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和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部门 / 市交通运输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MB1A08302/2022-41398 主题分类 公路
发布机构 天门市交通运输局 文 号
标 题: 天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天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2-10-20 15:00

为推动国家和省关于交通运输重大战略落实,加快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天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综合交通建设强力推进“十三五”期间,天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8.6亿元,比“十二五”增长97%,其中公路投资47.55亿元,港航投资0.14亿元,站场物流投资0.91亿元,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交通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增长,便捷的运输服务惠及广大城乡及周边城市,“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先导作用全面凸显。事关天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全面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攻坚战取得重大突破,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启动前期工作,完成工可报告编制。普通公路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一级公路101.04公里,二级公路87.85公里。农村公路建设效果显著,新改建农村公路1230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路132公里,改造农村桥梁10座/350延米,危桥45座/1574延米,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2080公里。港口泊位建设起步良好,完成天门工业园港区一期工程1#、2#、3#泊位水工结构及后方陆域堆场主体工程。

)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十三五”期间,天门市“八纵八横两环”市域骨架网络体系逐渐成型。截至20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5006公里,路网密度191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100%乡镇办场通国省二级公路,100%行政村通硬化路,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达硬化路。铁路通车里程达113公里,是“十二五”末37公里的3倍,铁路通车里程及每平方公里铁路密度均位列湖北县级行政区前列。内河航道总里程达339公里(界河按二分之一算),其中级航道144.2公里, 级及以上航道占比42%。同时,随着天门工业园港区全部泊位的建成,天门港服务能力逐渐提升,全市共有港区9个,生产性泊位17个,港口年通过能力279万吨。全市共有等级汽车客运站16个,其中三级及以上客运站5个;农村道路客运候车亭376个,招呼站、乘车信息牌720个;公交候车站亭104座,公交站牌279个。

)运输服务保障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公路客运量累计完成9388万人,客运周转量累计完成426292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累计完成9778万吨,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2093298万吨公里,分别较“十二五”同比增长69.2%、160.6%;水路货运量累计完成640万吨,货运周转量累计完成445805万吨公里,分别较“十二五”同比增长13.3%、4.1%。全市621个行政村通客车率年年保持100%;城市公交车正班执行率100%,准点到站率90%以上,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90%,城市公交一卡通覆盖率100%;九真、彭市、渔薪等城乡公交车陆续开通,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

)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绿色交通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绿色工地”工程,严防扬尘污染大气。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按期完成岳口汉江大桥桥面雨水防污收集设施和桥墩防撞设施建设。配合乡镇开展非法码头治理,关停汉江32处港口码头,完成海事和航道趸船搬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非法采砂整治行动,完成岳口、工业园砂石集并中心布局规划方案编制上报工作。加快推进生态廊道建设,按照“畅安洁美”标准完成G348城区至黄潭段景观路建设。积极推进低碳交通建设,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采用电、气等清洁能源。扎实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打非治违”、“大建设、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完成省、市重点督办的天仙公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三号桥危桥改造等整治任务,整改落实率达100%。积极推进交通运输服务转型升级,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监控系统和公交一卡通服务平台,掌上公交APP上线运行,完善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引导驾培、维修行业探索“互联网+”服务。谋划公路水路等交通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逐步建立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电子政务支持系统。

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全面打造“政府监督、法人负责、监理监控、中介检测、施工保证、群众参与”六位一体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第三方监管检测机制,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等交通建设工程监督覆盖率和合格率达到100%。运输市场、维修市场、超限超载和航道综合整治实现常态化,加强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秩序的清理和整顿,累计查处各类违章车辆、违法超限运输车辆十万余辆。行业改革稳扎稳打。稳妥有序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取消机动车维修行业行政许可、物流行业和货运站场备案制;优化办事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努力做到让服务对象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经过“十三五”的建设与发展,天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效显著,交通瓶颈得到有效突破,交通环境得到持续优化,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公路网络布局有待完善,技术等级有待提升东西贯穿通道缺乏,经济动脉不通畅国省干线结构不优,过江通道存瓶颈农村公路等级不高,基础条件显薄弱。二是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缓慢,运输衔接有待优化铁路网络覆盖区域有待扩展现代综合港区建设相对滞后通用机场规划建设有待提速综合枢纽布局衔接有待完善。三是交通服务能力有待加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公共客运服务质量亟需提升货运服务现代进程仍需推进。

