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天门市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社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两办(鄂办发〔2023〕7号)文件精神和市两办(天办发〔2023〕13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工作大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体制创新,建设新型供销服务体系,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进天门供销“一网五链”建设,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水平,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天门打造“一城四基地”、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中工作成效明显。
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2024年,市供销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密联系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理论学习制度,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走在前列,在学懂弄通做实上当好示范,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年市社组织集中学习20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机关党员干部登陆“湖北干部在线学习中心”学习50小时以上。二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结合供销社实际,市社制定《天门市供销社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原原本本学习《条例》。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赴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班子成员发挥领学带学促学作用,带动督促市社系统党员干部和基层党支部把党纪学习教育落到实处,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三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市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市社组织系统各支部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党员干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利用工作微信群、单位例会等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理想信念、党纪国法教育,坚持每季度组织市社系统党员干部集中观看1次警示教育片,接受警示教育,增强廉洁从政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二)社企改革深入推进,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2024年,天门市供销社以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发展为引领,认真落实各项改革重点任务,持续推进供销社治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理顺社企关系,完善体制机制。一是推进“政事分开、社企分开”。市供销社总公司全资成立天门市寰宇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将其作为资产运营平台,履行股东权力和担负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天门市供销社总公司作为社资管理公司,负责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市社将社有资产管理与运营进行了分开,社资企业与市社机关的人财物全部实行分离,市社主要领导不再参与企业兼职,联合社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二是推进“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天门市供销社总公司占股49%,与湖北供销惠侬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天门市惠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积极与湖北城乡供应链集团对接,依托湖北城乡供应链集团集采优势和天门供销社资产优势,稳步推进天门南湖市场日用品、粮油配送仓建设,推广“日用品链品牌直采+网点直销”模式,逐步完善天门供销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三是设立天门供销乡村振兴公益基金。为贯彻落实鄂办发〔2023〕7号文件精神,实现“公益归公益、经营归经营”,服务构建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市社列支300万元设立了天门供销乡村振兴公益基金,制定了《天门供销乡村振兴公益基金管理办法》。天门市寰宇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基金投资管理,基金首笔投资50万元入股天门市进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三)社资管理逐步规范,闲置资产有盘活。
2024年,天门市供销合作社在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升级改造、存量盘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实践,促进了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拆危消隐患。投资100多万元,对城区和基层社一些危旧房产进行了拆除,对中药材公司老仓库等资产进行围墙封闭处置,对棉花车队进行整体征迁,全年拆除危房面积1.5万平方米,消除了部分老旧资产的安全隐患。为配合创文工作,市供销社主动拆除临街门店6间,为市政建设让路,提升了城市形象。二是盘活增实效。市供销社加强对全系统城乡可利用社有固定资产进行维修改造和盘活利用。投资300多万元,分别用于维修改造马湾基层社和干驿基层社黄麻仓库以及拆除黄潭供销土产仓库等基层社可利用资产,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黄潭供销土产仓库拆除后土地由市国土部门按程序挂牌,土地收益268万元全部奖还市供销社,用于支持供销社发展。三是严管抓规范。进一步完善了《天门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天门供销合作社资产管理员考核管理规定》,明确资产的登记、使用、处置等程序和要求,实现了资金、资产管理制度化、信息化。针对部分资产低租现象,对城区老南站等门店租赁进行公开“招拍挂”,实行公开招租,公平竞价,有效促进了资产保值增值。
(四)“一网五链”有序推进,规模不断扩大。
2024年,天门市供销社认真落实全省供销工作会议精神,因地制宜推进天门供销”一网五链”建设。一是建设农资、农服链。以基层组织恢复重建为抓手,按照省社“开展百县百社质量提升工程”“每一个县至少建设1家功能全、社会形象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乡镇基层社”工作要求,采取“社有企业带动、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资金扶持、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方法,联合天门惠侬公司、天门供销农服、大行家农业等“经营能力强、服务功能全、带动效果好”的市社出资企业,积极参与农资、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发挥天门市近300万亩农田的农业大市优势,与省供销农资公司合作,大力推进天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资直供直销。今年,市供销社持续推进水稻深耕深翻、机耕机整机械播种、机防等四个环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天门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小麦、油菜、水稻机耕机整机械播种、机防机收等社会化服务10万亩次。