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3-20127
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名称
天门市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4日

天门市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3-08-14 16:59 来源: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强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支撑,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现代农业“设施化、融合化、园区化、绿色化、数字化”为主线,聚焦高质高效发展,强化设施装备提升,做强特色产业链条,突出生态绿色低碳,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成功模式,为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提供基础支撑。

二、目标任务

按照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功能定位,到2025年,建成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产业链条辐射带动有力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农业供给能力稳步提升。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83万吨,其中“天门黄豆”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保持全省县市第一;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5万亩,总产达到135万吨,建设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家禽出栏量稳定在1200万羽,创建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家;水产品总产稳定在11万吨以上,打造沉湖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区。

——农业生产设施装备保障有力。2025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163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全省排名保持前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2%,做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积达到26.7万立方米

——农业产业化融合水平显著增强。2025年,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170家;省级产业化联合体达到8个;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达到4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形象品牌“壹品天门”授权企业达到50个;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2.8:1。

——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夯实。加快建设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2025年,形成以蔬菜、大豆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40万亩,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重点建设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形成高标准粮食储备仓容30万吨能力,粮食物流转运能力达到100万吨,建成全省重要粮食物流节点城市、江汉平原最大成品粮油交易市场深化国家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园建设2025年,建成80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稻谷年加工能力达到80万吨。

——农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到2025年,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保持在5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2%;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巩固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示范成果;粮食、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面积达到110万亩,畜禽规模化养殖示范场达到54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进一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创建成果。

——农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达到2家;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25个,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网点290个,打造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特色村3个,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

——农业产业发展效益持续增长。到202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

三、工作措施

(一)聚焦农业设施提档升级,推进现代农业设施化

全面加强高标准农田、农业全程机械化设施装备提升项目建设,实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全覆盖。

1.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争取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资金投入,因地制宜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改造,达到土地平整、土壤肥沃、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生态良好、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农田综合产出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各乡镇办场)

2.提高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实现粮棉油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化发展;突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农事综合服务水平。在全市粮油主产区示范推广机插秧、机直播、免耕施肥等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在大中型农机具上推广运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大面积、跨区域高精度联合作业;加快智能无人机在病虫害统防统治方面应用,提高防灾减灾机械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

3.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依托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实施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项目为抓手,在多宝、蒋湖、张港等地重点建设蔬产地冷链物流园,推动冷链配送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冷链物流中心2025年,建成产地仓储保鲜设施500座,提升我市鲜活农产品配送能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多宝镇、蒋湖农场、张港镇等乡镇)

(二)聚焦壮大特色产业链条,推进现代农业融合化

力实施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健康畜禽、特色水产四大特色产业链条培育工程,打造“规模化生产-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相互融合功能完善的全产业链条,引领全市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1.做强优质稻米产业链条。在石家河、佛子山、皂市等粮食主产乡镇实施高产高效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立省级优质稻种植基地50万亩,以庄品健集团为龙头,依托元淼农业、金璨米业等经营主体,发展虾稻米、鳅稻米、糍粑等深加工。配套发展粮食烘干仓储等产后环节,延伸拓展专用大米、功能性大米及米粉、米酒等休闲食品精深加工链条。到2025年,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0亿元。稻米加工类企业新增8家达到35家,培育1家年营业收入25亿元以上的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创建2个以上省级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做强土城珍米、天海龙有机米、天尚福虾稻米、元淼糍粑等品牌,创建1个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天门石家河大米)(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招商服务中心,有关乡镇办场)

2.做强绿色蔬菜产业链条。以蒋湖、张港、多宝等乡镇为核心区发展花菜、萝卜、甘蓝等蔬菜规模化种植,形成配套完善的天西标准化蔬菜基地30万亩。依托湖北红日子、鑫天农业等经营主体,发展蔬菜制品深加工。到2025年,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0亿元。市级以上蔬菜类加工龙头企业新增9家达到35家,培育1家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2家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创建2个以上省级绿色蔬菜产业化联合体。做张港花椰菜、多宝萝卜、岳口芋环、天门黄花菜等蔬菜品牌,创建1个区域公用品牌(天门蔬菜)(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招商服务中心,有关乡镇办场)

