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29号提案的答复
胡雄文、孙波、李子杰、胡静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各位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各位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了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有针对性、指导性的建议。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初步形成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了农业服务经营规模化、优质化、绿色化,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一、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建设,稳定和优化公益服务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是奔走在田间地头,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和传播农业科技的“主力军”“主心骨”,更是建设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中不可缺失的力量。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切实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主体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在全市26个乡镇办场区农技服务中心遴选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的乡镇实施条件能力建设项目,目前新建有多宝、张港、佛子山、蒋场、彭市、横林、杨林、蒋湖农场等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另外还有渔薪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新建设的八个农技服务中心均配备有办公室、检验检测室、农民培训室和农技便民服务大厅。二是采取多种方式,积极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素质,结合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组织在岗基层农技人员分批分类分层次参加省、市二级知识更新培训。三是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工作,建立工作流动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四是为加强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管理,建立了农技人员责任制度和考评制度,细化工作任务,将推广任务量化分解到每位推广人员工作岗位中,并将落实情况列为年度综合考核,将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实绩和农民满意度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考评结果与农技人员工资报酬、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紧密挂钩。
二、关于创新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后劲,建设多元化服务队伍
一是积极搭建平台,助推作用发挥。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结合全市产业发展实际,每年有针对性地建设4—6个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打造了集示范展示、培训指导、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农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和辐射源。每年依托基地开展先进适用技术观摩培训65期,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科技示范户和新型经营主体5500人次。加快了先进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全市主推技术到位率97%,辐射带动2.5万多户,主推技术覆盖率达96%以上。二是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每年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参加省市两级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基层农技人员服务“三农”的综合能力。三是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每年都遴选了100名左右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人员从事包村联户服务工作,通过科技入户服务农民到田。每个技术指导员联系5个科技示范户,每年联系指导450余名示范户,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每个技术指导员月平均现场指导在2次以上。主要针对小麦、玉米、蔬菜等在地作物的管理开展工作。在农作物生长的各关键时期,特别是当灾害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三、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协同推广,深化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充分利用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湖北农业科技“五五”工程等科技服务行动契机,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科技、成果、人才、平台等多方面优势,搭建华农大专家团队与湖北四海生态科技公司、天门海大饲料、天门红伙农蔬菜种植合作社、湖北泽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科技对接;长江大学水稻产业科技服务“515”行动与天门市瑞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和天门市富谷家庭农场的科技对接。为我市科学技术攻关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打造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二是培育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立足全市农业粮食、蔬菜等主导产业,每年遴选450余名自我发展能力强、辐射带动效果好的科技示范主体,通过专家团队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观摩交流等形式,将示范主体打造成了主推技术应用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上的带动和帮扶作用,让其成为农业先进技术在生产一线推广应用的前沿阵地以及现代农业和小农户有机衔接的重要纽带。三是着力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是具备一定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专业化农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目前,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明显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农业从业人员职业化,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壮大了新型经营主体的队伍,提升了他们的职业发展能力,有助于辐射带动全市农民职业化发展,振兴乡镇产业,吸引更多人才回归农村,服务农村,带领发展。争取为我市培育出更多更优爱农尚农的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目标。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用,2025年我局将继续加强组织运行,认真总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下一步改革方向和服务重点,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后,再次感谢对我市“三农”问题的关注,并提出的良好建议,并欢迎各位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更好、更宝贵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