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显温情 人性帮扶助新生——社区矫正对象执行地变更案例
“我已经在武汉市江汉区社矫局报到了,非常感谢你们,我一定会服从监管,积极改造,做一名守法公民。”近日,社区矫正对象许某在顺利变更执行地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表示对司法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这通电话的背后,是一个关于社区矫正人性化管理的温暖故事,也是司法系统帮扶矫正对象重归社会的生动缩影。
案情简介

2023年12月,社区矫正对象许某,因犯诈骗罪被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二年三个月,在天门市司法局侯口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
调查与处理

2025年2月,许某以天门市工作收入无法维持正常生活开支为由,向司法所提出执行地变更申请,希望至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工作,并提供了公司营业执照、工作证明、劳务合同及租房合同等完备材料。
侯口司法所接到申请后,迅速启动综合评估程序。工作人员在对许某实际困难与申请材料真实性的核查时发现许某面临重重困境:丈夫服刑、公公年迈、孩子年幼,家庭重担全由其一人承担。尽管矫正小组根据其具备的工作经验积极帮扶,多次协助介绍就业机会,但她始终未能找到稳定工作。经综合分析研判,侯口司法所认为许某申请变更执行地既符合法定条件,又有助于其稳定生活、安心接受矫正。随后,侯口司法所逐级上报材料至天门市社矫局,天门市社矫局依法向武汉市江汉区社矫局发征求意见函。在两地司法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变更申请最终获得批准。
案例小结

“法律既有刚性,亦需温度。”侯口司法所负责人表示,社区矫正的核心在于通过监管与帮扶并重,帮助矫正对象重塑人生。为许某办理变更手续过程中,司法所不仅严格履行法定流程,更主动跟进其报到衔接事宜,确保她在新执行地能顺利接受监管。目前,许某已在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稳定就业,生活压力显著缓解,矫正表现积极良好。
许某的故事,印证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初衷--它不是冰冷的束缚,而是通向新生的桥梁。在法律的框架内,司法工作者用专业与温情为迷途者点亮归途,让“改造”与“帮扶”同频共振,书写着社会治理的暖心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