二、发展形势

全面落实“交通强国”发展战略,要求天门市奋力开启交通运输全新征程天门是湖北省中部及江汉平原地区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在全面落实“交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按照国家交通强国建设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战略布局,将扎实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大力推进“大陆网、大水运、大航空、大物流”的布局建设,全力推进江汉平原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奠定江汉平原重要中心城市定位,服务于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在天门市的落地实施,奋力开启交通运输新征程。

)推动新时代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要求天门市切实提升服务质效转型升级。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跟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落实中央、湖北省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要求天门市交通运输持续发力,通过补齐短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破除城乡间、运输方式间、新旧业态间以及软硬实力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促进乡村振兴和推动新型城镇化,要求天门市聚力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发展天门市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城,充分尊重城乡发展规律,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大力提升市域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主动找方向、找路径、找抓手、找项目,奋力补短板、扬优势,冲百强、当先行,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推动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度融合。

)转变发展方式和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天门市持续构建智慧绿色平安交通。新时代如何践行新发展理念,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厚植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天门市在创新驱动上,加强科技创新,在协调发展上,补齐结构短板,在绿色生态上,强化污染防治,在开放合作上,强调区域互联互通,在民生共享上,增强人民福祉。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整治、提高交通应急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平安交通运输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和增强发展新动能,要求天门市加速“交通+”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到来,交通运输发展正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要求天门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和特点,推动交通运输“上下游、左右向”产业融合联动。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打造“快进慢游”格局,构建旅游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与信息产业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共享交通健康发展。

深化治理体系和推进治理现代化,要求天门市推进行业改革培育交通文明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现实需要。这要求天门市纵深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三大领域改革创新,通过优化政府治理、完善市场治理、增强社会治理,形成“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整体性治理架构按照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厘清权力边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职责定位和监督协调机制,形成有力的交通运输政府部门。

三、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适度超前,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天门市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全省“四化同步”示范区,晋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全面建设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提供坚强支撑。

)基本原则

1.民生优先,共享发展。把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交通,注重资源公平与设施共享,努力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继续贯彻“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方针,有力支撑和引导产业空间布局调整和功能区优化,服务城市生产要素配置与三次产业联动,引导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发展。

3.提质增效,支撑有力。以提升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先进理念、制度和技术手段融入发展全过程各领域,推动交通运输向更便捷、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4.创新智慧、安全绿色。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注重科技赋能,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交通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

)发展目标

2025年,构建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为动脉,高等级国省干线为骨架,高密度农村公路为基础,重要客货运枢纽为节点,外联内畅、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江汉平原重要交通枢纽建设卓有成效,江汉平原交通发展示范区引领全省,全面开启建设交通强市的新篇章,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城市开放格局,使交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由“总体适应”向“全面适应”转变。2035年,全面建成江汉平原重要交通枢纽以及江汉平原交通发展示范区,进入全省交通强市前列。

注:1.重点领域指重点营运车辆、邮政快递干线运输车辆、应安装具备卫星定位功能船载设备的客船及危险品船等;2.排放强度指按单位运输周转量计算的二氧化碳排放;3.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指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所有地面公交车辆的比重。

投资规模

“十四五”期间,全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总投资约为351.74亿元,公路水路重点项目(已纳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公路水路)重点项目库)总投资约为279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246.95亿元,港航建设投资14亿元,站场设施建设投资2.8亿元,铁路建设投资80亿元,航空建设投资8亿元。

四、规划布局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综合运输通道是市域综合交通体系的主骨架和区域运输的大动脉。结合天门市的区位特征、交通运输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实现与周边城市群的互联互通,加速天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市域范围内将构建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航道、国省道为主骨架的“两轴一带一廊”综合运输通道。两轴分别为东西向武汉-天门-宜昌综合交通轴,南北向随州-天门-岳阳综合交通轴,一带为沿汉江生态交通带,一廊为天门-仙桃交通走廊。

)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1.铁路网布局

根据国家及湖北省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布局形成由长荆铁路、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汉宜快速铁路、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共同构成的“三横一纵”铁路网。

