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3-19515
分类
财政
发布机构
天门市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3年08月09日
名称
市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09日

市财政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3-08-09 11:25 来源:财政局

2023年上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指导下,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重要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加强财源建设,加快调整支出结构,规范支出优先顺序,集中财力保“三保”、保重点,从严从实防控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财政治理水平,不断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为我市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财力保障。2023年1至6月全市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6037万元,同比增长6.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累计完成90622万元,同比增长5.76%;1至6月份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9%。现将有关财政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收入组织强财力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开展综合治税工作,推动涉税信息共享,切实提高征管质效。加强收入预期测算,跟踪落实收入入库,努力保住存量、挖掘增量,涵养培植税源,夯实增收基础。二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应缴尽缴。认真贯彻执行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政策规定,有序组织开展对全市非税收入重点单位、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分析,编制全市全年非税收入的预算,同时进一步加大非税收入收缴力度,堵塞征管漏洞。2023年1至6月,累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的非税收入35415万元,同比增长10.13%。三是完成存量资金清理。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对2021年及以前年度结余结转资金进行全面清理,共清理回收上级转移支付资金356条,涉及金额3.24亿元,清理本级存量资金3.15亿元,涉及单位170家,极大缓解财政支出压力。四是全力盘活国有资产。根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资产性质情况,分类处理,实现集中统一监管,推动资产集中、资本集聚、资金集成、资源集约。优化管理手段,通过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盘活各类存量资产,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二)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

一是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资金调度。确保基本支出预算按进度拨付,项目支出预算按各项专项投资计划和财政性投资项目建设计划以及项目进度拨付,及时落实到位各项工业扶持政策资金。2023年1至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25795万元,占年初预算805741万元的65.26%,同比增长2.43%。二是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决贯彻“以收定支”和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合理调度资金,保障了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农林水等各项民生支出,兜牢了“三保”底线。2023年1至6月,民生支出436546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83.03%,同比增长19.77个百分点。三是加强支出进度分析,做好预算支出执行动态监控。及时反映预算执行动态,完善预算支出执行分析制度。同时全面跟踪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加强核查并通报违规情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及时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确保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可靠。四是建立健全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管理的长效机制。增强部门预算单位加强预算执行的责任意识,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的追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

(三)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

一是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促进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切实减轻了微小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经营成本,撬动就业、再就业与创业的活力。上半年我市三家创业担保贷款项目合作机构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57笔,新发放贷款金额30913万元,预计拨付创贷贴息资金770万元。同时组织了稳定市场三项贷款贴息资金申报工作惠及中小微企业58户,涉及贷款总金额30746.2万元,拨付贴息资金303.991138万元。另外构建并完善了我市应急转贷纾困基金服务体系,设立了规模为一个亿的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基金,充分发挥其在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债务风险化解、重点企业纾困等方面重要作用。二是积极落实招商引资奖补政策,切实推进“免申即享”。按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据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和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协议,按程序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鑫隆冶金、物易通、鸿展科技等重点企业奖补资金进行审核,确保了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奖补策落在实处。积极向上争取省级技改专项资金110万元,支持重点企业购置先进设备,技改扩规。同时对具备实行“免申即享”条件的惠企奖补资金实行“免申报,零审批,资金直达”拨付机制,极大提高了服务效率,节约了企业办事时间。截至2023年5月底,采取“免申即享”兑现各项惠企政策性奖补资金累计6534万元,奖补涉及工业企业投产达效、技改扩规、进规入库、高新技术企业等30多个奖项,惠及全市536家中小微企业,资金全部在9个工作日内拨付完毕。三是认真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提升政府采购效能。积极推进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建设,完成了财政预算一体化政府采购模板的上线,实现采购人(预算单位)政府采购线上备案、采购项目推送。同时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继续对政府采购项目实行台账管理,印发《关于加强采购人主体责任 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压实了采购人的主体责任,强化了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执行力度。另外聚焦工作机制创新,也进一步健全了质疑、投诉处理机制。印发《天门市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调解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采购人、代理机构坚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相结合、解决问题与注重调解质量相匹配的原则,持续提高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处理效率,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

