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保障群众安居乐居
“现在院子里不拥堵了,还划了停车位,我们住起来更舒心了。”居民沈群娥告诉记者,“以前这个院子被居民自建的收拾屋占用,转动一下都困难,大家更愿意待在家里,邻里关系淡漠。现在好了,不仅有了活动的场地,邻里之间感情也亲近了不少。”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惠民生扩内需、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尊重民愿民意,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落实落地落细,推进老旧小区焕新颜,群众安居更乐居。
一、群策“共谋”,聚焦民生定项目。一是发动居民共同谋划。在确定改造方案时避免先入为主,“改什么”遵循居民意愿,由居民自主填写老旧小区改造申报表提出改造需求,再由领导小组牵头,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属地街道办事处、社区、产权单位逐一走访拟改造小区,有针对性地精准设计改造“菜单”,遵循“一区一案”原则,确定具体的改造内容。二是组织专营单位共同谋划。领导小组联合天城水务、天门中燃、各弱电公司、供电公司,共同深入小区,对小区内杂乱弱电管线、破旧水气管网,同步提出优化改造方案,提升小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二、群力“共建”,聚焦民需改设施。一是抢抓“旧改”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专项债券资金。二是鼓励居民自筹资金。2023年,建行单元和西寺路人民银行单元居民出资160余万元加装电梯4部。三是发动产权单位出资。2021年妇幼保健院单元居民与产权单位共同出资64.5万元加装两部电梯,2022年天门中学出资10万支持天门中学教职工单元道路刷黑改造。
三、群居“共管”,聚焦民难解诉求。一是强化过程管理。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拔优质施工、监理单位,全过程实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加强供水、供气、弱电、供电公司协调配合,建设便民管道,避免“拉链式”反复改造,尽量降低改造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二是采取八方验收机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产权单位、居民、社区、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共同深入小区,验收改造质量,进一步夯实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四、群议“共评”,聚焦民声看实效。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动员群众全过程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前,请居民对改造方案评议,看是否解决“痛点、难点、堵点”;改造中,请居民对施工文明、安全、质量进行评议,看是否存在扰民、偷工减料的情况;改造后,请居民对改造效果评议,看是否达到预期。全程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老旧小区改造群众说了算。
五、群众“共享”,聚焦民心享成果。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管理职能,指导老旧小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小区党支部或业主自治组织,增强小区治理能力。对于条件成熟的小区,引进物业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对于条件不够成熟的小区,一方面通过业委会、小区党支部带动业主组建管养队伍负责小区日常事务管理,另一方面依托社区同有资质的物业公司合作,由社区代为物业公司进行前期管理孵化,待管理规范、条件成熟后,将自治物业转交物业公司。新生巷等多个小区在属地社区引导下,小区群众自发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业委会牵头并发动居民对已改造完成的相关设施进行维护管理,小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截至2023年底,天门市已累计完成改造221个小区、9912户,共改造排水管网34.85公里、供水管网30.435公里、道路88086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面积9250平方米,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3049平方米,新增停车位990个,加装电梯12部。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实现华丽变身,极大地改善了城市面貌,不仅提升了创文“硬实力”,还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造成果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