2.公路网布局

根据“城区引领,园区带动,全域振兴”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天门城区为中心,以重要节点快速直达,一般节点通达为原则,布局形成“八纵八横两环”市域干线公路网,由二级及以上的公路构成根据“一心、一轴、三带、四区”全域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核心景区畅通便捷、重要景点全面覆盖为原则,布局形成“一环引领、一轴支撑、三带联动、多支辐射”旅游公路网,带动旅游片区联动发展。

3.航道网布局

根据湖北省航道网相关规划,通过打通汉江支流瓶颈,提升区域航道通行能力,在天门市境内利用汉江、汉北河、皂市河、天门河等水系资源布局形成“一江一河多支两圈”航道网。

4.通用航空规划

根据湖北省通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天门市交通区位和新兴产业发展要求,拟规划天门通用机场,位于麻洋镇邱湾村,占地面积1600亩,建成后可作为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科学实验、文化体育、旅游观光、商务旅行等航空活动的起降点。依托通航产业园的建设,积极发展集飞行培训,通用航空服务及航空器材展示、交易、维修、托管,航空物流于一体的航空产业。

5.城市公交规划

城区公交网络规划在原有12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侨乡客运站天门高铁站汉北桥天门高铁站公交线路教育产业园文昌阁等三条公交线路客运班线改造规在原有3条农村公交专线基础上,增加天门城区至卢市、净潭马湾、干驿岳口石家河、佛子山南站张港、麻洋,汪场、蒋场等8条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公交场站规划包含公交综合站场、公交首末站、公交中途站点三个层次。

综合运输枢纽布局

1.客运站场布局

根据天门市城镇发展规模、人口密集区分布以及交通干线的布局,规划形成以综合运输枢纽为核心,以汽车客运中心、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为重点的“一枢纽三中心多支点”的客运场站体系。

2.物流站场布局

根据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工业园区、规模商贸交易市场等物流需求发生地,结合天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谋划建设现代化临港、临铁、临公物流中心(园区),布局形成一核引领、四极支撑”的物流站场体系。整合交通、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和行业资源整,根据市、乡镇、村三级模式,在天门市域构建基于“物流配送中心+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村级物流服务点”的三级城乡物流配送网络,进一步完善城乡物流节点,促进城市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双向互通。

综合交通衔接规划

1.铁路枢纽衔接

一是依托天门站集疏运公路,东西向的集散通道主要依托S345形成,南北向的集散通道主要依托S213来实现。同时,开通天门站至城区、周边乡镇等地的公交线路,方便乘客至城区及重点乡镇的快速集散。

二是依托天门南站集疏运公路,往天门中心城区、仙桃方向上的集散通道主要依托S214形成,往天门岳口城区、汉川方向上的出行主要依托S346来实现。同时,开通天门南站至城区、乡镇及周边县市的公交线。

三是依托天门东站集疏运公路,东西向的集散通道主要依托S214、G348形成,南北向上的出行主要依托S213来实现。铁路站场附近规划天门市货运铁路物流中心,是天门市主要的公铁联运货物集散地。

2.港口枢纽衔接

天门工业园港区是天门港近期发展的重点港区,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接入S346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对接;远期规划疏港铁路。岳口港区是天门港的核心港区,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实现岳口港区与岳口站的连接,同时接入G240,与随岳高速公路对接;远期规划疏港铁路多宝港区公路集疏运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接入S269G348。张港港区公路集疏运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与天门市沿江公路连接。彭市港区公路集疏运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与S213连接。汉北河港区主要服务于天门市城区及腹地周边乡镇。其中竟陵作业区公路集疏运主要利用港区疏港公路,与S213连接。

3.城镇与高速公路的衔接

天门市域范围内的高速公路主要有沪蓉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武天宜高速公路,目前服务天门境内的共有3个高速互通,规划新增随岳高速石家河互通以及武天宜高速干驿互通、马湾互通、天门南互通、汪场互通、蒋场互通、蒋湖互通、多宝互通,实现市区、乡镇与高速公路的便捷衔接。

