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司法局对市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第27号提案的答复
覃博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法治市工作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天门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针对您提出的依法治市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宣传教育、法治队伍建设、执法监督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对您提出的4点建议充分接纳吸收。现回复如下:
一、强化思想认识,认真压实依法治市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领导挂帅,挂图作战。四月召开我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传达学习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并按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市委书记庄光明专题研究2021年度依法治市工作目标,并对重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市长杨兴铭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推进依法治市重点、难点,现场解决5个问题。今年7月,杨市长专题调研法治建设工作,对我市法治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各单位将依法治市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并根据职能细化措施,严格落实。市委在2021年度领导实绩考核中加大法治工作的分值权重,突显法治在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的保障作用。以法治政府建设为重点,积极打造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天门市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地各部门的“一把手”带头扛起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起草了《法治天门建设规划(2021—2025年)及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天门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及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经市委常委会讨论研究后,将以市委文件下发。
二、丰富普法形式,壮大法治宣传声势。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结合《民法典》实施一周年及“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活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重点打造并运用《律师说法》《天小律说法》“周晓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形式开展专题法治宣传。开展新媒体普法,利用“天门司法”、“视听天门”、“天门发布”等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依法治市工作动态、以案释法典型案例、人民调解案例、新法速递等内容,上半年推送相关信息92条,累计浏览及转发量达到9万余人次。重点针对禁毒、反诈、反偷渡开展“法润校园”宣传活动,律师通过在现场对典型案例讲解的形式宣讲法律知识,组织学生和家长进行“小手拉大手”签名承诺,共发放《禁毒反诈宣传册》4000余本。重点推进124个村(社区)开展法治文化示范点建设,将法治融合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把法治渗透进居民生产生活,让法治之花遍布城乡。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整个教育整顿活动聚焦“三大主题”,围绕“四项任务”,紧盯“三个环节”,扎实有力,效果显著,政法队伍素质能力显著提高。全市行政执法部门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深化政治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座、“延安整风”专题讲座、专题党课以及警示教育等,洗礼思想、淬炼党性、升华精神。聚力聚焦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一是以问题为导向促进严格规范执法,认真开展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收集涉企行政执法相关问题22个,目前有19项整改到位,还有3项正在认真整改中;二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人员制式着装,严肃仪容仪表和执法风纪,做到公正文明执法。全市2000余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核正在进行。
四、拓宽监督渠道,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在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律师代表、群众代表、媒体记者中,选聘44名同志为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监督员,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今年4月,市委依法治市办通过上门走访、座谈,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监督员监督。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依规落实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天门日报、天门司法等公众媒体上公示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工作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接受媒体监督。
下一步,我市将在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创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法治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全面提升依法治市工作水平。
感谢您对我市依法治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天门市司法局
2021年9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