3.做强健康畜禽产业链条。深入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改造示范项目,巩固稳定生猪产量;在张港、蒋场等汉江沿线建设规模养牛场71个、养羊场7个以滨湖乡镇为主产区建设蛋鸭产业基地,年养殖蛋鸭200万羽小板、九真等5个乡镇为主产区建设良种蛋鸡产业基地,年养殖蛋鸡500万羽,家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到150个左右。依托奥登农牧、多宝荣昌等经营主体,发展肉制品深加工;全盛禽蛋、仟仟鹤源、三兴食品为龙头,发展蛋制品、酱鸡、酱鸭深加工。2025年,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45亿元。畜禽加工类企业新增5家达到10家。培育1家年营业收入过5亿元的畜禽养殖龙头企业。做强全盛禽蛋、仟仟鹤源皮蛋(咸蛋)、天门酱鸭等品牌(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招商服务中心,有关乡镇办场)

4.做强特色水产产业链条。加强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建设10万亩生态健康水产养殖基地及沉湖名特优品种繁育基地。鑫天农业、湖北启勋、四海生态等经营主体为主,发展小龙虾、鳝、鳅等特色水产品深加工,提高活性多肽提取、鱼糜鱼罐头、鱼干休闲食品的加工能力。到2025年,产业链条综合产值超过7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45亿元。水产品加工企业新增2家达到10家,创建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培育义河蚶、四海牛蛙、耀堂黄鳝、干驿泡蒸鳝鱼等品牌。(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市农业农村局、市招商服务中心,有关乡镇办场)

(三)聚焦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化

发挥天门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园,形成三园鼎立布局,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1.建设天门现代农业产业园。以蒋湖农场为核心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三园合一”现代农业园区。持续开展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和高蛋白大豆高质高效示范区项目建设,形成40万亩标准化蔬菜-大豆”轮作基地,打造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和全国高蛋白大豆之乡依托望家欢农产品集团,探索“智能化生产加工+冷链仓储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大数据营销”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形成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发展园区以我市与中国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共建”为契机,建设“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农业主推技术、绿色高质高效模式推广应用、企业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等关键环节,开展“点对点”服务,实现服务方式从单一到全程的突破。(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相关单位、市国投集团,蒋湖农场等有关乡镇)

2.建设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发挥天门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以小板镇为核心区,建设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园区分为仓储、物流两个板块。仓储板块重点推进中央储备粮天门直属库“退城进郊”项目,建设高标准粮食储备仓房和原粮周转仓房。物流板块建设江汉平原优质原粮交易市场、成品粮油交易市场、饲料用粮交易市场辐射带动粮食加工产业发展,打造优质大米加工产业集群江汉平原饲料加工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江汉平原粮食物流产业园建设相关单位,小板镇等有关乡镇)

3.建设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园。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重点支持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装备升级,打造集“代清整-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于一体功能完善的优质粮食工程示范园。以园区为依托,形成优质水稻种植项目区80万亩、优质高蛋白大豆示范项目区20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项目区5万亩。(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有关乡镇办场)

(四)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利用,推进现代农业绿色化

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全市各乡镇持续开展畜禽养殖场治污设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绿色减排项目建设,增厚农业绿色底色。

1.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持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完善“省级专家团队+县级技术指导团队+乡镇农技人员+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提高科技推广入户率。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积极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入到农业科技服务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兴建集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应用于一体的院企合作平台,确保绿色高质农业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各乡镇办场