重点任务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1.推进铁路网络扩展

突出高速铁路先行引领作用,加快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建设,弥补天门市快速交通的短板和不足,深化铁路对天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争取长荆铁路、汉宜快速铁路优化客运班次。支持江汉平原货运铁路提升货运能力。“十四五”期间,建成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天门段),完善“三横一纵”铁路网,实现对接武汉的“半小时经济圈”。

2.推进高速公路加密

加速融入武汉城市圈进程,加快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城市圈环线高速至随岳高速段、武天宜高速公路天门西段建设,强化天门市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主轴。力争随岳高速石家河互通出入口建设,最大限度发挥高速公路整体效益。“十四五”期间,建成武汉至天门高速公路城市圈环线高速至随岳高速段,开工建设武天宜高速公路天门西段,形成“两横一纵”高速公路网,完善天门至周边地级市的“1小时高速交通圈”。

3.畅通国省干线主通道

推进城镇出口路段和绕行线建设,加快G348窑台至丝网湾段、G348丝网湾至蔡庙段、G348天门城区绕城段、S213九真至彭市段、S214白茅湖段、S214蒋场镇段、S311胡市街道段、S345钟村至杨林段等国省干线绕城改线,重点解决国省道穿越城镇问题。推进跨汉江瓶颈路、市际出口路建设,加快S269汉江大桥接线、S214仙桃汉江二桥接线等项目建设,提升国省干线路网联通效率。

4.提升国省道服务水平。推进国省道提质增速、补齐短板,加快G347皂市至杨秀段、S346仙北工业园至麻洋段、S247拖市至张港段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提高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发挥国省道干线公路功能。推进未达标路段实施“一改一”、“二改二”原级改造及路面改造,加快G234七里湖至沙洋大桥段路面改造,提高路线整体服务水平。

5.推进农村公路提档

推进城市交通环线画圆升级,加快苗咀至吴刘公路、吴刘至黄潭公路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八纵八横两环”市域干线公路网,加快胡市至九真公路、蒋场至蒋湖公路、张港至多宝公路、九真至马湾公路、马湾汪场公路、佛子山至黄潭公路等建设。“十四五”期间,升级改造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151公里新建通村公路900公里改造危桥212/12932延米、实施安防工程1500公里改造美丽农村公路、四好农村路2500公里。

6.推进内河航运升级

发展大运量、低能耗、绿色的内河运输,推进汉江2000吨级航道整治,充分发挥汉江高等级航道运能,提升船舶运输经济效益。“十四五”期间,完成汉江兴隆至蔡甸段2000吨级航道整治工程(天门段),完善“一江一河多支两圈”航道网,全面融入江汉平原航道网。

着力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体系

1.完善客运站场体系

“十四五”期间,建成天门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更好促进客运服务提质增效新建净潭、蒋场客运站,新建农村候车亭、招呼站、信息指示牌共300个改造彭市、张港、九真、麻洋公交首末站新建岳口、皂市公交首末站,新建公交候车亭、公交站牌共300个。

2.引导物流设施建设

“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江汉平原货运铁路天门东站物流中心、天门港岳口公铁水联运物流园。建成天门物流配送中心新改建农村综合服务站10个

3.提升港口码头功能

加强境内汉江、汉北河岸线资源管理,重点推进天门港岳口港区综合码头、竟陵作业区综合码头、蒋场综合码头、彭市港区综合码头、多宝港区综合码头等现代化港口码头建设,落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位,积极建设污染物防治码头。断提升天门市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和服务形象,加快岳口港区水上加油站建设完善水上加油站服务设施。

4.推进通用机场建设

加快天门市通用航空发展,推进通用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通用机场通航功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十四五”期间,建成天门通用机场。

)持续提升公共交通客运服务水平

1.构建城乡出行服务体系

统筹城际客运网络资源促进铁路、公路运输资源优化配置,依托火车站及汽车客运站,结合逐步完善的干支线交通网络,增加至周边城市群的快铁车次及长途客运班线;铁路重点强化至武汉、宜昌等方向的高铁、动车组班线配置,公路重点拓展市际中短途客运市场,逐步优化、调整长途客运班线。推进中心城区至周边乡镇25公里范围的城乡客运向城乡公交转变,实现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镇公交的紧密对接,有重点、分阶段在镇域内发展“镇村公交”,努力打造“全域公交”。

