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0号建议的答复
朱彩容、刘春华、梁红清、冉新平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大食品安全检查查处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民以食为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确保稳定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供给对“三农 ”全局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 ”重要指示精神,一手抓精准治理和监管执法,着力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全力推进生产源头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农产品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1.强化能力建设,夯实执法基础。一是建立监管机构。我市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镇、村三级监管网格员队伍,市级执法人员73人,乡镇监管检测人员52人,村级协管员385人,26个乡镇都建立“八有”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二是开展执法监管全员培训。为强化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严防逐利执法等问题,分专业分领域通过线上和线下对全体执法人员开展了农资打假、畜牧兽医、渔政、农机农产品等系列执法培训4场,学习省市专项监督工作方案精神,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法律法规,邀请法律顾问和业务骨干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和优秀案例分享,培训执法人员187人次,开展案卷评查3次,评查案卷176份。
2.加大检查频率,扩大检查范围。巩固豇豆农残治理成效,启动“7条鱼”(鳊鱼、大口黑鲈、鲫鱼、乌鳢、大黄鱼、黄鳝、牛蛙)、芹菜药物残留攻坚治理,成立工作专班和包片工作组,动态更新监管名录,积极构建产地准出分类监管制度。通过查制度、查台账、查记录、查投入品、抽检农产品的检查方式,重点打击禁限用农药使用行为和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农药以及不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规定的违法行为,目前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1350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451家次,累计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个。
3.联合监管执法,严查违法行为。一是联合监督检查。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部署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启动“忽悠团”兜售化肥、网络违规售种专项整治。今年,共立案查处农业类违法案件32起。二是开展农产品风险监测。目前,协助部省抽检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224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9.1%。全市完成定量抽检821批次,农药残留速测10359批次。三是推动问题整改。对6批不合格的黄鳝,下发黄鳝安全生产指导意见,约谈7家生猪屠宰企业并下达整改通知书。
4.注重宣传引导,强化宣传效果。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技推广人员、农资门店经营者、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产地收购商等6类对象全覆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兽药残留限量、药物残留攻坚治理等农安知识培训6期,参与部、省线上培训2次,受训534人次。转发检测技术学习视频5次,指导126家主体纳入国家追溯信息平台,为309家主体开具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守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认真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注,对农业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