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民政局对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梁世超、李贵清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推动全市慈善文化建设,打造天门“慈善之城”新名片的提案收悉。自收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积极与提案委员联系沟通,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慈善组织基本情况
天门市共有市慈善总会、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两家慈善组织,只有市慈善总会具有公开募捐资格。其中,天门市慈善总会成立于2003年,是民政部门批准成立的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4A级社会组织,秉承“安老、扶幼、助学、济困、赈灾”的慈善宗旨,该会连续多次被省慈善总会评为“先进慈善会”;2022年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廖启元被中华慈善总会评选为全国慈善会系统榜样人物;2023年湖北红日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荣获湖北省政府“首届湖北慈善奖”爱心企业奖。
近年来,在省慈善总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市慈善总会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慈善事业稳步推进。一是慈善安老。2022年,开展天门市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暨“情洒夕阳”活动,20家爱心企业向福利院捐赠纯牛奶3452盒、月饼9780份。二是慈善扶幼。2018年至今,为小板镇永合小学、石家河镇吴刘小学、岳口镇新堰小学、佛子山镇雷陈小学、渔薪镇赵场小学、皂市镇李场小学和彭市镇冯庙小学等学校筹集善款172.2万元,建成七所“关爱儿童之家”;2022年至今,开展天门市“童声合唱团”乡村音乐教育项目,惠及48所中小学、6万多名农村儿童。三是慈善助学。2003年至今,开办20届79个各种类别的慈善“阳光班”和“英才班”,资助特困、特优学生3623人,筹款总额3678.5万元。四是慈善济困。2018年至今,开展“慈善医疗众筹”项目,已救助1819名贫困大病患者,筹集善款733.33万元;2019年至今,开展“幸福家园”村社互助项目,发布项目总量531个,筹款总额达到6231.65万元,以慈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五是慈善赈灾。2020年,市慈善总会接受新冠疫情捐款791笔,共计11126.42万元,全部按市防疫指挥部要求拨付到位;2021年,市政府驰援山西防汛救灾资金50万元,筹集河南防汛救灾捐款5.37万元;2022年,举办了天门市援沪捐赠物资活动,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100多吨生活保障物资;2023年,启动“支援甘肃积石山县地震”项目,425人捐赠善款63864.85元。
二、关于推动全市慈善文化建设,打造“慈善之城”新名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慈善事业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必须以回归社会、拥抱大众为基本导向,将“人人慈善”的理念根植于人民群众心中,努力宣传慈善文化,营造浓厚慈善氛围。
一是加强与市融媒体中心的联系,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宣传《湖北省慈善条例》,在天门日报刊发《条例》全文及权威解读,在天门电视台全年滚动播放慈善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片,天门网、云上天门、天门发布、楚天网视等新媒体发挥各平台优势,以图文、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送《条例》,形成多平台的宣传矩阵,全方位呈现我市慈善工作新动向、新亮点。
二是着力提升慈善文化宣传实力,推进慈善信息化建设,依托互联网拓展渠道,广泛宣传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加大宣传慈善事业的性质、宗旨和意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慈善事业,将慈善之心变为慈行善举,让慈善的阳光照进千家万户,营造形成全民参与、人人慈善的社会氛围。
三是积极争取省慈善总会的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坚持聚焦乡村振兴,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对接慈善资源,推动慈善项目有效落地,协助政府发展慈善公益事业。要面向国际国内,弘扬慈善精神,拓展募捐渠道,落实慈善项目,架设起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沟通桥梁,鼓励全民向上向善的奉献热情,激发社会各方面投身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切实推动我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天门市民政局
2024年7月9日
主管领导姓名李志勇 联系电话13997975707
经办人姓名董贝妮 联系电话18071985013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