(四)抓好民生工程增福祉

一是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落实社保基金补助配套政策,2023年初预算安排对社会保险基金补助91111万元;落实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财政补贴提标政策,从2023年1月起,提高了居民养老参保缴费补贴标准,从三档调整为六档;落实失业保险省级统收统支政策,失业保险基金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行省级统收统支,失业保险各项收入全部上解省财政专户,支出由省财政专户统一拨付。二是进一步落实困难群众救助政策。筹集困难群众救助(社会救助)资金19737万元,并按时拨付1-6月困难群众救助对象47933人的生活救助共11180万元,保障了各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残疾人两补贴资金1200万元,并及时拨入财政专户,1-6月发放补贴资金910万元;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筹集专项资金151万元。三是进一步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落实优抚优待政策,筹集抚恤资金6539万元,并分月拨付各类优抚对象10157人的补贴资金3366万元;落实退役安置补助政策,筹集退役安置经费(含军队离退人员经费)529万元,及时拨付各类退役安置经费371万元;支持开展退役军人困难帮扶工作,落实退役军人解四难专项资金300万元和下岗志愿兵解困专项补助资金1583万元四是进一步推进健康湖北行动。继续做好新冠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拨付各类防控经费8040万元;持续开展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建设,拨付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体系建设405万元,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工;完善财政投入政策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筹集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补助资金1068万元基层医疗机构收支补差1400万元五是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筹集就业补助4591万元,确保就业创业等政策落实到位;支持人社部门制定2023年就业补助使用方案,精准开展就业创业工作,配合人社部门完善就业创业有关办法,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及时拨付就业补助资金494.18万元六是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统筹安排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135万元,支持残疾人开展就业创业、开展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以及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安排重度残疾人基本医保代缴资金288.8万元。七是进一步实现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2023年教科文口部门预算编制总额164051万元,截至5月底已拨付各类资金69884万元。集中财力保证了义务教育资金的全面落实;按照上级相关政策核实并按生均标准落实了幼儿公用经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高中公用经费和中职、高职生均财政拨款政策等。

(五)维护生态安全筑屏障

一是大力开展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荆门、潜江、仙桃和汉川市就汉江、京山河和天门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通过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来推动我市乃至全省联动,进一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二是持续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配合制订《天门市2023年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责任台账,压实工作责任;配合加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与生态环境局讨论创新工作方法,将蓝天卫士项目融合,采取固定摄像头与无人机巡查结合,及时发现处置隐患,有效防范大气污染。三是围绕长江大保护,加大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林长制。分管领导牵头,生态科长为联络员,每月对挂点的小板镇巡林;加强卫片执法经费保障,根据卫星图片对天门市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情况开展执法检查,严格保护我市耕地和矿产资源;配合自规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有序推进村庄规划;配合岳口工业园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项目申报中央资金,预算总投资4618万元,有望在年底建成。

(六)完善财政管理防风险

一是扎实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重点聚焦减税降费、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财政收入虚收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预决算公开情况等9类问题开展自查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治理自查资料工作二是持续加强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及化解工作。充分利用债务监测平台,对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新增政府债务增减变动情况进行监控,严控违法违规融资举债行为。同时按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市融资平台和市直部门的债务进行认真摸查,进一步摸清了我市隐性债务底数。通过对存量政府隐性债务分类制定中长期偿债规划,制定2023年化债方案,盘活各类资金资产,多渠道化解隐性债务。三是大力推进违规吃喝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严格规定了监督检查内容为2021年1月以来全市财政系统违规吃喝问题,包含违规接受宴请、“组团吃喝”、搞“小圈子”,做请托“中间人”等。监督检查专班已于2月份对局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局乡镇办场财政管理所2021年、2022年公务接待财务票据进行了检查。

