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10785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市招商服务中心
发文日期
2020年05月25日
名称
2019年市招商服务中心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0年05月25日

2019年市招商服务中心招商引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05-25 11:55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打造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奋斗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四个一”(“第一责任”、“第一序列”、“一流能力”、“一诺千金”)抓招商理念,突出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招商,务实重行,迅速行动,较好地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引进情况。

2019年,全市新签协议项目262个,占全年目标任务253个的103.56%,同比增长14.41%;新动工项目144个,占全年目标任务133个的108.27%;实际到位资金280.50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265亿元的105.85%,同比增长25.69%;入库项目85个,同比增长21.43%。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领导更加重视。书记、市长挂帅招商,市“四大家”领导率先招商,各地各部门“一把手”带头招商,招商专班激情招商,形成了全地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招商机制。2019年全市开展“走出去”活动1110批次,考察企业2241家;开展“请进来”活动接待企业4395家,收集有效项目信息915条。


2.措施更加有力。一是明确重点城市和区域。根据产业转移方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情况,调整招商方向,将招商力量集中至深圳、东莞、苏州、广州、宁波、台州等重点城市和珠三角、长三角等重点区域,有的放矢,提高质效。二是明确重点产业。结合我市确定的电子信息、模塑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战略新型产业,开展项目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筛选、整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三是优化招商摸式。设立4个招商分部,每个招商分部由一名市领导负责联系相关科局和乡镇联合招商。各招商分部实行“1+1+1”工作方法,一个班子负责走出去,外出考察;一个班子负责请进来,洽谈接待;一个班子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研判信息,确保信息质量,形成1+1+1>3的工作效果。

3.潜能更加巨大。一是新签约一批投资额大的项目。如湖北沁科住宅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的沁科装配制造项目,投资总额达10亿元的冠南工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阿斯顿金属制品项目等。二是引进了一批补链、强链项目。引进投资12.8亿元的中国台湾鸿硕精密电工电子产业园项目,补链“武汉万亿芯产业集群”;引进振业模具、北仑隆耀模具、领上模芯等项目壮大我市模具产业;引进沁科装配制造、瑞琦装配制造等项目与徐工环保、谦诚桩工、路伟换热器等项目补强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通过引链、补链、强链促成了我市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要素集约、技术集成、服务集中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形成。三是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汉派服装产业园二期、徐工(湖北)环保二期、科豪门业、芯创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4.管理更加完善。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项目管理和工作考核制度。一是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流程管理制度和项目信息管理制度,招商项目严格执行“八步走”流程、项目分析研判“三谈五看两查”工作机制,所有招商项目实行市领导实地考察洽谈、项目第一信息备案登记、项目预审会商等,严格规范合同签订,谨慎承诺,确保项目质量;二是建立了“周通报、月排名、季拉练、年结账”的督办制度,目前共发送简报、通报共45期,2019年6月27日-28日和2019年12月12日-13日举行了二次项目建设拉练检查活动;三是通过“百日竞赛争进位争一流”活动建立了招商工作考核制度,通过分组评比、打分,力促各地各单位争进位争一流。

5.环境更加优化。一是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以“亲”为导向,以“清”为底线,在全市上下形成“重商、亲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二是扶持政策更有针对性。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36条”政策红包,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有力提振了企业信心,加速了项目落地。三是落户服务更加完善。全面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和全程电子化办证,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之内;开展“多图联审”工作,审批时间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较以往缩短了半个月。

6.队伍更加专业。一是在全市开展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市情概况、重点产业、现行政策、招商礼仪等“全学习、大讨论”活动,全面提升招商干部的能力水平,营造全民参与的招商氛围。二是在全中心开展“随时学、轮流讲、随堂考”活动,掀起了一股学习政策、产业、礼仪等知识的热潮,通过轮流讲所学产业知识,随时进行问答考试,形成了招商队伍学习常态化,打造出了一支产业熟、业务精、政策明、反应快的招商专业团队。三是奉行“团结、务实、奉献、争先”的招商理念,“5+2”“白+黑”成为常态,比着干、追着干蔚然成风。

