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4-2153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4年03月06日
名称
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6日

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4-03-06 11:34 来源: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省人社厅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稳妥落实社保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为我市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人社力量。

一、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巩固就业向好态势。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000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5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开展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不低于90%。坚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三个十万工程”;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稳住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推介活动,聚焦纺织服装电商等产业“能人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全面提升创业政策资金扶持效能,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0笔以上,充分实现创业带就业倍增。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推行零工“即时快招”模式,协同建立劳务维权保障机制,推动就业服务乡镇社区全覆盖。持续推进就业“一库一平台”建设,搭建精准对接平台,用足用好数据库开展就业招聘、创业帮扶与技能培训。加强品牌创建。积极创建高质量充分就业示范城市和充分就业社区(村)。开展“天门服装电商人”、“天门菜农”等劳务品牌创建。积极争创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示范项目。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一主二新三支撑”等产业市场主体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实施“马兰花”创业培训行动,加强创业培训师资管理,持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000人。

积极落实失业保险政策。用活用好就业补助资金,落实稳岗返还、扩岗补助、技能提升补贴、失业保险扩围等稳就业政策,释放政策最大“红利”。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监管,常态化开展业务监督,确保基金专款专用。

二、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执行全省统一的养老保险政策,执行全国统一的待遇项目清单。开展补缴数据排查。加强提前退休审批管理。坚守保发放底线,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待遇。迎接市(州)、县(市、区)政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考核。稳步扩大“社银合作”范围。

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十年过渡期结束后平稳衔接工作。做好2023年退休“中人”新办法待遇计发工作。稳妥推进职业年金有序做实。

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试点,引导鼓励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持续做好困难群体社保帮扶;动态调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严格落实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管理办法,确保省级统收统支与工伤待遇发放实现无缝衔接。持续做好工伤保险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加强工伤保险业务档案电子化管理,提升工伤保险经办服务效能。开展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提升我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有效避免和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学习培训,依法依规开展业务经办。持续开展好“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聚焦新业态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开展全民参保精准扩面专项行动。扎实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强化基金预算管理和运行监测,推进落实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一本账”管理。规范社保基金内部管理和监督制度,落实内部控制办法,强化数据清理,做好风险防控。

三、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高质量推进我市就业见习和就业创业相关工作,打造一批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参加“才聚荆楚”赴省外高校巡回推介会、“中国创翼”、“创立方”、“勇往职前”大学生求职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引才活动,服务我市企业事业单位引才揽才工作。

有序落实全市专家人才服务工作。继续参与2024年“智慧之光”湖北专家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为专家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为企业和人才搭建桥梁、创造机会。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

深入推进“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开展“万名大学生回归工程”政策宣传,抓好人才新政相关内容的落地、落细工作。积极组织各类进企入校招才引才活动,建立分行业分系统招才引才定期报送机制,做好信息汇总与督导检查。继续宣传推广运用“天才码”,增加知晓率与使用率。

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专家人才推荐选拔,并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专业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探索职业农民、民间艺人职称评审办法。健全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人员选聘工作机制,发挥好二、三级岗位选聘的示范引领作用。

做好2024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做好2024年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工作。探索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政策。宣传贯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工作指引,支持在高校、科研院所设置创新岗位、流动岗位。做好全省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推广工作。

认真组织好湖北省2024年度省市县乡公务员考试笔试考务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工作,进一步强化考试安全联防联控体系,确保考试安全。督导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考试,统筹组织指导各类职业技能大赛。

扎实抓好表彰项目实施,强化表彰奖励获得者管理服务,组织开展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者休假疗养活动。

四、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

加强最低工资标准宣传指导,确保调标工作平稳落地。认真组织实施2024年度全省企业工资指导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薪酬指引。对样本企业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并深化调查成果运用。统筹推进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和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工作。

深入推进我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迅速出台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津贴补贴标准。配合财政做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落实。对接省厅推进事业单位工资信息化建设,完成工资管理系统应用。

五、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加快健全完善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在全市工业园区、用人单位密集的街道、社区实现劳动关系基层公共服务样板站点全覆盖。全面应用电子劳动合同。宣传贯彻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三指引一指南”。

深化选树“标准化安薪项目”。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和国企项目、社会投资项目中标准化安薪项目比例分别达到90%、70%以上。建设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全面推广运用欠薪维权二维码。落实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重大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失信联合惩戒等制度。公布大学生假期工实习实训企业白名单。开展乡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

完善多元化解机制。深入推进“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和劳动争议速裁工作,打造全省“一站式”示范项目、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项目;优化健全“人社+工会+法院”调裁诉衔接机制。稳步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在仲裁院设立调解中心;实现80%以上规上企业设立调解委员会;制定调解组织建设规范和调解员管理办法;推广新业态劳动争议联调模式;落实重大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应急联合调处。持续培育金牌调解组织。创树一批名企名人调解工作室。开展预防化解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专项行动。

六、加强系统行风建设

持续推进“局长走流程”。常态化开展练兵比武。全力提升人社政务“进一门一件事一次办”服务质效,不断优化窗口设置和人员分布,及时认领市直部门新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持续更新窗口办事指南,并保持线上线下同步同频。进一步巩固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工作成效,将更多人社高频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不断提升人社政务服务质量。积极推广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广社会保障卡在政务服务等方面应用。

做好财务保障工作。持续推进新闻宣传、调研信息、意识形态、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信访维稳、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安全保障等工作。扎实开展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工作。

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定“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舆情监测和正面引导。深化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践行“四下基层”要求,持续深化“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关爱帮扶等制度。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交叉检查、评比考核机制。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


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3月6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