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生态环境局对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
张华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整治黑臭水体,建设和美乡村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好,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既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任务,也是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针对您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积极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清源疏浚,确保水系畅通。针对您建议中反映的岳口镇健康村中心沟和夹树林中心沟两条黑臭水体,我局会同岳口镇积极开展清源疏浚整治工程,确保水体流通顺畅,提升水体自净能力。2023年11月起,岳口镇对健康村中心沟1700米主渠道及南段200米支渠开展了河道清淤、污泥转运、漂浮物打捞等工作;同时,我局谋划九条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清汉支渠水环境整治项目,累计投入1175万元,经我局党组会商议决定,将夹树林中心沟纳入清汉支渠水环境整治项目施工范围,2024年5月起对夹树林中心沟1300米主渠道进行河道清淤、堵塞水草、树桩清挖等工程,目前两条黑臭水体大体较为好转,呈向好趋势。
二是控源截污,切断污染源头。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对问题水体周边开展污染源排查,控源截污,切断污水进入水体途径,是黑臭水体整治最有效的工程措施。岳口镇对影响健康村中心沟水质的福利院、沿岸居民户截污纳管,将生活污水纳入市政管网;同时开展拉网式巡查,对水体沿线雨污管网和岳口高中污水管网进行全线排查,对破损的管网及时修补堵漏,有效减少了生活污水进入水体导致水质继续恶化的问题。
三是举一反三,严防问题反弹。对整治完成的黑臭水体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将两条黑臭水体纳入监管体系,开展日常监测、巡查养护,聘请保洁员定期对水体漂浮物、垃圾、杂草落叶等进行清捞,做到随查随清,立行立改,防止反黑反臭,保障水体水质持续改善,确保水体“长治久清”。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动态监管,强化监督力度。健全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分类体系,加大常态化排查力度,以房前屋后河、渠、塘等水体为重点,通过群众举报、现场调查等手段,将新排查出的农村黑臭水体及时纳入市级黑臭水体治理清单,明确治理责任主体和时序,实施常态化监管。
二是多方共治,协力推进整治。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同流域治理、农村环境整治、乡镇污水管网延伸、美丽乡村建设、小微水体治理、河湖长制落实等工作贯通融合,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扩大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三是宣传引导,提升环保意识。强化宣传氛围营造,广泛宣传黑臭水体的识别、判定标准,培养村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到黑臭水体监督、维护和治理等工作中来。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继续关注和监督生态环境有关工作,及时指出不足,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以利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工作。
天门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6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