二、存在问题

1.传统项目多(服装、家具、建材、医药、化工类项目多),10亿元以上项目不多,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大项目相对不多。新签约投资额在5亿元至10亿元的项目有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只有7个。传统服装类诸如朋发生态装饰、韩尹派服饰等投资额小的传统项目比较多。

2.新兴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有待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尚未形成主导支柱产业,聚集效果不强,如以芯创电子信息产业园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尚在建设中,发展壮大还需一定的时间。

三、2020年工作打算

2020年,我们将严格按照“四个一”(“一套流程”、“一个规律”、“一条底线”、“一张图谱”)抓招商,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拓宽招商引资视野,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营造招商引资氛围,着力构建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招商引资模式,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品牌含量、绿色含量、创新含量突出的新项目,为打造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现代化宜居宜业之城提供项目支撑。

(一)突出三个升级,增强招商引资精准度

一是在力量上升级。坚持“一把手”招商理念,体现“一号工程”地位,确立部门、乡镇主要领导为招商引资第一职责人,要带头抓、带头干、带头走出去找信息、寻客商、跑项目,持续突出第一责任抓招商力量,在全市构成全面招商、全员招商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理念上升级。树立项目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资源、政策招商向资本招商转变,重资产招商向重知识、技术招商转变的理念,立足我市长远发展,引进一批有说服力、招商引资有吸引力的好项目、关键性项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环保门槛不降低、环境保护不走样的原则,加强项目信息甄别研判,严把招商项目准入关。

三是在基础上升级。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依托现有芯片产业、模具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强化项目的策划、筛选、论证,扎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征集和储备工作,夯实招商引资项目基础工作。推出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重点打造一批产业延伸、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进行优化完善,及时发布招商。

(二)明确三个重点,提升招商引资实效性

一是明确重点区域。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产业转移区域,瞄准深圳、东莞、苏州、广州、宁波、台州等重点城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

二是明确重点产业。以芯创电子信息产业园、鸿硕精密电工电子产业园为依托,签约一批电子信息类企业。以模塑生态联盟产业园为载体,打造模具钢、模架、模芯等模具产业链条,早日建成华中地区一流模具产业基地和高端模具智造产业集群。以省级重点项目龙腾特色服装小镇为抓手,不断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三是明确重点群体。大力开展“回归工程”招商,充分发挥在外成功人士和天商优势,引导更多在外老乡投资家乡、建设家乡;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借助现有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牵线搭桥,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串”的倍增效应。

(三)围绕三个优势,提升对外工作开放度

一是用好区位优势。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等战略机遇,依托现有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强化项目的策划、筛选、论证,重点打造一批产业延伸、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进行优化完善,及时发布招商。

二是用活名片优势。利用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武汉城市圈和汉江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等重要城市名片,以侨乡、文化之乡、蒸菜之乡等为依托,开辟新渠道、创造新形式、拓展新领域,收集、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

三是用足平台优势。依靠华创会平台,利用长江国际论坛永久会址落户天门这个契机,擦亮侨乡名片,打好“侨”牌,唱好“侨乡”大戏。借助华创会、鄂港澳粤经贸洽谈会、厦洽会、天商峰会、模塑联盟年会等大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推介,加大平台招商工作力度。

(四)优化三项举措,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

一是细化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意见,普惠实体经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同时进一步优化新时代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质量的政策,从财政奖励、金融支持、土地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推动招商引资质效。

二是强化部门协助。树立“成就企业家、厚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理念,强化部门协作,全力做好项目立项、规划、供地、招工、融资等方面服务工作。对企业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强要素保障。切实降低企业税负成本、融资成本、资源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享受到真正的实惠。持续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金融、土地、人才、水电气等要素保障,确保企业快速、正常生产经营,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