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6号建议的答复
徐名琴、鄢池斌、刘娟、贺生波、周淑芬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打造白茅湖农文旅建设发展的宝贵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已开展工作及成效
我局始终聚焦白茅湖移民村基础设施短板和产业发展需求,通过移民后扶项目精准发力,重点推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产业配套升级,具体包括:
(一)水利设施与生产路建设
1.灌溉与排水系统优化:2019年投资75万元,实施白茅湖移民村赵岗大队周边沟渠清淤及生产路硬化工程,有效提升农田灌溉效率,解决雨季积水问题,保障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2.特色种养配套完善:2020年投资22万元,对稻虾共作核心区的“稻虾渠”进行专项清理,畅通水系循环,为稻虾产业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二)人居环境与村容村貌提升
1. 整村美化亮化绿化:2022年投资800万元,对白茅湖移民村全域(含赵岗、代湾等大队)实施亮化、美化、绿化工程,覆盖村内主次干道、公共区域及庭院周边,显著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三)产业配套与冷链仓储建设
1. 冷链物流能力强化:2022年投资70万元,建成标准化冷库(规模未明确,但满足生鲜农产品储存需求);2024年投资20万元,对冷库设备进行升级(如温控系统、存储容量优化),延长农产品保鲜周期,支撑虾稻米、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外销。
(四)产业载体与公共服务升级
1.生产厂房建设:2021年投资45万元,在代湾大队兴建5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制作等产业提供载体。
2.公共服务设施更新:2023年投资30万元,对代湾村办公楼、文化广场进行改造(如增设便民服务窗口、健身器材、文化展示墙),提升村级治理和村民活动空间品质。
3.养殖基地配套完善:2024年投资45万元,对代湾大队养殖基地设施升级改造,增强产业承载能力。
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白茅湖移民村的生产条件、人居环境及产业基础已得到显著改善,为农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对代表建议的说明
你们提出的“实施新农灌渠综合改造、升级改造花赵路与花灌路、实施龙嘴河上游升级改造”等建议,聚焦农业灌溉、交通路网及水系生态三大领域,是白茅湖移民村农文旅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代表提出的建议持续开展工作:
联合交通等部门,配合实施花赵路与花灌路的升级改造。提升白茅湖整体灌排能力,核心在于骨干工程,引汉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是重中之重。目前,该工程可研报告现阶段《可研报告》已编制完成,正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领域“软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已委托省水利设计院正在抓紧时间修改完善《天门引汉灌区投融资方案》。该工程实施后,将显著改善农田水利基础,大幅提升灌溉保证率和排涝能力,有效解决天西区域水利设施薄弱问题,切实补齐短板。
我局将全力推进工程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见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持续发挥移民后扶资金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巩固现有成果:加强已建成沟渠、冷库、厂房等设施的运维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
2.配合专项规划:积极对接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科室,争取将移民村段纳入龙嘴河上游升级改造范围;
3.协同产业配套:联合农业部门,支持冷库与稻虾、果蔬产业联动,完善“生产-仓储-销售”链条,为农文旅融合提供产品支撑。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白茅湖农文旅建设一直是我们持续投入的重点项目,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力争打造天门市移民村农文旅建设的标杆。
我局将继续做好移民后扶项目的后续管理维护工作,确保已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效益。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共同促进白茅湖乡村振兴和文旅产业发展。
感谢你们对水利工作和移民后扶工作的关心支持!
天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2025年8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