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供销社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天门市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聚集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进一步推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工作举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推进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供销社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迅速启动部署、有力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领导,压实责任。成立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习教育的统筹谋划、组织协调等工作。围绕学习研讨、查摆问题、集中整治、开门教育4项重点任务,周密制定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形成学习教育任务清单,细化20项重点任务举措,明确时间节点、具体要求,压紧压实党组主体责任,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跟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讲话和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将学习教育内容纳入每月“三会一课”;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发挥领学促学示范作用,带头深入学习研讨、带头从严查摆问题、带头抓实集中整治、带头推动常态长效。
二是深化学习,提高认识。市社采取党组书记专题党课、专题辅导、分组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系统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党组班子带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自觉锤炼党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开展学习教育作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自觉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年”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干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锤炼党性、改进作风的自觉行动。同时,利用供销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以及党风廉政教育资源推进学习教育,提升教学成效。4月7日,市供销社党组组织市社系统35名党员干部赴湖北省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接受震撼教育;6月14日,组织市社机关党员干部23人到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身临其境感悟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增强了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进一步打牢了思想政治基础。
三是查摆问题,强化整改。市社领导班子主动对标对表,带头翻箱倒柜查问题、深挖思想找根源,全面深入查找供销社、党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个人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足,对风险隐患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大排查、大扫除。针对查找出的24个问题不足,党组认真分析研究,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并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细化整改措施,压实整改责任,将问题整改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整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做到对所查找出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改出成效,推动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焕发“新气象”。
四是推进成果转化,做好结合文章。组织党员干部进一步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落实落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常态化深入为农服务一线,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倾心尽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供销社发展的实际成效。上半年,市供销社为蒋场将军路村解决村中河道清淤资金、春种化肥以及再生资源公司解决生产用电等问题5件。通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了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机关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密切利益联结,基层为农服务阵地不断夯实
(一)积极推进黄潭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盘活黄潭镇供销闲置资产,与省供销粮油集团惠侬公司合作,稳步推进黄潭供销服务中心建设。目前,该项目土地以268万元出让,出让资金收益作为股金用于基础建设,建设设计方案通过规委会论证,即将进行土建招标,力争2025年底建成投运。
(二)稳步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推广2024年“供销社+村集体+农户”三方持股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试点成功经验,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6个符合条件的中心村,逐步推进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形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密切利益联结,进一步推进联结、服务“两个到户”。
(三)培育壮大农业服务主体。一是增资扩股,提升供销农服公司服务能力和规模。天门供销农服公司(其中市供销社总公司占股51%)注册资本金由100万增至500万元人民币,公司按股权增资后参与天门市石家河镇李嘴工业园区西环路东侧P(2025)058号地块竞拍,现已按竞拍程序取得该地块使用权,后续将在该地块建设天门市农业服务中心,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二是大力支持大行家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服务网络建设。在市社办公楼一楼大厅改建350平方米天门市大行家农副产品展销总馆,依托大行家在各镇建成的销售、配送网络,拓展服务功能,发展农副产品、日用品展销、配送业务,开展“农资、农产品、粮油、日用品”四个供应链“直供直销”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三、强化联合合作,为农服务质效稳步提升
(一)启动2025年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根据《省供销社关于2025年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市供销社组织农服公司、惠侬农服公司、大行家等社企争取2025年财政资金支持供销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紧密结合天门农业实际,立足天门供销现状,周密制定了《天门市供销社2025年农业生产托管项目组织实施方案》,推进耕种管收四个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试点。目前,各项目实施主体已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报省社“一县一册”组织评审。同时,市社组织基层社、社有企业等开展小麦、油菜、水稻机耕机整、机械播种、机防机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截至目前,天门供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已开展小麦、油菜统防统治约10万亩次;惠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完成水稻耕种服务4万亩。