2.全面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方式。积极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建设,统筹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发展种养一体、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沤肥发酵还田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积极推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模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扩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区域,减少农药使用量。(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3.加强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申报“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培育一批品质优、影响大、效益好的农产品绿色牌。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唱响张港花椰菜、天门黄花菜、岳口芋环、天门半夏等地理标志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2025年,全市“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到55件。“壹品天门”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名单为契机,纵深推进“壹品天门”企业贴标授权,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申报细分行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张港花椰菜、天门黄花菜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4.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管理。重点围绕优质水稻、高蛋白大豆、绿色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推进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产品加工、储运保鲜等产加销关键环节标准制修订,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应用轻简化栽培、“三减三增”等标准化生产规程,创建一批标准化种植精品示范园。(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五)聚焦大数据、物联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数字化

大力推进市级农业大数据中心升级项目,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纵深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市建设,为现代农业赋能助力。

1.建设农业生产大数据遥感监测系统。依托“湖北领尚”农业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全市农业大数据服务中心,启动天空地一体化农业遥感监测系统建设,面向示范基地、种粮大户等主体提供土壤墒情、苗情长势、气象灾害、病虫害、产量品质等农作物生产全程遥感监测数据服务。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智慧农场、大数据中心、智能生产线试点建设,提高物联网信息化水平,为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提供数字化支撑。(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气象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2.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严格按照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的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建立市--经营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平台,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整合RFID、二维码、电子耳标、条码和GIS技术,实现生产数据与流通、销售等环节数据的互通共享,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田间到餐桌数字化管理。(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3.创新“互联网+”农村电商模式。大力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加强农村电商企业培育,创新产地直销、直播带货等电商新业态。建设乡镇、村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网点,在中心乡镇建设电商物流基地,培育农村电商特色小镇、特色村,形成“实体店+电商平台+大数据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整体提升全市农产品线上销售效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乡镇办场

(六)聚焦增强农民获得感,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民增收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落脚点,要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鼓励农业企业依托粮食、蔬菜、畜禽、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采取订单农业、基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场)

2.引导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改革准备工作,构建农业现代化经营体制,推进适度规模种养,引导农民通过自愿有偿流转耕地、林地等获得租金收益,增加财产性收入。(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办场)

3.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增收。打造服装电商产业示范基地、文旅融合体验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深度融入产业链条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快建设天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支持经营主体发展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民短期灵活就近就业,增加打零工收入。鼓励农民拓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从事直播带货、产地直销等农业新业态,线上线下融合增加销售端收入。(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市国投集团,各乡镇办场)

四、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天门市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办场要成立工作专班,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扎实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

(二)加大保障力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优先支持示范区建设,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优势,促进银企对接,创新农业信贷抵押模式,努力满足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资金需求;加大农业现代化发展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力度,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建设,上下联动,形成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合力

(三)加强考核评价将示范区建设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把粮食生产安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绿色发展作为考核评估重要内容,确保示范区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附件:天门市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主要指标表


附件

天门市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主要指标表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
基期值

2023年
目标值

2024年
目标值

2025年
目标值

主要农产品供给水平

粮食产量

万吨

80.33

80

80

83

蔬菜产量

万吨

123

126

130

135

家禽出笼量

万羽

1100

1200

1200

1200

水产品产量

万吨

11.64

11

11

11

设施装备支撑水平

高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42.56

152.56

157.96

163.36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89.6

90.4

91.3

92

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容积

万立方米

15.6

19.3

23

26.7

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1.15:1

1.6:1

2.1:1

2.8: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

132

140

150

170

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

4

5

6

8

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数量

2

4

4

4

园区平台发展水平

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数量

2

3

3

3

绿色发展水平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97.9

98

98

98

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率

%

49.2

50

50

50

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

%

51.33

51.5

51.7

52

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

41.5

42

42.5

43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4.1

95

96

98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98

99

99

99

数字农业发展水平

数字农业应用示范基地数量

1

2

2

新建“互联网+”村级电商服务网点

60

60

60

60

农业产业发展效益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

7.4

10

10

10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184.36

200

200

200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