,每200-300户聘请专职村庄巡检员。目前,已建设120㎡的市级有毒有害垃圾收储点1个、村庄易腐垃圾沤肥池2个、垃圾分类宣讲台2个、配置各类分类垃圾容器4373个、制作上墙垃圾分类宣传牌200个。截止目前,沤肥池收集易腐垃圾约3吨、收储点回收有毒有害垃圾3大桶约20公斤,按照积分奖励办法兑换积分28000分,兑换物品约600元,2个试点村生活垃圾减量合计314吨,平均减量额分别达到0.35吨/天、0.52吨/天,生活垃圾减量率为37.5%和38.8%。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按照天政办发〔2018〕41号文件精神,遵循“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居民参与”的原则,采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引进浙江联运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心城区选取高新园爱民巷小区、竟陵办事处新城四期嘉华御景湾共计1376户居民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9月8日,天门市垃圾分类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新城四期嘉华御景湾举行,该项目总投资614万元,共计配套垃圾袋发放及积分兑换一体机3台,可回收箱3台,有毒有害箱3台,餐厨和其他垃圾智分类箱29台,餐厨专用运输车一辆,巡检人员6人。此外,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持续地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共制作12个宣传栏,105条宣传标语,到目前为止已运行一个季度,市民知晓率90%,参与率60%,正确率30%。截止目前已运行一个季度,共扫码发放垃圾袋3909个,收集可回收垃圾3.8 吨,餐厨垃圾50 吨,不可回收垃圾80吨,有毒有害垃圾0.001吨。
  机关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根据《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天管发〔2018〕5号)文件要求,我局已率先启动了机关垃圾分类,召开了专题培训会议,采购“两分类垃圾桶”65个、“三分类”垃圾收集箱6组,“四分类”垃圾收集容器1套,均已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市城管委办公室于10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认真做好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4.城区渣土运输处置管理改革成效明显。一是全面实施技术改装。对137辆渣土运输车全面实施技术改装,平箱覆盖、密闭运输,全面实施智能化管理。同时新增二家渣土运输公司,购买了33台新型环保渣土运输车,实行智能化管理。 二是严格实行“三个两”管理。即“两证”:要求处置建筑垃圾必须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许可证》、运输建筑垃圾必须办理《建筑垃圾准运证》;“两定”:渣土运输车辆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线路行驶;“两头”:管好工地源头和渣土堆场尽头。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机制。联合住建、交警和交通等部门定期开展执法行动,全面加强渣土处置核准管理和准运管理。四是强化监管考核。9月份与众力、广顺发、湖北浩昌公司等三家公司统一签订责任状,制定管理考评标准。定期对建筑垃圾运输公司的经营行为、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5.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快。
  建筑垃圾消纳场正常运行。第一期项目东环路处置场(面积约40亩)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并落实了作业设备和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和作业规范,每天可回收建筑垃圾约30吨;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开发区杨家新沟等地方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进行了日夜值守和宣传教育,设立了宣传牌20块,按照属地管理落实了值班人员加强监管。
  城区餐厨垃圾终端处理项目抓紧实施。2018年9月,我市投入200万元在城区友谊中转站北侧新建了一座占地160㎡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站,采用高温好氧添加益生菌的工艺,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的餐厨垃圾进行终端无害化处理,日处理能力为5吨。11月份,投资96万元配备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2台,对城区餐饮企业的餐厨垃圾进行统一收运。
  有毒有害垃圾收储设施建成使用。2018年,在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成一个有毒有害垃圾集中收储点,占地面积为150㎡;按电池、荧光管、农药包装袋(瓶)、电子废弃物等4类分捡存放,由环保部门指定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6.城区“厕所革命”顺利推进。按照“厕所革命”三年计划一年完成的要求,编制了符合我市特点的城区厕所建设规划,绘制了规划图,制定下发了《天门市城镇厕所革命强制性条款》、《城区公厕革命工作方案》和《公厕革命作战图》。2018年城区新建9座和改建41座城区公厕的任务已全部完成。城区153座临街公厕全部对外开放,统一设置规范的公厕标识标牌、统一落实专人管理,公厕精细化管理达到“四净三无两通一明”,保持方便之所干净整洁。
  7.“智慧环卫”数字化监控平台初步建成。一是建成农村“智慧环卫”系统。该系统已于2017年底建成,累计投入450万元,市垃圾填埋场和31座乡镇中转站共安装监控探头94个,桑德公司124台车辆、家和公司83台车辆均安装了GPS定位设备,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远程监控全覆盖,目前设备有序运行。 二是建设城区“智慧环卫”系统。该系统共计投入30万元,安装城区环卫公厕中转站监控摄像头50个、生产车辆GPS85台,为一线管理人员和快保配备对讲机70台,已于12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上述两个系统将于2019年整合并入到数字城管系统中。
