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2-24847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气象局
发文日期
2022年07月15日
名称
天门市气象局2022年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15日

天门市气象局2022年防汛备汛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2022-07-15 09:50 来源:市气象局

一、前期天气气候概况

根据统计分析,今年1月-6月20日,我市气候异常,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降水时间长,降雨总量偏多。累计降水日数63天,降水量746.7毫米,与常年同期偏多4成,位居历史同期第4位。其中6月1至20日我市总降水量为142毫米,较历史同期偏多40.7毫米(历史同期101.3毫米,偏多4成),历史排位14位,雨日10天,偏多2.9天,历史排位第九位。

二是暴雨早发频发、降水强度超历史。今年以来共出现5次暴雨过程(3月16、21日、4月25日、28日、6月19日),首场暴雨出现时间位居天门历史同期最早,暴雨日数位居天门历史同期第1位;尤其是4月25日出现了大暴雨天气,天门城区降水达168.1毫米,小时雨强达到71.4毫米。日降水总量和小时最大降水强度均位居历史同期第1位。6月19日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降水量最大的天门城区为79毫米,小时雨强达38.6毫米,位居历史同期排位第2位。

三是气温偏高,起伏波动剧烈。1-6月平均气温14.8℃,较常年偏高0.5℃。气温起伏波动幅度大,1月上中旬偏高1.0℃;1月下旬到2月气温偏低2.0℃,3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偏高2.8℃,排历史同期第1位。4月上旬和下旬平均气温偏高,中旬偏低,5月上、中旬气温偏低,下旬气温偏高。6月上旬气温较历史同期异常偏高2.5℃,中旬气温略偏高。

二、主汛期气候预测意见

根据前期天气气候特点及大气、海洋因子和气候模式预测结果综合分析,今年我市总体气候年景一般略差,汛期发生阶段性暴雨洪涝和干旱、高温热害等气象灾害的可能性大,防汛抗旱形势不容乐观。汛期我市天气气候总体预计呈现3个特点一是降水偏少。降水偏少1成左右,有降水集中期,可能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上旬至中旬,发生暴雨洪涝可能较大;二是气温总体偏高。平均气温偏高0.5℃左右,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可达 38~39℃。盛夏期出现持续性高温和阶段性、区域性干旱的可能性较大;三是梅雨期强度偏弱。入梅、出梅均偏早,梅雨期长度偏短,梅雨量偏少,其间可能有3~4次较强降水过程发生。

汛期降水预测意见如下:

主汛期(6~8月)正常,降水量450-500毫米,接近常年。

梅雨期(6月1日~7月20日)偏少1~2成,雨量250-330毫米。目前,我省已于6月12日宣布入梅,比常年同期提早3天,预计7月上旬前期出梅,较常年偏早,梅雨强度较常年偏弱。

盛夏期(7月21日~8月31日)降水量160-200毫米,偏多1~3成。出梅后有阶段性高温出现,盛夏期极端最高气温为38~39℃。

三、汛期气象服务工作安排

为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我局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落实。自5月1日起,市气象局已落实了汛期24小时值守班制度,组织职工收看了全国及湖北省气象部门防汛抗旱视频会议,召开专题会议部署2022年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落实汛期气象服务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

二是加强监测预警预报,提高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汛期气候复杂多变,发生暴雨、大风、雷电等短时极端气象灾害的范围广、频次高、危害大,我们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气象监测,及时发布预警预报,发挥气象信息在防汛工作中的决策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仪等先进监测设备的作用,科学分析监测资料,提高监测资料综合运用水平;二是扩大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信息时效。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及其他防汛信息渠道为市委、市政府领导、乡镇及市直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为各级领导指挥防汛抗旱提供科学决策;三是加强与上级气象部门天气会商,及时与邻近市、县开展联防,交换、共享气象信息,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服务时效。

三是加强设备及网络维护,保证气象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对全市乡镇自动气象站、雷达终端、视频会商系统、预报预警平台及网络设备的日常巡查,加强设备监测,出现故障及时维修维护,保障气象资料采集及时率和准确率,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第一手气象信息。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监测及会商研判,及时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天门防灾减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