市社出资企业大行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九真镇、石家河镇开展水稻种植托管服务共计3800亩,农民每亩节约成本35元。同时,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门供销农服公司继续完成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剩余面积3.64万亩,目前正在验收。二是建设日用品、粮油链。依托大行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整合行业有利资源,在岳口、马湾、横林、彭市、皂市、九真、石家河等12个乡镇完成网点建设,每个点位约200平方米,开展日用品、粮油直供直销服务,各网点运营成效明显。三是建设再生链。市供销社以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两新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天门市寰宇供应链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万元入股天门市进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立铭公司回收废旧大家电,年供货量可达10万台以上;投资300多万元,在干驿、小板、黄潭开展再生资源集并转运站点建设。干驿、黄潭再生集并点已于11月份完成建设并正式启动运行,小板镇再生集并点预计2025年元月启动运行。按照省市要求,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天门市再生资源回收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并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联网,提升服务功能。天门供销社将推广复制干驿、马湾、黄潭模式,陆续在渔薪镇、石家河、九真镇等省级主干公路沿线节点中心村因地制宜开展相关网点建设,带动周边乡镇村供应链体系建设。
(五)基层阵地不断夯实,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市社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吸纳社会资本,不断释放基层社发展活力,改造提升薄弱基层社两个,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3个。一是启动马湾三农服务中心运营。着力引进省供销粮油集团、省农资集团、省供应链集团等头部企业入驻,开展“农资、农产品、粮油、日用品”四个供应链“直供直销”试点,拓展服务功能,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今年9月已正式运营。二是启动黄潭基层社建设。市社总公司投资占股49%,湖北供销惠侬烟花爆竹公司占股51%,两家共同注册成立了天门市黄潭惠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拟在原黄潭镇生资公司原址新建天门市黄潭三农服务中心,开展农资、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科技等社会化服务。三是做实村级综合服务社。市社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开展“村社共建”,联合村集体、农户共同出资入股方式,推进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链条末端的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做实已培育的232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形成完整、稳定的农资、农产品、日用品供应链条。市供销社选取净潭乡文台村、蒋湖农场野茅岭分场等村先行试点,在每个试点村出资4.9万元,占股49%;村级出资2万元,占股20%;社员占股31%,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综合服务。4月10日,省社曹松主任专程来文台村调研村社共建情况。10月,市供销社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联合省农资集团采购优质化肥,为市供销社挂点村蒋场镇将军路村农户免费发放10.08吨化肥,助力秋播秋种。
(六)聚焦稳定发展大局,抓安全保稳定成效显著。
一是抗灾保供惠民生。面对春节前后全省出现两拨暴雪叠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市供销社高度重视,把保民生、保畅通、保供应、保安全、保稳定作为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工作重点,明责任、提站位、快行动,不讲条件,不畏艰难,扎实做好防灾减灾保供各项工作。在暴雪来临之前,市社系统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加大对老旧房屋、烟花爆竹仓库、华西农商城、出租商铺等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及时排除商户遮阳棚等安全隐患13处。同时,积极做好物质储备市场保供工作。华西农商城加强货源组织,做好基本生活物资采购储备工作,共储备生鲜蔬菜700余吨、米面730余吨、食用油220余吨、猪肉80余吨、禽蛋35吨,确保了天门城乡市场“菜蓝子”“米袋子”供应稳定。在暴雪之后,市社迅速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华西农商城市场、社区街道、随岳高速和门前四包等扫雪除冰行动,参与清雪除冰干部职工160余人次,共出动车辆20余台次,圆满完成了清雪除冰任务。二是化解矛盾保稳定。对一些常访户、信访难题,市社耐心细致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真心实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坚决做到不扩大、不推诿、不上交,想方设法将矛盾和问题逐步化解,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2024年,市社共接待化解系统内拆迁安置、改革遗留、原供销棉花车队宿舍楼拆迁上访问题等矛盾纠纷26批次,受理网上信访32件。三是抓实安全促发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冬季火灾集中治理“百日行动”,开展烟花爆竹领域“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6项,规范社资企业生产、仓储、配送、经营网点安全设施,更新灭火器材30余件。市社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严格安全制度,压实安全责任,积极构建各社企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一年来,市社系统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3处,整改率达100%,有力促进了市社系统安全稳定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加强与农业市场主体合作联合合作,推进基层社为农服务中心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持续开展“村社共建”,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进“直供直销”服务,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有收益、供销社得发展的共建共享共赢目标。
二是推进再生资源体系建设。与市场主体开展联合合作,因地制宜开展乡镇再生资源回收转运集并站和回收网点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农村垃圾回收网点“两网融合”。
三是推进天门供销“一网三链”建设。稳步推进干驿镇、小板镇、黄潭镇生产资料储备中心、生活资料储备中心建设。推广复制干驿、马湾、黄潭模式,陆续在渔薪镇、夏场村、多宝镇等沿荷沙线节点中心村因地制宜开展相关网点建设,初步形成服务带动沿荷沙线周边乡镇村的供应链辐射带。
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提质扩面。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扶持培育力度,鼓励社属企业、市社出资企业扩大服务领域、拓展服务功能,在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中提升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能力和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