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情况和 2022年工作安排
天门市应急管理局2021年工作情况和
2022年工作安排
2021年,天门市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履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三大职责,狠抓重点工作落实,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防灾减灾工作全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整体提升。现将全年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
安全生产情况:2021年(截至12月15日)发生事故47起,死亡53人,其中建筑施工事故1起,死亡1人,工贸事故1起,死亡1人,道路运输事故45起,死亡51人(含较大道路运输事故1起,死亡4人)。
一是全面推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我市18个专项整治牵头单位制定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1年度工作方案和工作清单,落实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明确了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挂图作战,逐步推进。26个乡镇和14个专委会对文旅、商贸、地质灾害等18个行业领域,针对重点风险,细化排查内容,强化安全警示教育,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的安全生产监管。开展督导检查578次,检查企业1273家次,督导问题340个,排查隐患1254处,行政处罚98次,责令关停整顿企业3家(中佳制药、维顿生物、鑫泉铸造),行政处罚63.68万元。
二是举一反三,扎实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十堰张湾区艳湖社区“6.13”燃气爆炸事故之后,我市安办深刻汲取教训,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各地各部门共派出督查检查组1758个、8230人;检查市场主体5477家;排查一般隐患5957处,整改5925处,整改率96.11%;其中重大隐患33处,整改33处,整改率100%;下达整改指令书1524份;责令停产整顿41家;关闭取缔42家;行政处罚企业26家;约谈129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行政处罚16.502万元。我市成立了4个由市纪委监委、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安办组建的综合督导专班,分行业、分部门定期开展督查,已出24期通报,对工作措施不力,排查整改弄虚作假的部门和人进行通报。同时加大力度,对危化、烟花爆竹、工矿商贸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措施,切实消除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各种隐患。
三是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安全基础能力建设。为强化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充分发挥安责险防控风险的作用,2021年省应急管理厅下达我市安责险奖补资金20万元,我市共有41家企业参保,参保人数1323人,其中危化企业和烟花爆竹行业参保率超过100%。我市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开展安全生产“五进”活动、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10·13”国际减灾日和防汛应急演练等宣教活动,围绕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面开展各类安全培训。今年举办各类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培训班158期,培训人员8600余人;共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安全手册、挂图、折纸等1900余份,接待咨询4200余人次;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注册人数3万余人数,累计答题次数10万余人次。
(二)防灾减灾救灾有力有效。
受极端天气和洪涝灾害影响,今年天门市受灾人口14.45万余人,转移安置0.3万余人。受灾农田22054公顷,其中成灾1061公顷,绝收773公顷;受损农房51户83间。没有发生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社会稳定事件,全市自然灾害态势总体平稳。
一是全力以赴,战胜防洪抢险工作。今年市防指根据汛情3次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3次将防汛IV级应急响应调整为防汛III级应急响应。市领导挂点驻守重点堤段,靠前指挥,多次召开专题会商会研究部署应对极端强对流天气及汉江防汛工作。市防办共发布天防指文件3期、天防办文件27期、防汛综合简报45期、防汛会商简报6期、组织召开会商会20次。汛期汉江沿线共发现并处置险情14处,全市投入抢险救援机械设备330台套,救援艇23艘次,土石方0.92万立方米,编织袋12.1万条。我市调拨帐篷424顶,折叠床614张,设立集中安置点14个,集中安置转移群众1287人次。
二是积极储备,保障应急救灾物资。我市在做好日常生活类救灾物资应急储备的同时,加大了冬春救助救灾物资的采购供应力度,保障受灾群众今冬明春的基本生活。今年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救助资金930万元,下拨发放冬春救助物资8000余件(床),其中棉被3000余床、棉大衣1500余件、棉衣2500余件、大米30000余斤,用于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防患未然,压实防火监管责任。我市在清明、五一和国庆等重点节假日节点,加强督导,成立专班对各林场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督导,指导各林场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重点地段悬挂标志、横幅,增强进山人员的防火意识。组织护林员、森林防火宣传车不间断在林区进行巡逻和宣传,大力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在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有效控制林区生产和生活野外用火的同时,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指导林场切实加强对痴、呆、傻、精神病患者和未成年人群体的监管力度,有效预防因玩火弄火而引发森林火灾。严格履职尽责,森林防火期间,认真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值守和每日零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对各林场实行每日零报告,确保森林火情发生后,能早发现、早处置。
(三)应急救援能力稳步提升。
一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今年我市重新修编了《天门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吸取郑州“7.20”,随州柳林“8.12”极端天气事故教训,市防办编制了《应对极端天气应急方案》,各乡镇也专门编制了《应对极端强降雨应急方案》。加强企业应急救援工作执法检查,督导33家企业进行了网上申报备案,每年组织预案的演练并及时修订,基本实现预案动态化、科学化管理。公安、交通、水务、住建、消防等部门均按照工作实际编修制定本行业应急预案。已修订完善了1个总体预案,7个分项预案,29个部门预案,各类企业编制预案154个。进一步加强应急指挥网络建设,部署各类视频会议系统6套,可以随时连通各乡镇和相关重点单位,保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指挥通讯顺畅。
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力度。我市下达了《天门市2021年度应急演练计划》,4月份,组织在市妇幼保健医院开展消防和应急疏散演练;5月底,组织全市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农业农村局、交通、公安等部门和单位参加;7月份,组织湖北益泰药业开展罐区泄露处置和消防演练,市天城水务公司开展反恐应急演练,检验了企业应急装备和设检验应急指挥程序衔接,有效提高作业人员的自救能力,通过演练提高了指挥系统的运转效率,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提升了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我市目前以市消防救援大队为全市综合应急救援骨干力量进行建设,设有2个消防站,有专职消防救援人员75人,装备各类救援车辆8台,抢险救援装备124件,灭火救援器材402件及各类防护用具,担负全市范围内各类消防和救援任务。同时在全市组建了28支应急队伍共有队员1480多人,每年依托民兵组训工作,开展火灾扑救、防汛抢险、森林防火等各类事故的应急处置科目的训练,具备各类事故的初级处置能力。今年我市购置了单兵图传设备、现场指挥箱、布控球、监测无人机等通信装备,有效提升事故现场指挥通信保障能力。我市积极推动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信息通畅,全市落实灾害信息员1383人,其中乡镇104人,村(社区)级1275人。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依然高发。近年以来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部分行业领域事故依然处于高发态势,如交通领域和住建领域。二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差距。部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不足,特别表现在安全培训、安全教育、安全环境改善等方面。三是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不够。企业员工、广大群众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没有形成,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宣传不到位,全社会的安全生产的氛围不浓。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一是抓实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继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将严格对照三年行动方案和清单,逐项完成,确保实现“一无两降”(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死亡人数和事故起数双下降)。深入推进危化品专项整治“四个清零”行动,盯紧事故易发领域,抓好烟花爆竹市场小旺季,做实“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负责任地找真问题、查大隐患、定硬措施,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是抓细防灾减灾,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控能力。有序推进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加强监测预警、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大力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和防灾避灾场所建设,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不断提高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
三是抓牢宣传培训,全面提升群众安全生产知识。依托安全知识宣传“五进”活动,采取电视、报纸、视频、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新《安全生产法》《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推广,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三个必须”,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学习安全生产知识学习,着力形成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法治的良好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
天门市应急管理局
2021年12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