  (四)加强规划治理,拆违控违更加有力
  1.集中强拆抓重点。对新增违法建设实行零容忍,坚决实施“即查即拆”,严控节假日违建,做到了发现一起,拆除一起,绝不姑息。同时,对重点社区重点对象展开夜间值守,防止夜间抢建。2018年1至12月,发现违法建设599处,强拆840处次,拆除面积49286平方米。
  2.积极应对保稳定。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的理念,耐心细致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案件,维护公平公正,有力地促进规划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规划执法支队及时协调处理122起违法建设来信来访案件,其中:领导交办件10起、书记专属板30起、阳光信访平台3起、网络舆情4起、云上天门1起、来电来访74起。
  3.协调社区抓联动。今年以来,规划执法支队与竟陵办事处主动沟通,对重点社区进行走访,基本建立了拆控通报机制,积极寻求联勤互动,较好地缓解了矛盾,大型拆违行动社区都派人参加,保障了强制拆违的稳步展开。印发通报15期,发送到相关领导。
  (五)整改城市突出问题,提高城管服务质量
  1.对照问题制定方案。全省三次暗访问题通报下发后,我市高度重视,对照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方案下发各涉城管理部门,制作问题视频在涉城管理大会上通报,会同创文办组成七个督导专班督促各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2.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三次暗访涉及乱扔废弃物、车辆乱停乱放、一店多招、牛皮癣、垃圾外溢等10个方面的411个(一季度113个、二季度117个、三季度181个)问题,我们都下发了问题整改清单,由城管督察支队对照清单认真督查,所有的问题都留下问题整改对比照片,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反弹。
  3.提高城管服务质量。2018年受理提案议案26件(人大建议11件、政协提案15件),回复率100%,办结率达97.5%;累计督导落实475件涉城网络舆情案件的办理回复工作,其中:省阳光信访平台27件、领导批示件28件、书记专属版171件、云上天门3件、群众来电来访186件、行风热线9件、网络舆情47件、社情民意4件;受理办结中央环保督察涉城问题3件、省级环保督察涉城问题11件。
  二、2019年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管理精细化、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的要求,做深体制机制改革、做实城市治理基础、做优民生诉求服务、做强城管执法队伍、做美天门城乡形象,为全面建设美丽天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展现天门城市管理新作为。
  (一)深化执法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
  发挥城管委办公室高位协调作用,加强指导衔接,狠抓督促检查,完善考核评估,推进工作落实。
  1.完善执法协调机制。组建城管委办公室,配齐人员,明确职责认真履职。进一步明确城管委议事规则,建立健全例会制度,实现城市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界定涉城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界定行业管理与行政处罚的界限,做好行政处罚权移交后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管。
  2.强化执法保障。配齐城管执法车辆、执法工具、执法记录仪等,保障城管执法的正常进行;建立城管与公安的联合执法机制。
  3.发挥管理合力。全面加强“三支队伍(信息采集员队伍、环卫职工队伍、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多角度、全方位、广覆盖的工作网格,形成综合管理合力。
  4.建立全方位督查机制。建立科学、严格、高频率的督查机制,对城市管理工作成效开展全方位的督查,推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良性发展。在具体的督查过程中做到四个结合,即督人与督事相结合,督纪律作风与督管理效果相结合,督主次干道与社区、背街小巷相结合,督问题与督现场整改相结合。
  (二)实施项目大建设,打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攻坚战。
  按照《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大项目建设力度,逐步建立满足我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支撑体系、运行管理体系和资金保障体系。
  1.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村垃圾运行管理体系,巩固治理成果;开展清洁农户“十户联创”,提高保洁质量。
  2.启动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运行,新增一座日处理能力5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将城区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到10吨/日,并在部分单位和企业建成一批小型分散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
  3.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中心建设,对大件垃圾、二次装修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化利用处理率。
  4.推进静脉产业园项目建设。
