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5-30531
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发布机构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5年08月18日
名称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8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天农函〔2025〕31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8日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8-18 11:03 来源: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黄远征、徐杨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天门市食品安全监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建设的关键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稳中向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形成高水平监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主要措施及进展如下:

1.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在省农业农村厅和市食安办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市农安办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统筹协调、组织指导作用,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将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成效、农产品检测合格率等内容纳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乡镇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新农安法的学习等纳入天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核查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奖补核查,主要考核乡镇农安领导机构、年度目标计划、宣传培训、定性检测、网格化管理、追溯和达标合格证制度、专项行动、日常巡查、资金投入等方面工作落实情况,并实行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

2.提高生产主体安全责任意识。将抽检不合格豇豆、黄鳝等高风险种植养殖生产主体纳入必须受训对象,对农安监管、检测、执法、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分对象分层次宣贯。近期,市级和乡镇举办豇豆、黄鳝药物残留攻坚治理、胶体金检测技术等农安知识培训8期,参与部、省线上培训2次,印发《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禁限用农药(兽药)名录》、《豇豆经常检出农药清单》、《农产品生产4本记录台账》、《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及相关模板》、《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注册简易流程》、《豇豆、韭菜、芹菜标准化操作技术规范和典型案例解读》等8种资料10000份。发表宣传报道1次,制作抖音等平台宣传视频3条,整理汇编电子资料317页,制作展板、横幅45条,微信、QQ群转发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科院制作的胶体金检测视频等电子学习资料15次。

3.逐步建立农产品监管机构。2012年,我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挂牌成立,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由乡镇农技服务中心1-2名在职在岗人员兼任。2012年,5个乡镇建立农安检测实验室2015年,建成实验室12个2017年底,全市所有乡镇都进行以“八有”(有正规的办公场所、有标准化的检测室、有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有科学的抽检计划、有真实的检测报告、有应急处置预案)为主要内容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标准化建设。2021年,我市组建市、县、村三级监管网格员队伍,乡镇分管领导任网格化监管负责人,农安所人员任监管员,村支书(主任)任协管员。目前,全市共有执法监管员97人,乡镇监管员95人,村级协管员385人。所有乡镇能根据工作职责,组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检测抽样,主体信息动态核查更新、技术宣传引导、信息报送和问题反馈,按照“四查一检”方法对本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有无违规违法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添加违禁物质和不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的风险排查。

4.不断完善检测能力体系。2020年以前,我市主要开展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2024年,我部门协助市公共检测中心开展检测机构资质认证,经过5个月的紧张筹备,已于2024年9月30日取得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测资质,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定量检测能力。目前,我们以市级定量检测和乡镇定性检测为主,每年市级完成1.8批次/千人定量检测任务(1900多批次),每个乡镇农安所开展农药残留速测1000-2000批次。我们在规模化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农残检测室,形成市、乡镇、生产主体三级检测体系。豇豆农药残留攻坚治理行动开展以后,我单位为26个乡镇配备了新农药残留速测仪,仪器增加了速测参数,操作更简单化。发放胶体金试剂78盒,用于豇豆中常用农药(灭蝇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噻虫嗪)的检测。我市除定期开展的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外,还在“元旦”、“春节”、“两会”、“高中考”、“国庆”等重点时段加大农产品质量抽检力度。连续参加四届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培训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技能比武,定期组织乡镇监管人员、企业检测人员轮流学习检测仪操作,不断对检测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5.不断推进农安追溯管理。我市“二品一标”农产品在内的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主体236家纳入追溯平台,达到华中地区蔬菜集散基地蔬菜追溯体系覆盖率指标。新增110家生产经营主体规范记录生产记录,做到生产可查询,流向可追溯。为加强追溯管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产品优质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的意见。今后,要不断完善农产品追溯体系,推进农产品追溯信息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并向市场流通环节和消费端延伸。

6.全面推广达标合格“亮证”。建立承诺达标合格证季度巡查制度,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督促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和销售者查验追溯信息二维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截至目前,开证主体150家,其中配备电子打印设备40家,开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198张,附证上市农产品165吨。

7.强化豇豆、芹菜、黄鳝等重点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定关于深化豇豆、芹菜、黄鳝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的方案,成立了包片工作组,按网格化监管工作要求及时更新生产经营主体名录,明确每一个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员和村级协管员,开展以查制度、查台账、查记录、查投入品、抽检农产品为主要方式的巡查巡检。狠抓“利剑行动”、“三年行动”、“突出问题攻坚治理”等专项行动,做到贯彻落实有方案、有工作专班、有时间路线图有工作进展报送、有工作经验总结。

关于您提出的几点意见,我们将认真制定措施,认真履行部门监管责任,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提升检测能力,推广追溯体系,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天门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18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