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通报
根据《市委第四巡察组关于对市科学技术局党组开展巡察的反馈意见》相关要求,市科技局党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对照反馈意见,精准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落实。截至目前,巡察反馈的18个主要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根据巡察工作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向社会通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扛牢主体责任
1.突出高位推动,压实领导责任。巡察和“回头看”问题反馈以来,市科技局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制定了《天门市科学技术局党组关于市委巡察和“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切实提高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
2.强化以上率下,层层抓好落实。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局党组主要负责人牵头抓总,各班子成员对照整改方案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对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合力推进、逐项销号,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3.加强整改提升,建立长效机制。强化问题整改落地,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验收销号,举一反三总结经验做法,将问题整改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出现。
二、紧盯问题,从严从实整改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领会先行区建设文件精神不到位。
整改情况:将《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等先行区建设系列文件作为重点学习内容,规范党组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活动,机关干部开展集中学习4次,班子成员进行专题交流2次,联合红日子开展政企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次。将先行区建设纳入青年干部微课堂选题范围,组织开展专题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交流8次,开展专题交流活动2次,以机关例会为契机,每周安排2名青年干部围绕先行区建设开展研讨汇报,进一步引导全体机关干部吃透文件精神,明确目标和短板,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2.贯彻落实流域综合治理、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差距。
整改情况: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领会流域综合治理、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进一步细化了工作举措。聚焦“一主两新三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建成湖北省天门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两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获批湖北省皮肤外用药物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10家创新创业平台,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数量达到69家。持续抓好高企申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7家,同比增长38.9%。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25家,同比增长20.4%。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41亿元,增速18.8%,排名全省第1。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九条意见》,2024年度科技政策奖补资金达4381.28万元,同比增长45%。
(二)落实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部署方面存在的问题
3.科技创新能级不高。
整改情况: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和创新型县(市)创建工作,高新区完成了调区和更名工作。持续巩固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成果,对接省信息院初步制定了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工作方案,因机构改革,该项工作划入工信部,暂未启动申报。聚焦创新主体增量提质,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新物种企业”成长链条,联合全市各乡镇办场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今年已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0家,预计高企总数可达到230家。湖北润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成功获批湖北省科创“新物种”企业,总量达到23家。
4.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提质有差距。
整改情况:推动现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孵化载体提档升级。锚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总目标,由市高新投对原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孵化器”进行收购重组,成立天门科创园,组建专业团队开展企业招商和孵化服务,并计划投资2000万元对园区进行升级改造,重点建设停车场、食堂、会议室等公共服务空间,提高服务效能。目前已投资1200万元,新引进湖北天门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入驻,在孵企业使用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邀请行业专家赴天门科创园、青创空间、龙腾服装小镇等孵化平台指导调研,组织参加技术经理人、孵化器从业人员等相关培训活动,提高孵化服务水平,成功推动青创空间认定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龙腾服装小镇认定省级众创空间。
5.协同推进机制不够健全。
整改情况:省科技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指示批示精神,于2024年2月5日下达了《关于推动2024年科技创新主要工作目标的函》,明确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目标任务为495家。为落实省布任务,经报市政府同意,市科技局及时调整各乡镇工作目标计划,组织召开了2024年科技工作推进会、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推进会、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专题培训会等系列会议4次,开展惠企政策培训会6次,进一步明确目标计划,压实工作责任,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19家,超额完成省布任务。
6.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整改情况:坚持以“用”为导向,加快建设研发平台,联合市经信局开展企业服务,指导企业按照“六有”标准规范建立研发机构,全市规模以上科技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快速提升,从18.8%增长至53%,在全省地市州排名靠前。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4.02亿元,同比增长160.9%,增速全省第1。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高层次研发平台,湖北省天门现代纺织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省级认定,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数量达到69家。楚江上品等2家企业在2024年湖北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中获得三等奖,骐一盛生物等3家企业在第十三届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决赛中获三等奖,其中1家企业成功入围国家赛。2025年,中思微等5家企业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中荣获佳绩。
7.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不大。
整改情况: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九条意见》,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2024年,鸿硕精密电工等13家企业获批省级支持高企发展专项资金175万元,润驰环保、人福成田、鑫天农业3家企业成功获批省级科技研发项目,九邦新能源和润驰环保2家企业获批湖北省“楚天英才计划·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实现全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零的突破。
8.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优。
整改情况: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持续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2024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1.68亿元,增速8.4%。2025年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3.41亿元,增速18.8%,排名全省第1。
9.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升。
整改情况:以湖北省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天门专区、天门(武汉)离岸科创中心等平台为媒介,深度对接武汉都市圈创新资源,实现市内外科技成果、技术人才、金融资本信息互通,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组织744家企业和服务机构入驻,组织开展院士专家天门行等系列活动8场,完成需求对接357项,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10余次。举办了2024年科技活动周暨“红日子杯”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和2024年湖北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天门专区产学研暨科技金融对接活动,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来天开展项目对接,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向天门转移转化,截至目前已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43亿元。
(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
10.廉政谈话存在形式主义。
整改情况:认真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体班子成员压实“一岗双责”,针对谈心谈话记录不规范问题,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2025年,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组织开展专项廉政谈话2次,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11.余额结算手续不规范。
整改情况: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按照规定流程开展项目建设,对资料不齐全、手续不规范的项目不予通过验收,不予拨付款项。对2023年办公楼维修改造项目,组织专班进行了项目验收,完善验收手续。
12.多报出差补贴。
整改情况:持续规范财务手续,对多报销的100元交通补贴已追回。
(四)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
13.“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规范。
整改情况: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对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事项,严格进行集体讨论、民主决策,规范议事表决程序。
14.引进人才流失严重。
整改情况:加大青年人才关心关爱力度,指导开展思想教育、职业规划和工作指导,鼓励青年人才学习进步,通过遴选、读研深造、挂职锻炼、乡镇任职等方式,不断拓宽人才流通渠道。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2025年开展青年干部大讲堂活动8次,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知识技能分享,促进青年人才思想能力作风提升。
15.专业人才职称晋升不畅。
整改情况:加大人才考核培养力度,畅通职级晋升渠道,鼓励青年干部考取初级、中级职称按规定手续及时做好职级晋升工作,已完成1名同志职级晋升、2名同志聘岗工作。
16.协调抓总落实科技指标不够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整改情况:截至目前九真镇、彭市镇、石家河镇均已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破零。
17.督导创建国家高新力度不大,未能按时序进度完成科技部挂号任务的问题正在整改中。
整改情况:2025年7月14日,市委召开了创建国家高新区工作专题会,市政府向省政府上报了创建国家高新区的请示,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均已出具支持创建意见函,国家高新区创建基础不断夯实。
18.审计指出往来款未清理核算的问题
整改情况:组建专班,聘请专业人员对往来款进行了起底清查核实,采取收缴、调账、对冲、账销案存等方式,逐笔逐项落实。涉及370335.46元应收款项和1703382.69元应付款项已全部处理完成。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将巡察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常抓不懈,聚焦薄弱环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二)抓实整改责任,确保措施落地。坚持整改目标不变、整改劲头不松、整改力度不减,进一步增强巡察整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已完成的各项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回潮”反弹,对需长期坚持的整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三)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果。进一步落实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整改工作融入日常工作,立足长远巩固整改成效,形成经验做法,举一反三排查问题,杜绝同类问题反复发生,切实做好巡察整改的“后半篇文章”。
天门市科学技术局
2025年10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