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口袋公园管养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按照省住建厅关于开展口袋公园管养突出问题整治的工作要求,我所认真梳理口袋公园管养工作相关情况,现汇报如下:
一、整治总体情况
按口袋公园管养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对天门市2021年至2024年新建的17个口袋公园(其中市园林所负责城区16个,其余由属地社区管理),我所于2025年6月启动了管养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绿化养护、环境卫生、设施维护和居民行为管理等突出问题,由园林所所属高新园、竟陵、苗圃三个管理中心以及属地社区分工落实。行动开展以来,发现问题共18个,已整改13个,整体上,约72.2%的问题已落实整改措施,待整改的主要是涉及毁绿、地被补植、垃圾倾倒行为等问题,正按计划协调执法部门和社区,确保取得实效。
二、主要做法
一是迅速动员部署,压实工作责任。省厅《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工作方案》下发后,市园林所召开工作专题会,召集相关管理中心及社区负责人,深入学习文件精神,明确将提升口袋公园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核心任务,并制定了整治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管养标准与时限要求,建立了协同联动机制,确保任务层层压实。
二是全面摸底排查,形成问题清单。6月,市园林所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17个口袋公园开展全面排查,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完好率(健身器材、铺装、座椅、照明)、绿化养护效果(植物长势、死树枯枝、黄土露天、病虫害)、环境卫生状况(垃圾清运及时性、设施清洁度)等方面,并形成了《天门2021年-2024年所建口袋公园管养开展集中整治的问题清单统计表》,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分类处置。对垃圾清运不及时、少量植被缺损、局部杂草丛生等简易问题,责成相关中心立行立改。累计组织清理垃圾、修剪苗木、清除杂草等行动,完成即查即改问题整改9个,确保环境整洁有序。对设施损坏(健身器材缺失、铺装破损、座椅损坏)、枯枝清理、需较大面积补植复绿等需周期解决的问题,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中心、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目前涉及补植问题1个,已制定补植计划,待天气转凉后实施。针对“毁绿种菜”、“园内随意晾晒、扔垃圾”、“恶意损坏设施”、“攀折花木”等管理难点问题,待整改的涉及4个,将增加日常巡查频次,加强文明劝导,同时计划联合街道社区、城管执法力量进行联合治理。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养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市级财政压力较大,对绿化养护的投入增长未能跟上公园数量快速增长和养护成本刚性上涨的速度,我所当前执行的养护定额远低于湖北省二级养护标准,资金缺口巨大。养护人员数量不足,新技术、新设备(如高效喷灌、专业修剪设备、智慧化管理设施)投入匮乏,精细化管理水平受限,管养效率和质量难以进一步提升。
二是口袋公园的设施维护和绿化保护压力大。 口袋公园分布比较分散,增加了日常巡查覆盖的难度与成本,同时,高频次使用加剧了设施磨损(如健身器材、铺装、座椅),恶意损毁、攀折花木、毁绿种菜、园内晾晒等人为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反映出部分市民爱绿护绿及文明使用公共设施意识淡薄。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全力争取资金,提升管养水平。积极向上汇报,争取提高城区公共绿化的养护财政预算标准,努力向省级定额靠拢。同时优化现有资金使用结构,优先保障基础养护和设施安全维护,并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城市更新配套资金等,鼓励社会捐赠。
二是深化整治攻坚与精细化管理。加强问题清单督办,确保按期销号,进一步加大日常巡查频次,确保“五无”标准严格落实,选取部分条件成熟的口袋公园作为试点,推广小型化、经济适用的智慧管理手段,如增设基础监控、二维码信息牌、简易环境监测设备等,提升管理效率和问题响应速度。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公园宣传栏、电子屏、短视频平台等渠道,高频次播放爱绿护绿公益广告、文明游园动画指南,曝光反面案例,提升警示效果。同时深化社区参与。联合社区开展绿植守护志愿岗活动,组织居民、学生参与绿化养护实践,增强主人翁意识。
四是完善长效机制。开展口袋公园问题“回头看”,进一步健全“预防—发现—处置—监督”的流程体系,严防问题反弹,巩固提升成果。
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我所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全力推进口袋公园管养精细化升级,努力将惠民“小工程”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