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政策解读
一、《规划》出台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了“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征程。天门市作为江汉平原腹地农业资源禀赋优越,有“三乡宝地”的美誉,具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天门市探索好、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对湖北乃至全国都有典型示范意义。因此天门市必须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振兴。
二、《规划》出台的背景
天门在认真总结农业农村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准确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乡村演变发展态势,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新时代“三农”工作,切实增强抓好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三、《规划》出台的依据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新征程。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的通知》《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文件和规划精神,我市委托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编制了《天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基期为2017年,规划期限为2018-2022年,展望到2035年和2050年。
四、《规划》发展愿景
《规划》描绘的发展愿景:天门市乡村振兴应聚焦市域发展水平提升,加快“四化同步”示范区创新实践,精准谋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协同推进美好“五城”建设,描绘以工促农、蓝绿辉映、智慧创新、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天门画卷。
五、《规划》总体目标
《规划》提出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实施“三乡”工程,突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突出绿色发展,突出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把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四化同步”、美好“五城”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聚焦“四化同步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全国百强县市”总体目标,着力将天门打造为乡村振兴先行区,汉江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
六、《规划》的主要框架结构
《规划》共分10个篇章,31个部分,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相关保障措施,统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及重大意义。天门是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之一,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湖北省“四化同步”示范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设农业强市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城乡协同发展,加速城乡要素流动,进一步激发市域发展潜力的重大举措;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荆楚富美乡村的重要保障;是塑造文明乡风,建设文明乡村的有力抓手;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全面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工业发展优先、乡村振兴争先、城乡一体化率先、绿色转型领先,加快美好“五城”建设。基本原则在于五个坚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改革创新。
(三)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总要求和当前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出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激发城乡产业发展新动能;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乡风文明为保障,重塑乡村文化生态;以治理有效为基础,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以生活富裕为根本,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6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作为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
(四)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3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强力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引导,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七、《意见》的政策措施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重塑乡村文化生态。5.提升乡村治理水平。6.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7.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8.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9.深化农村综合改革。10.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