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分类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名称
千磨万击还坚劲 大浪淘沙始见金——市城管执法局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工作纪实
文号
效力状态
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6日

千磨万击还坚劲 大浪淘沙始见金——市城管执法局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2-02-16 10:23 来源:天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作,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市城管执法局秉持着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的原则,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紧紧围绕市委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按照"培养好习惯,缔造好环境"的工作思路,推进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提档升级,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监管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明显,具有本地特色的城乡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实现了农村垃圾治理常态长效,农村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进。

   全面推进,凝心聚力抓治理

    市城管执法局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牢固树立环保底线思维,不断提高综合控管能力。市政府将垃圾治理写入每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题部署;将垃圾治理列入文明城市全域创建的重要方面和乡镇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季度召开一次点评会,对排名靠后的乡镇领导进行约谈;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近年在农村垃圾治理上的投入均超过5000万元,且每年有增加。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高位指挥机构,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办公室;各乡镇按要求成立至少3人的统筹治理工作专班,由1名镇党委任组长,专班在镇政府和市统筹办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全镇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各村(社区)设立专管员1名,按每90户1名的标准设若干名保洁员,对本村的垃圾治理负具体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垃圾治理基层队伍的能力素质,为我市农村垃圾治理层次整体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镇组织村统筹治理理事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垃圾统筹工作事项;组织开展“洁美家园我们在行动”“保护县河母亲河”等专项活动;全面提升“十户联创”活动的深度和广度,2018年以来,“清洁农户”达到25万户以上,占全市农村居民比例80%以上,从根本上提升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体系优化,高效运转抓治理

    按“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思路,全市配备乡镇专班人员78名、村级专管员589名、箱管员2327名、保洁员4525名;建设乡镇压缩中转站26个,配置钩臂箱2822个,钩臂车、转运车、渗滤液收集车等大型作业工具130台(套),各类小型作业工具7300余套,按照5户1大桶的标准配备公用垃圾桶6余万个。

    全市一盘棋,对原有的垃圾治理力量进行重新布局。优化人员配备方式,在保洁员的配备标准上实现由村组到户数转变,实现治理力量配备的精细化,提升人员工作效能;重新规划并硬化垃圾集并点385个,增配钩臂箱256个,使之更方便保洁员垃圾清运和钩臂车转运,提升了工作效率;在原有布局的基础上科学选址,建设了5座具备压缩和转运能力的车厢可卸式应急中转站,配套设备10台(套),突出解决部分区域日常转运不及时和春节期间乡镇垃圾滞运的问题。

    未雨绸缪,加强春节应急统筹能力建设,应对春节期间大量人员返乡、垃圾量陡增(垃圾量平时320吨,春节期间日均达1000吨,峰值达到1300余吨)、交通不畅带来的垃圾清运不及时的问题,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日运力由最初的600吨提升至1200吨以上,并按照国家规定的“蓝、黄、橙、红”四色预警和四级响应的要求,建立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应急响应机制,在应对春节垃圾量高峰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在2016年天门遭遇数百年一遇的洪灾和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投入大量设施设备和保洁队伍清理垃圾、清洁环境,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制创新,到边到角抓治理

    细分保洁单元,明确保洁主体,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农户负责房前屋后、绿化带、菜园及沟渠卫生,村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进村通道的卫生和垃圾入箱,村负责积存垃圾的清理,镇负责辖区内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河流湖泊等水域垃圾的治理,市负责农村主要公路路面及两侧的卫生。通过全区域任务区分,各级各地明确了各自的主体责任,做到了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确保了垃圾治理无死角。

    引入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市域主公路两侧保洁由政府出资在公路沿线合理建设垃圾集并点约150处,配套钩臂箱140个,由天门市家和物业有限公司开展日常保洁,做到了市域主要公路两侧保洁全覆盖。垃圾从村集并点到市级填埋场的运输及无害化处理分别由天门市启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天门市净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市城管局对三家公司按月考核、据实付费,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过程中,坚持平时治理和突击整治并举,针对不同时期的工作要求,开展突击整治,促进农村环境治理新突破。2015年农村垃圾治理启动初期,清理积存垃圾3万多处、12余万吨,拆除露天垃圾池等不合格环卫设施3000多个,开辟了农村环境新局面;2017年2月至10月,我市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集中整治,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7处,约8.43万平方米,2017年11月进行了检查验收并销号;2017年以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严格按照总河湖长令相关要求,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对天门河干流270公里及14条支流进行集中整治,增配保洁员40名,配置保洁设备3.6万台(套),清理垃圾点位546处,进一步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新貌,确保了天门“母亲河”更加地清澈亮丽;加强城区“四湖”和全长17公里的杨家新沟、小胡新沟、东风干渠等沟渠的美化、绿化治理,让天门河流域和城区河湖更绿、更清、更靓。2019年4月至10月,对沪蓉高铁沿线500米范围内村庄生活垃圾、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9个方面共693处问题,按“一点一策”要求,逐一进行整改销号,彻底改善了沪蓉高铁沿线村庄面貌;2019年国庆节前,利用半年时间大力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乡村保洁重点向沟渠河道、田间地头延伸,突出树林、屋后和空置房等死角整治,组织村级清扫活动180余万场次,参与群众1500多万人次,农村以更洁更美的环境迎接了祖国70周年大庆。

   强化监管,常态长效抓治理

    为加强长效监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制定印发了《天门市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市镇村三级考评办法》等一批管理考评办法,构建了市对镇、镇对村、村对“三员”(即村专管员、箱管员、保洁员)的三级督查考核机制,运用清运基础数据建立垃圾收集量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针对垃圾量异常偏低的镇村有的放矢,市统筹办开展精准“点穴”式督查;采取巡回检查的方式,对辖区村庄垃圾治理情况,乡镇专班进行全面“拉网”式督查;为保持村庄环境治理常态长效,各村庄对“三员”开展反复“搓背”式督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作业实时信息监控平台,市垃圾填埋场和所有乡镇中转站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作业车辆均安装GPS监控系统,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远程监控全覆盖,通过运用这些智能信息化的监管手段,达到了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目的。

  补齐短板,“夯基垒台”抓治理

    从2019年开始全国推广垃圾分类制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行垃圾分类的指示精神,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我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持续发力建设“五个天门”,为垃圾分类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硬件设施、软件条件;率先在黄潭、小板及杨林选取15个村开展了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创建,落实“五全”标准,即岗位设置全专职、设施配置全到位、垃圾分类全链接、分类指标全达标、监管考核全覆盖,通过整合保洁力量、提高机械化作业率等办法,提升垃圾处理的“三化”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98%以上,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80%以上,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以上。

    为补齐我市垃圾处理末端设施的短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加速建设,日处理能力为1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正在同步建设。与此同时,投资3000万的飞固生物填埋场、1500万的生活废弃物及装修垃圾综合处置、渗滤液处理和5000万元的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正在抓紧建设,都将于2022年3月与发电项目同步投运,真正实行我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始终把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作为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着力于农村垃圾分类的长效常态化稳步发展,通过三年的努力,群众的环境意识、环境治理单位的运营水平和城乡保洁质量显著提高,末端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常态长效。2021年底,在省指挥部的考核中我市城管执法局负责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专项战役被评为优秀,受到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通报表扬。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