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布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的公示
为加快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合理保护历史建筑,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报送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情况的通知》(建司局函科〔2021〕8号)文件精神,经乡镇申请、部门审核、专家评审,初步确定了我市第三批17处历史建筑,现予公示,公示时间: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19日,如有意见请及时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反馈。
联系人:江盼 联系电话:0728-5223825
附件:天门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
天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7月15日
附件:
天门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 建筑名称 | 建设年代 | 所在地 | 简介 |
1 | 干驿镇委办公旧址 | 1960年 |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 | 该房屋位于干驿镇镇政府大院内,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原作为干驿镇政府办公楼使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19.75㎡,抬梁穿斗混合构架,阁楼式建筑,斗墙,中部设两边楼梯,小青瓦屋面,用额枋(用材硕大)、走马板,二层楼高大宽敞,室内室外进行改造,面墙刊砖。该房屋对研究建筑起重要作用,有较大的保存价值。 |
2 | 干驿开源街原住宅 | 1929年 |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开源街 | 该房屋位于干驿镇开源街,坐南朝北,面阔一间,通宽4.7米,通深9米。二层楼阁式建筑,抬梁式木梁架结构,造形别致,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后檐为青砖斗墙。该宅用材硕大,格调高雅,民国时期曾经营中药铺,是见证了古镇建筑和社会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
3 | 干驿镇十字街华侨旧址 | 1918年 | 湖北省天门市干驿镇十字街 | 该房屋位于干驿镇十字街,坐南朝北,四合院,宽10米,深20米。二层楼阁四合院式建筑,房子里面的构造分前厅、天井、厢房、偏屋、阁楼,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抬梁式木梁架结构,造形别致,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后檐为青砖斗墙。该宅用材硕大,是见证了古镇建筑和社会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
4 | 横林镇粮站旧址 | 建国初期 | 湖北省天门市横林镇天彭公路东边 | 横林镇粮站旧址位于天彭公路东边,现位于兴隆街与建设街中间,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修建而成,当时主要用于储存粮食,是建国早期遗留的典型建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现存6栋穹顶粮仓、3栋砖木结构房式粮仓。 |
5 | 戴齐明 老屋 | 1949年 | 湖北省天门市净谭乡东河村4组 | 此民居为砖瓦房,建设于上世纪40年代,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内部至今保存完好。该房屋在上世纪60年代曾作为村夜校场所。对研究本地解放前后的民居结构、布局、形式、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6 | 彭国平 老屋 | 1960年 | 湖北省天门市净谭乡东河村4组 | 此民居为砖瓦房,坐西朝东,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2房1堂,内部至今保存完好。 |
7 | 蒋义华 老屋 | 二十世纪初 | 湖北省天门市净谭乡荷花村16组17号 | 此民居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设于二十世纪初,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内部至今保存完好,此屋为清代民居的建筑风格,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
8 | 胡文兵 老屋 | 1977年 | 湖北省天门市卢市镇包家垴村8组 | 胡文兵老屋位于卢市镇包家垴村八组,属典型乡土民居建筑,坐北朝南,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内部至今保存完好。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
9 | 胡银兵 老屋 | 1977年 | 湖北省天门市卢市镇包家垴村8组 | 胡银兵老屋位于卢市镇包家垴村八组,属典型乡土民居建筑,坐北朝南,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内部至今保存完好。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
10 | 郑宏振 老屋 | 十九世纪末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蒋湖村9组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蒋湖村九组,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为砖木结构,平房,坐北朝南,面宽10米,进深9.5米,后有翻修,未改变主体结构。记录和承载了一定时期当地居民的记忆和情感。 |
11 | 龚仲勋 老屋 | 1918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三合村6组 | 本建筑始建于1918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平房,八柱三间,面宽10米,进深9米,面积90平方米。外墙为砖墙,用水泥粉刷。窗户用钢筋、木框制作。内为穿斗式木架构,鼓皮一部分为老的,一部分为新加,水泥地面。老屋整体保存较完整,后来多次维修。龚仲勋是马来西亚商会会长,该房屋属于华侨祖宅,在乡村地域内具有标志性和代表性。 |
12 | 李洪涛 老屋 | 1970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30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70年,坐南朝北,梁、柱结构及室内隔墙均采用当地上等木材,房屋内部至今保存完好,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13 | 廖运祥 老屋 | 1947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13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47年,坐北朝南,梁、柱保存较好,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14 | 鲁德红 老屋 | 1970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32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70年,坐北朝南,梁、柱保存较好,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15 | 王义兵 老屋 | 1942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19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42年,坐北朝南,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16 | 卢威老屋 | 1972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29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72年,坐北朝南,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17 | 廖志城 老屋 | 1965年 | 湖北省天门市马湾镇马场老街2号 | 该房屋位于马湾镇马场村,该房屋所处的街道是以前人们赶集的地方,以前的路面都是由青石铺设而成,后进行改造,被水泥覆盖在上面,房屋建于1965年,坐北朝南,对研究天门市民居建造沿革、设置、形式、布局、风格具有一定价值。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