(七)优化国资管理提效能

一是全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集中管理改革。制定出台了《天门市市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改革实施方案》,通过改革,构建集中统一、分类管理、授权明确、权责一致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实现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集中管理。同时按照改革工作方案要求制定了《天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查核资,切实摸清单位国有资产实底。二是落实纾困政策,开展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租金减免工作。制定了《市财政局关于做好2023年行政事业单位租金减免、缓缴相关工作的通知》,将减免的相关要求和表格下发各单位,2023年,我市应对516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减免,应减免金额154.58万元,截至现在,已减免71家,减免金额10.13万元,减免率6.55%。三是加大资产盘活,推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集中处置单位更新的车辆。公开拍卖车辆8台,拍卖收入124000元;组织2023年首次罚没物资拍卖会,处置纪委监委移交罚没物品。拍卖收入103.796万元,溢价率达到43.09%;贯彻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调剂单位闲置资产,发挥资产最大效益四是优化监管方式,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职责。注重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打造覆盖全过程的出资人监督体系;注重系统联动监管,逐步推进审计、巡视巡察等多元化监督,构建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监督工作闭环;注重数字化监管,按照全省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统一部署,搭建数字化“国资监管大脑”,目前已实现了网络通、视频通,并完成了系统的基本功能测试。

(八)落实主体责任强担当

一是深化党建工作,落实党建重点任务。落实抓基层党建“三个一”重要工作举措,完成作出公开承诺、领办党建品牌、建立党建联系点的工作要求;申报“提能力、创特色、求实效、争一流”活动特色组织工作,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上报了两个重点课题,后期将展开调研攻关;打造“阳光财政·惠企惠民”党建品牌,计划今年打造至少1个红旗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财政发展,以财政担当凝人心、聚合力,推动财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严格执行“双报到”制度。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干部分别到居住地和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认真开展下沉工作。积极参加西龙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局党组领导参加社区3月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党课。组织全局120名党员干部下沉西龙社区参与非机动车注册登记,每三周常态化下沉社区。三是积极做好文明创建工作及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完成上半年湖北省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系统30项材料上报。利用一楼大厅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微视频展播、国家安全日宣传、新中国史学习等,开展“创新阅读·书香天门”短视频拍摄,“家书传家风”万户家庭讲家风故事音视频征集等,营造浓厚的氛围,提高创建文明单位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同时对2022年共同缔造项目建设开展督导,深入项目工地,现场察看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共同缔造建设项目如期完工。四是持续推进清廉机关和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书记和局党组成员带头上廉政党课,参加全市廉政教育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把“两个责任”的压力传导到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了主体责任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纠正“四风”,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认真开展“双评议”活动,配合做好行风热线等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二、2023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起势之年。下半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工作部署,锚定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继续以“作风整顿年”、“能力提升年”、“财源建设年”为抓手,打造“为民财政、服务财政、创新财政”为目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厅的指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奋力推进“百强进位”,着力打造“三区三基地”,加快推动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成势见效。

(一)紧扣“稳增长”的工作目标,推动地区经济实力持续壮大

一是做好助企纾困工作。要坚决贯彻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执行好各项财政扶持政策,加快兑现各项涉企政策资金,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用好产业政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支持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全链条升级。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确保企业应享尽享,严格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减免。加大财政贴息贷款政策宣传力度,主动对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发利用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用活财政贴息政策。同时按照2022年省第三方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采购评价情况,抓好2023年下半年政府采购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二是以“稳投资”推动“稳增长”。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支持,用好政府债券,努力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着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铁路、公路、农村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生态环境等领域工程项目建设。同时,加大政府资金资源统筹,积极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资金撬动作用,激励民间投资,完善部门结余资金收回使用机制,健全资产调剂共享机制,坚决避免资金闲置情况出现。三是大力举措提振消费。下半年,继续贯彻省市联动形式的消费券发放工作,保证投入力度与规模不减,持续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注重节假日的展促销活动开展,推动服务型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落实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政策,做好家电、汽车等以旧换新的财政资金扶持,提升居民消费购买能力。

