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审计工作要点
2024年是我市实现跨越赶超、争先进位的关键一年,是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接续推进高质量审计的攻坚之年。今年审计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十二届省委审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聚焦天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为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一、切实担负起“为民而审、为国而计”的重要使命
(一)深刻领会审计事业发展的历史成就和重要制度成果。站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切实掌握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审计工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自觉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规律性认识指导实践,依法履职尽责,全面客观揭示问题,科学精准提出建议,督促整改完善制度。
(二)牢牢把握审计工作总要求和具体要求。准确把握 “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的总要求和“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具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如臂使指;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形式与内容、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坚决做到如影随形;查准查深查透问题,统筹推进审计“上下篇文章”,坚决做到如雷贯耳。
(三)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任务和重点工作,结合我市战略定位和经济建设中心工作,紧盯重大战略规划实施、重大政策落实、重点资金管理、重大项目建设、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规范权力运行等领域,纲举目张加大审计力度,有力有效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解决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
(四)进一步健全审计委及审计办运行机制。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健全传达学习、任务分解、跟踪督办、请示报告工作机制,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促落实,更好服务市委审计委抓大事、谋大事、议大事。完善局党组领导全局审计业务工作的制度机制,推动审计委和审计办完善职能、健全机制、依法履职、规范运行。加强与审计委成员单位工作协调,推进相向而行、同向发力。
(五)持续推进贯通协同高效。加强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巡察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完善线索移送、查办和反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加强与财政、金融、公安、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的联动,获取专业技术、专业力量支持,提升审计监督质效。积极参与政治生态研判和专项治理工作,发挥审计专业优势。
(六)拓展拓深审计监督广度、精度和深度。系统梳理当前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应审尽审、凡审必严,努力消除审计监督盲区和死角。做实研究型审计,选准审计监督重点,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强化问题导向,瞪大眼睛、明察秋毫,把最严重、最突出的问题揭示出来,形成实质性震慑。
(七)推进审计成果权威高效运用。敢查敢报敢严,以高质量审计成果支撑起审计权威和公信。加强跨年度、跨项目审计情况综合分析,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加强规律性、趋势性分析,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制度性、机制性分析,贯通分析财政、企业等相关领域审计发现的问题。推动审计结果与考核评估、巡察等更加有效结合,引导各责任单位加快推动问题整改、规范各项工作。分类制定屡审屡犯、常审常犯问题提示清单和案例手册,督促全市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提前防范,让审计结果更好服务决策、促进改革、推动发展。
三、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八)围绕促进重大政策落实加强审计监督。紧扣国家政策在天门落地落实情况,聚焦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流域综合治理、共同缔造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审计监督。聚焦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稳”的政策落实及政策间协调配合情况,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淤点堵点难点。
(九)围绕财政政策落实落细加强审计监督。紧扣提高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公共资金统筹管理使用和高质量发展绩效等目标,组织开展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市直部门预算执行、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等审计,在经责审计中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管理、地方债务化解情况,严查违规出借、挪用和资金趴窝等问题,督促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促进清理沉淀资金、盘活财政资金。组织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援疆资金项目审计,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助力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改革,促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十)围绕经济社会风险防控开展审计。统筹发展和安全,关注地方债务、投融资等领域风险,加强违规举债、隐性债务等审计,严防风险连锁联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组织开展高新投集团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在经责审计中关注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金融责任落实情况,揭示金融风险、财政风险、企业风险等相互交织、相互传导问题。
