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整合全市科普资源,卓有成效地推进农村科普基地建设,实现科普基地建设由单一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的转变,努力加快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步伐,全面提升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科协)等18个市直部门确定从2008年起在全市农村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支撑和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际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是整合各部门科普资源,集中人、财、物力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大事、办实事的成功探索,是部门职能优势与基地产业、产品优势和农民信息技术需求对接的必然选择。它旨在通过选点示范,共建部门各司其责,按照统一标准规划,推广名特新优品种,健全科普信息网络,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树立示范基地样板,着力推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提高全市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即从2008年起,每年选择6个以上科普示范村,由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科技局、科协、财政、卫生、广电、文化、体育、计生、农业、林业、畜物、水产、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部等18个市直部门通过示范项目引导,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产业培育,主导产品引进示范,农时农事信息进村入户,各类技术讲座培训,全面提高村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示范基地的辐射力。培养一批“青年星火带头人”,“双学双比”带头人,省市级科技示范户,十大种养殖能手以及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农产品营销经纪人。
开展科普基地共建的主要目标为:
建立小板黄金村1000亩大棚西红柿、范岭村500亩朝天椒、1000头优质母猪、张港洪山村1500亩花菜、拖市太平村1000亩蔬菜、干驿八团村1500亩稻田养虾、横林大湾村1000亩蟹—龙虾——黄鳝—本地特色鱼立体养殖等6个种养殖业特色板块基地。
先期建设6个村级党员电教活动室、12个标准农家书屋、18户市级中心文化户、6个村级卫生室、6处文体设施(每村任选1项,如乒乓球台、篮球架、组合健身器材等)、6个标准科普宣传栏、6个科普网站(配置电脑、科普信息收集发布员)、6个标准科普培训场地(可与党员电教活动室配套)、2000户农技110短信终端、12个“一村一品”试验示范基地、12个省级农产品绿色品牌、十大种养殖市级能手、十名农产品的营销经纪人、100个市级科技示范户。
通过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着力探索统筹全市科普资源的管理模式、财政资金扶持模式、短平快项目示范引导模式、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模式、各部门整体联动协作模式、集中人财物力扶大扶新扶优,提供智力、技术、信息、资金、品种等支撑模式。
通过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确保示范基地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5%以上,80%的村民成为种养殖业板块基地的会员,90%的党、团员、民兵、青壮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整体带动和促进文明婚育、移风易俗、“三改一通”等社会公益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基本原则和方法
开展科普基地共建,主要遵循下列原则和基本方法:
1、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的原则和方法;
2、遴选项目,重点扶持的原则和方法;
3、筛选品种,培育特色的原则和方法;
4、创新模式,示范推广的原则和方法;
5、跟踪管理,配套服务的原则和方法;
6、总结提高,点面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四、共建单位分工
1、小板黄金村由市林业局、科协、妇联负责共建;
2、小板范岭村由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团市委负责共建;
3、干驿八团村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负责共建;
4、张港洪山村由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市人武部负责共建;
5、横林大湾村由市科技局、水产局、体育局负责共建;
6、拖市太平村由市人口计生委、卫生局、畜牧局负责共建。
各共建基地排名前一位的市直部门为牵头单位。
五、实施步骤
开展科普基地时间为1年,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和部署阶段:时间为7月上旬—8月中旬。召开共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部署共建工作。各成员单位开展进村调研活动,进一步摸清发展底数,根据共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结合试点村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宣传发动,明确主要开发实施项目、主要共建场地、主要配套设施、概算主要投入资金、落实投入主体和各部门的责任,明确各点的主要负责人,挂点专家、联络员,各共建点原则上不少于5人。
2、全面落实和初见成效阶段:时间为9—10月底。按照共建要求及标准,主抓基地配套硬件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力争半数村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3、整体推进阶段:时间为11月—2009年5月底。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入开展工作,完善与基地建设配套的文化、广播、图书、网站、场地、培训、表彰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所有共建基地达标。
4、巩固提高和全面总结阶段:时间为2009年6月—7月中旬。巩固前三个阶段取得的工作成效,不断将共建活动引向深入。召开共建活动表彰会议,表彰优秀共建项目、优秀共建工作人员及基地各类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并建立长效机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全面提升农村科普实力,提升农民科技致富能力,提升农村经济增长素质。
六、督促检查与考核
市委、市政府将科普基地共建作为党政干部经济责任状和乡局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来抓。各成员单位要固定领导、专家和专班人员经常深入基地,围绕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逐个逐项抓落实,保证活动取得实效。科普基地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宣传、报道、交流相关部门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对活动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市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将予以通报表彰,对活动进展成效不明显,措施不力,搞形式、走过场、不务实的现象要及时坚决制止。并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通报,以利整体推进。
七、主要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科普基地共建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加强新时期农村科普工作的系统工程。涉及近20个职能部门,为切实加强对共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刘元新为组长,副市长熊泽军为副组长的共建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科技局、科协、财政、卫生、广电、文化、体育、计生、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总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武部等18个市直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科技局局长、科协主席肖爱国为共建活动办公室主任,承办开展共建活动的日常工作,协调共建成员单位的相互配合,以及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督导。
2、围绕目标,增加投入。各共建成员单位要根据所在村示范基地建设的现状和进展情况,多渠道、多途径增加投入,为示范基地争取本部门上级主管单位的专项项目资金,尽力安排本部门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专项项目资金,挤出本部门的部分资金。市委组织部、市科协不少于10万元/年投入,市财政局、科技局不少于5万元,涉农部门不少于3万元,其余部门不少于1.5万元(上级配发的电脑、文体设施等作价计算)。与此同时,各成员单位还要增加基地驻点人员的交通生活补贴、教材编写、培训资料、报刊赠送等方面的经费,以利整个活动的顺利开展。
3、加强指导,搞好服务。科普基地共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针对各成员单位、各示范基地的不同特点,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及时掌握各方面的动态,认真总结推广共建单位和共建点对接的成功经验,及时疏通关键环节,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各项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扎实有效地推进共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4、密切协作,整体推进。各共建成员单位要密切协作。涉及共建成员单位共性问题的,主要由内部协调解决(如党员电教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普宣传栏等的面积、标准、问题等);涉及项目选点问题的由市科普基地共建领导小组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涉及相关资金到位问题的由市财政协调解决。共建基地所在的乡镇也要加大指导力度,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给予本级财政资助。各示范基地要不等不靠,动员集聚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新种植模式的推广力度,把基地建设扎实有效地推向新的阶段。
二○○八年七月二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