  5.扩大生活垃圾试点范围,全面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升、收运管理提升、处置能力提升;城区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强制分类覆盖率达到50%,居民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30%;2019年扩大到小板镇、黄潭镇50%以上的村庄,约30个行政村,11700户。
  6.完善城区智慧环卫建设,对接数字城管平台,实现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的监管智能化。
  (三)开展城市绣花行动,加快城市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结合全省城市绿色发展三年计划,开展城市绣花工程,着力解决当前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
  1.实施人行道净化整治工程。加大城区伸店占道、流动摊点、乱停乱靠、乱堆乱放、夜市烧烤的管控力度,开展人行道乱摆摊设点、乱停放车辆、乱张贴设置广告、乱扔垃圾的“四乱”治理行动。
  2.实施车行道深度保洁整治工程。加大机械化清洗的力度、洗扫保洁的深度,改变作业模式,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作业频次,确保干净整洁,无暴露垃圾、白色垃圾;加强渣土运输管理,规划建设渣土处置场所,实行密闭运输,严格渣土运输执法,治理道路扬尘,确保渣土运输无抛洒、无污染,实现渣土运输处置和管理规范化,不断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治理。
  3.实施环卫设施设备整洁整治工程。以“设计有风格、建设有特色、管理有水平”为目标,提高城区公厕的管理服务质量;实施垃圾容器减量设置行动,逐步按“中心区域严控、主要道路推进、周边区域带动”的工作步骤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逐步向主要道路和背街小巷推广;加强环卫设施管理,重点是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集并点、垃圾桶等,加强设施设备的清洗、检修,确保设施设备干净整洁,无蚊蝇、无异味。
  4.实施立面空间环境整治工程。加大临街立面的治理力度,坚持户外广告治乱、减量、提质、增公益,对破损、变形的户外广告予以清理,对占道指示牌、到期跨街广告以及一店多招予以拆除,增加公益广告的设置,确保城市“脸面”的干净整洁。整治城区架空管线,督促推进强弱电架空管线入地。加强城市亮化治理,实施夜景灯光改造,美化城市空间。
  5.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开展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卫生小区等创建;加强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城中村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环境整治、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高城市保洁整体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打造环境整治和示范改造的亮点,引领带动城市容貌的整体提升。
  6.实施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农贸市场周边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整治马路菜市场。
  7.实施城市违法建设整治工程。坚持“遏制新增、消化存量”的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城管、街道、公安”三位一体的拆违控违新机制,深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遏制新增违法建设。配合社区共同整治社区小区内部乱搭乱建。
  (四)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整体提升执法水平。
  践行“721”工作法,更加关注管理前置、服务为先,努力破解执法管理难题,深化“强转树”活动,提高队伍执法和服务能力。
  1.着力法治型城管建设。以打造“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的城管执法队伍为目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纯洁思想、转变作风、树立形象;细化现场处置和办案程序,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完善执法权力运行体系和制约机制,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2.着力创新型城管建设。指导引领准确把握新时期、新任务对城市管理的新要求,拓宽干部骨干思路理念,加大对城管工作实践、探索和创新力度,把握城市管理工作特点、规律,及时总结提炼占道经营、违法建设、户外广告、工地扬尘、违法停放等专项治理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打造特色亮点,引领带动,助推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提档升级。
  3.着力服务型城管建设。以深化“两学一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脱贫攻坚等为抓手,深入推进城管“法律六进”、“城管体验日”等宣教活动,做到真情服务为民。做好疏堵结合,念好“堵”字经、读好“疏”字诀。建好政务服务平台,做深做优“放管服”,落实“最多跑一次”,精简、优化办理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建立完善“一册指南、一窗受理、一站服务”链条式服务机制,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让服务对象更满意。
  4.着力实干型城管建设。持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规范执法行为,做到“四个坚持”,坚持文明执法,倡导“721”工作法。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队列训练、法制讲座、专题党课等培训活动。坚持“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促进城管队伍实干意识的不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