(二)突出“保民生”的工作重点,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探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集成项目,推动农村环境优化,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支持村集体经济壮大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继续完善社会化投入激励财政奖补机制,支持农村公共社会事业发展。持续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坚持示范引领,推动美丽乡村试点村的全面建设,鼓励探索活动新模式,工作新机制;继续督促各预算单位按不低于15%填报采购832平台农副产品预留份额,继续实行月通报制度,完成好政府采购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二是优化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健全医疗卫生保障,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财政对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应急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统筹安排教育支出,全力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只增不减。统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公办教育资源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奖励机制,落实与公务员工资同步的教师工资增长联动机制;强化就业和困难帮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失业保险资金统筹。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巩固困难群众救助专项资金的治理成果,持续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体系,做好退役军人的安置服务保障。三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加大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力度,力争在2023年底出台初步协议。在污水治理和垃圾焚烧等项目建设上积极向上争取资源,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样板城市建设。

(三)打牢“发展与安全”的工作基础,推动财政管理水平的快速上升

一是依托“财源建设年”行动,优化财政收支。收入上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及优惠政策兑现力度,发展实体经济,巩固主体行业税源。安排新增政府债券形成税收激励机制,发展区域多极财源。做好精准施策帮扶,突出考核评价,培育涵养骨干税源。加大土地出让金和其他政府性基金的征管清欠,推动政府非税收入电子收缴工作,强化非税收入征管。支出上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工作,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实行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确保资金直接惠民惠企。同时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继续认真贯彻执行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各项规定,深化“小金库”专项治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严格管理“三公”经费。二是强化风险防控,积极化解债务风险。2023年下半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要坚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不动摇,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券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制度,统筹安排做好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安排与还本付息,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筑牢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防火墙”,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明确“三保”优先位置,兜牢兜实“三保”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做好财力下沉、库管调度,确保“三保”支出不留缺口。建立“三保”情况监管机制,做好日常工作进度、重难点问题等的定期汇报。制定“三保”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风险防控。

(四)抓住“促改革”的工作核心,推动传统财税体制的革新升级

一是做好预算绩效数字化改革。认真做好各项数据归集工作,推动预算单位电子化支付全覆盖,为下一步全面上线做好前期准备。将绩效业务规范全面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绩效全过程闭环管理。创新搭建数字化应用平台,使绩效数据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二是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履行好出资人职责,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引导我市国有企业优化资产质量,提升企业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管理效能。切实推进市场化运行,引导国有企业真正建设一批主业突出、市场化程度高、带动作用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全力加快市场化转型发展。同时,强化考核晾晒,突出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采购裁决机制,防范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推进政府采购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实现政府采购电子化、智能化流程。四是建立完善好财政监管体制。从资金源头抓起,全面推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估考核,成立专班,聘请专业人士,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所有预算单位开支报销实行报账审核制,严格把关,树立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意识。同时,开展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开展财政衔接资金和社会救助资金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巡视交办问题整改情况自查等,严格依法依规行政用权,形成长效监督机制。

(五)严守“跟党走”的工作底线,推动财政队伍作风能力的逐渐优化

一是全面加强局机关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建和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严格执行三级联述联评联考、“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继续推行党建工作“两个清单”,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二是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打造清廉国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各项规定,营造风清气正的财政文化。扎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书,认真排查系统内廉政风险点,经常开展谈心谈话。提升干部职工自我革新的能力,弘扬“严谨、坚守、创新、奉献”的财政职业精神,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高素质专业化财政铁军。同时强化重点领域专项检查,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分析研究重点领域存在的风险,及时做好涉嫌违规违纪的信访举报与问题线索处置。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国资监管机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合力推进市属国企违规借贷、违规担保、市属国企对参股企业“重投资轻管理”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联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检查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等方面的腐败问题,对小贪小腐以及侵占群众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零容忍三是加强干部培养选拔。严格落实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对干部的工作能力考察。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考察干部,注重在参与项目服务、助推经济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中考察干部,为变革型组织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全面加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提升干部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鲜活性、激励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