(十一)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开展审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突出短板以及群众身边的堵点难点问题,持续加强审计监督。组织开展市实验高级中学、市特殊教育学校、市妇幼保健院财务收支审计、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审计调查,揭露截取、侵占、挪用民生资金等违纪违规行为,推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十二)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开展审计。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重点,组织开展乡镇、市直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抓住定政策、作决策、审批监管等关键权力,着力揭示领导干部政策执行力不足、经济管理能力不够、经济决策力不强等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查处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时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组织对皂市镇党政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揭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任务落实、能源资源管理、生态空间管护修复以及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十三)压实审计整改。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完善审计整改的领导、监督、督促和落实机制,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坚决扛起督促检查整改政治责任,加强分类整改,对能够立行立改的,提出明确具体和可操作的整改要求;对分阶段整改的,提出各阶段具体整改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对要持续长期整改的,提出明确的整改时间表、路线图和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严格实行“对账销号”,确保审计整改见底清零,防止“破窗效应”。坚持以公开促整改,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报告、整改结果公告、部门协调配合、整改督查、约谈和追责问责等具体举措。
四、持续推进高质量审计,不断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十四)完善高质量审计具体措施。对标《中央审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省委审计委相关实施办法,结合天门实际,从谋划、实施、管控、成果四个环节和理念、制度、方法、技术、保障五个层面,进一步细化高质量审计具体措施,推动政务高效运转、业务规范实施、支撑保障有力、工作提质增效。
(十五)科学制定审计计划。高质量谋划、精准选择重点审计项目,加强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科学均衡安排全年项目计划,做好本级审计项目计划与全省审计项目计划的有序衔接。加强审计统计分析,深化审计计划统计管理系统应用,全面、准确、系统反映审计工作成果,发挥统计服务审计管理和领导决策的积极作用。
(十六)强化全周期管控。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对机关管理、业务工作进行全周期统筹和全过程整合。全面梳理、清仓起底各项业务制度,修订经济责任、各行业审计执法操作指南。认真执行党组议事决策、审计现场管理、审理复核、审计自由裁量权行使、审计业务会议制度以及工作运转流程,加强审计项目进度和人员管理,全面强化质量管控。实行巡回指导、现场答疑等审理新模式,加强审计执法监督检查。精心培植优秀审计项目,确保在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有突破。
(十七)深化研究型审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围绕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方法,把立项当课题研究,把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建议当课题研究,加强日常研究,通过深度研究谋划好项目、管理好现场、控制好质量、提炼好成果。
(十八)提升审计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OA办公系统全面运用,加强机关办文、办会、办事数字化管理,提高政务运转效率。推进审计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拓展分析工具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大数据审计在业务需求迫切、数据环境较好的领域取得新突破。
(十九)加强审计法治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审计、研判问题,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审慎评判审计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完善审计容错纠错机制。开展“八五”普法宣传,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着力推动我市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打造内审精品工程,结合日常监督、审计项目监督、专项检查方式,加大对内部审计工作检查、社会审计机构审计报告核查力度。
五、加强审计自身建设,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
(二十)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升审计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制度化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讨,更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规律性认识指导审计实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结合职能抓党建、突出特色抓党建,推动党建工作与审计工作深度融合。健全完善党建责任体系,加强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深化“审计组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等模式,把党建工作延伸拓展做实在审计一线。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运用主流媒体加强审计信息宣传,讲好天门审计故事。
(二十一)加强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年轻干部培养。采取以老带新、以审代训、“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能力,重点培训对“账、钱、票、物,人、文、问、数”的基本审计技能,深化数据分析、数据模型等大数据审计操作技能应用培训。强化审计实践锻炼,通过参与省厅统筹实施项目、本级重大审计项目、大案要案办理、巡察工作以及驻村下沉等急难险重任务磨炼审计干部。建设书香机关,注重人文关怀,培植具有本地特色的审计文化。
(二十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准确研判审计廉政形势,增强“一失万无”的忧患意识,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倡导谋事求实、干事务实、做人朴实工作作风。强化审计权力监督制约,加强审计风险分析评估,梳理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坚持清廉审计建设,抓紧抓实纪律教育,实行临时党支部工作和廉洁纪律执行情况“两巡查”,确保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实行违纪违规问题“一案双查”、责任倒查,一体推进“三不腐”。
(二十三)加强基础保障工作。加强政务值班、督查督办、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应急管理、信用体系建设、财务管理等工作,落实落细上级交办和局党组议定事项,确保政务运转高效。依法、规范、高效办理信访、政务公开、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完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落实好退休干部政治和生活待遇。加强后勤保障等工作,建设平安机关、节约型机关,提升信息化服务、智慧服务水平。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对口社区帮扶、党员下沉工作,加强驻村工作队管理,充分调动相关资源和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