2.大力发展城市公共客运

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机动化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完善城市公交线网结构,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无缝对接城乡、城际公交以及长途客运网络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积极探索出租车市场管理新模式,加快推进出租汽车企业品牌化经营;加强行业监管和服务质量考评,督促出租车企业落实车辆和驾驶员管理的主体责任促进和规范出租汽车行业发展

3.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联运

加强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建设,统筹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鼓励根据需要配设高铁无轨站、旅游集散中心等联运服务设施。推进运输企业间运行班次、运行时刻、客流规模、运行动态、售票状态、延伸服务、旅客中转换乘等信息的开放共享、数据交换与整合利用,实现枢纽内不同运输方式间实时共享公共客运服务信息,为运输企业开展旅客联程运输服务组织提供支撑创新旅客运输服务模式。推进联运票务一体化,推动旅客联程电子客票,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

)积极构建现代物流运输服务体系

1.着力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依托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完善临港产业物流配套,建设港口物流和生产性物流服务体。建立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物流服务体系,满足城市供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进出口贸易等综合商贸物流需求。建立与万村千乡工程、新网工程、快递下乡工程和邮政农村综合服务站建设工程融合发展机制,建设农产品与冷链物流体系。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引进电商、电商加工、快递等各类相关企业入驻物流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城乡物流配送

积极引导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及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节点建设,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鼓励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构建市-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资源,积极推广“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农村物流服务模式,推广农村货运班线、农村客运班车利用货仓承接小件快运等农村物流服务模式。

3.加强培育物流骨干企业

积极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一批多式联运型、综合服务型、专业服务型物流骨干企业。培育一批业态创新型的冷链物流、信息和金融物流等企业,拓展并完善经营网络,提高运输及配送效率,并逐步由运输承运人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发展一批组织化专业化程度高的业态创新物流企业。支持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物流企业拓展农村服务网络,推动向产供销一体化方向发展;引导农村物流经营主体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业务,推进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4.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

推进联运企业信息化建设,在规范的共享、交换规则下,加强铁、公、水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互联,积极引导企业开放枢纽站场、运力调配、班线计划等数据资源。建立天门市多式联运公共信息资源平台,提供资质资格、认证认可、检验检疫、通关查验、税收征缴、违法违章、信用评价、政策动态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加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间的交流,推动成立综合交通运输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增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的联络沟通,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

六、保障措施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统筹协调机制坚持和加强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根本保证。按照统筹协调、分级管理、合力共建的原则,明确市交通运输局与其他主管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天门综合交通建设领导小组机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交通、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和旅游等相关部门参加,多部门联动的项目前期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了解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前期约束问题,加强市政府重点督办,将项目前期工作由部门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全市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快速发展。

)有效缓解资源制约,保障交通项目合理用地积极探索破解交通建设中土地、岸线、生态红线等要素制约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的衔接和协调,做到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用地优先保障预留,做到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土地开发同步。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投资盘子,争取更多国家、省留重大基础设施单列计划指标。做好耕地占补平衡,部分重大项目要争取省里统筹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支持。成立重点项目征地和房屋补偿领导小组,制定计划、落实责任,狠抓征地和房屋补偿工作,在做好征地前补偿安置工作、严格履行征地和房屋补偿程序、保障被征收群众的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加大征地和房屋补偿执行力度,保证重点交通工程项目按期开工建设。

)全面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积极探索创新投资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投资建设,灵活运用金融工具盘活存量优质资产,鼓励利用地方政府债券REITs、PPP等方式拓宽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加大财政投入,全面提高公共财政保障能力,积极争取通过车购税和燃油税转移支付资金、上级补助收入、财政预算安排、交通运输非税收入等,多渠道筹集交通发展资金,满足交通建设和养护的资金需求。

)强化规划执行力度,完善规划实施考评机制对于纳入规划的交通项目严格按照建设程序推进,加强项目计划管理,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以全省和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优先实施资源占用小、与“三区三线”冲突小、有利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交通项目,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落实,推动全市综合交通科学有序发展。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制,加强任务落实的督办和检查,及时做好规划评估。完善规划执行考评管理机制,增加规划执行力与约束力,保障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