(二)推进农业全程托管服务试点,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机制。组织市供销社出资农服企业围绕稻谷、小麦、玉米以及大豆、油菜等农产品生产,开展“耕、种、管、收、储、加、销”等全链条托管服务。今年以来,市社惠侬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黄潭镇、马湾镇、石家河镇开展以农业多元化生产全程托管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公司已在黄潭、石家河、马湾等地与360多户农户签订了服务协议,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2380多亩,为广大小农户提供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三)做实农资直供直销服务。持续推进净潭文台村、蒋场镇将军路村、汪场社区、杨店村、蒋湖农场野马岭分场、黄潭七屋岭等村社农资直供直销到户试点示范工作。上半年以来,市供销社试点村级综合服务社开展夏收夏种农资直供直销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平价化肥共35吨,联农带农作用成效明显。5月份,市供销社为蒋场镇将军路村免费提供化肥15吨,助力乡村振兴驻点村夏收夏种。
四、持续精准施策,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逐步完善
(一)整合市场资源,因地制宜推进网点建设。市供销社主要领导挂帅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天门城区和乡镇各地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按照当地资源特点与需求、以及“便民利民、环保规范”的原则,科学规划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布局,采取“全资改建、资产回购、投资参股、协会引导”等方式方法,有效盘活市社、乡镇、村集体、市直部门闲置资产,在小板镇、干驿镇、黄潭镇、渔薪镇、张港镇、岳口镇、多宝镇等地建设乡镇供销回收网点,逐步构建完善覆盖天门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目前,已完成9个乡镇供销网点建设并投运,皂市李场点位正在规划改建之中。同时,市供销社投入10多万元,积极探索推进再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拟通过升级改造现有网点、新建智能化回收设施等方式,引入“互联网+”回收模式,开发线上回收平台,实时监测统计各再生资源回收点位情况,实现“线下网点+线上预约”的双向服务,进一步提升资源回收效率。
(二)推进制度建设,规范行业管理。一是成立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市社引导成立全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吸纳涵盖再生资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员68个,形成了“1(再生资源产业园)+10(乡镇供销回收点)+N(68家协会会员点)”网络体系,为再生资源企业搭建起信息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二是强化再生协会的指导管理。市社合作指导科安排专人与再生资源协会对接,督促指导再生资源协会制定行业协会章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行业自律机制,规范维护行业秩序,实现行业自治和规范化运行管理,积极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助力提升再生资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会积极向政府建言献策,推动行业政策法规的完善。今年以来,供销社共收集协会反馈问题和合理化建议10条,先后组织召开再生资源工作协调会5次,协助解决生产用电等困难6件。四是成立协会联合党支部。经报请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批准,成立再生资源、农资、茶叶等联合党支部,进一步加强协会党组织建设。
(三)推进产业聚集,做实“城市矿产”(推动园区建设)。大力支持、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再生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积极争取政策,筹划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园区建设,拟在白茅湖农场筹建再生资源产业园区,规划面积200至300亩,逐步将城区周边回收网点集聚,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经营。
五、坚守安全稳定底线,全力打造供销社安全稳定发展环境
(一)严实举措保安全。一是强化安全生产培训。为提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4月24日,市供销社组织市社机关、基层社、社企50多名干部职工,在华西农商城进行了为期1天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邀请市应急管理局专家、消防救援大队工程师现场授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二是压实安全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管生产、管安全”的原则,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严格落实以各社企为主体的隐患排查治理运行机制。三是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坚持每季度和重大节假日组织对市社系统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大排查活动,加大对老旧房屋、烟花爆竹仓库、华西农商城、出租商铺等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上半年,共排查整改安全隐患8处,整改率达100%。
(二)拆旧消危除隐患。按照有关规定精神,结合供销社现有资产现状,市社党组认真研究制定了《天门市供销社危旧资产处置办法》。市社成立工作专班,请第三方房屋安全鉴定专业机构对市社现有老旧房屋资产进行安全等级评估鉴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房屋封闭处理,张贴安全警示牌。同时,积极将危旧房屋进行拆除处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供销社天门河沿河生活资料公司800㎡职工宿舍楼进行了拆除处置,消除了安全隐患。
(三)化解矛盾促稳定。今年以来,市供销社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通过耐心细致做工作,倾心尽力解矛盾,及时化解了原棉花车队拆迁信访问题、原农资公司单元购买纠纷问题、原改制买断职工档案问题、以及养老保险续缴等20个信访矛盾纠纷,及时解决了问题,有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市社系统和谐稳定。
六、勇于自我革命,推进“清廉供销”建设
(一)持续推进巡察整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逐步落实。供销社党组全面履行巡察整改主体责任,以坚决的态度、积极的办法、果断的措施,全力推进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目前,2024年巡察反馈的41个问题都得以有效整改。同时,市社结合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化成果运用,推进常态整改,强化班子建设、强化干部监督,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党员干部正风肃纪,依法行政,依规办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氛围不断形成。
(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社,压紧压实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态化开展党章党纪、廉洁从政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市社系统党员干部到湖北廉政教育基地、洪湖教育基地进行革命传统和加强廉政教育,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党性锻炼、凝心铸魂行动,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干部防风拒腐定力显著提升,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党员干部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根据省委办公厅印发的《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实施方案》部署,按照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要求,紧密结合天门供销社干部工作实际,制定了供销社“干部素质提升”任务清单,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市社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在推进供销社高质量发展中找差距、补短板,提能力、促担当,当先锋、打头阵。同时,抓好干部履职能力培训,鼓励党员干部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深入基层一线实践中下苦功练本事,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推动干部政治素质、履职本领等综合素能显著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