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第110号提案的答复
张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讲好石家河故事,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我市石家河文化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内容详实、亮点突出,我局积极采纳,目前已初步取得成效。
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遗址保护。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现已纳入省级重点考古项目规划,正联合高校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重点推进玉器工艺、史前稻作文明等专项课题。《湖北省石家河遗址保护条例》已完成初次审议,在后续的审议和相关程序完成后将正式出台。年内计划申请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核心区本体加固。
二是高标准推进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正在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稳步建设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着力推进三房湾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三房湾遗址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印信台遗址保护及展示工程、印信台遗址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遗址公园核心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遗址博物馆、游客中心及遗址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石家河遗址博物馆拟于2026年1月1日前投入试运行,5月1日前正式开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拟于2026年5月1日前全面对外开放。
三是推动文旅融合新业态发展,打造石家河特色文旅品牌。公园规划中已融合AR复原、沉浸式考古体验区,计划打造陶艺工坊、史前农耕研学基地等业态,并增设临时演艺场地,策划“老家石家河”特色演艺。正在落实镇区与园区一体化建设,推进石河大道综合整治(市政管线入地、建筑风貌改造),规划餐饮、购物等旅游配套,发展文化主题民宿集群。步行街改造方案已完成,拟嵌入文创市集、非遗展演等功能。正在邀请众多艺术工作者创作石家河相关艺术作品。年内计划开展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广泛征集石家河文化特色文创产品。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将完成三房湾、印信台等遗址及遗址公园核心区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开展周边村镇环境整治,同步完成游客中心及遗址公园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稳步推进武天高速、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含天门段)等重大交通项目,沪渝蓉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含天门段)已进入试运行阶段。随岳高速石家河互通项目已纳入《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五五”规划草案》,拟于2026年开工建设。石河大道即将进行改造升级,石家河旅游公交专线正同步规划中。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统筹调度,依托市级指挥部周例会机制,联合文旅、文物、交通等部门专班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强化资金保障,争取国家文化公园、乡村振兴等资金,联动市级20亿文旅项目规划。开展区域协作,推动石家河与屈家岭、盘龙城遗址联动,打造“长江中游史前文明探源”线路。
感谢您对天门市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视与关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