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36277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蒋场镇
发文日期
2015年07月20日
名称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文号
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5年07月20日
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2014年,蒋场镇率先在全市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目前试点工作已全面完成。全镇二轮延包耕地面积47627亩,实测耕地面积71595亩,22个村、215个村民小组、10881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全部颁发到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统筹安排,把握"三个步骤"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镇党委高度统一思想,克服怕挨骂、怕垫钱、怕搞砸的畏难情绪,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群众座谈会,广泛宣讲政策,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制定了《蒋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了工作专班,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协调、业务指导、矛盾纠纷处理等工作。同时,先行在6个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研究办法、积累经验,确保先易后难、依次推进、方向不偏、工作不虚。
三是全面调查摸底。试点工作启动后,我们从梳理二轮延包合同入手,深入村组、农户进行拉网式调查,分别与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老党员等座谈,征求意见100余条。结合试点情况,制定了《关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流程图》,确保全镇确权工作政策口径一致、处理办法一致、操作程序一致。
二、精心组织推进,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召开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和小组户主代表会,采取办专栏、发放《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政策,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群众自觉接受并支持试点工作。
二是业务骨干培训到位。试点工作技术要求高,既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更需要一批熟悉地块地貌等土地基本信息的业务骨干。为此,我们先后举办培训班12场次,培训骨干300余人,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疑点难点解释到位。对于群众反映的疑点难点问题,比如二轮延包没有完成的村组怎么做、人地矛盾突出的小组怎么办、集体的机动田是否继续保留、宅基地是否纳入确权等,有针对性地编印了《土地确权100问》,发放到干部群众手中。群众还有疑问的,通过包保干部跟群众解释到位,坚持做到一村一策、一事一策,不搞"一刀切"。
四是矛盾纠纷调处到位。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理矛盾。重大共性问题由镇确权领导小组研究处理,个性问题由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解决,做到不激化老矛盾、不诱发新矛盾,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五是测绘签字发证到位。专业测绘队伍进驻后,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配合、审核、协调、服务等。我们坚持做到既依靠科技手段,又结合农村实际;既讲究工作进度,又保证工作质量;既保证公开公平,又保证群众认可。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测绘、公示、签字、颁证、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确保群众满意,高质高效。
三、规范有序操作,严把"三个关口"
一是严把政策关口。坚持做到"三榜公示确认、三次入户核实",即:一榜公示农户承包地块四至、面积;二榜公示农户承包地块鱼鳞图,入户修正信息;三榜公示土地确认信息及成果图,入户签字确认,签订合同换发新证,实现承包面积、合同、登记簿、经营权证书"四相符"。
二是严把督办关口。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动态,宣传典型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同时,实行每周通报制,建立督办机制,把工作进度、质量与拨付经费挂钩,促进了工作提速提质。
三是严把问责关口。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建立了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一责任人,将这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或验收不过关的,进行通报、约谈、问责。
通过本次试点,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镇的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纠纷,化解了长期积累的一些社会矛盾。通过依法确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规范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科学统筹安排,把握"三个步骤"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镇党委高度统一思想,克服怕挨骂、怕垫钱、怕搞砸的畏难情绪,通过层层召开动员会、群众座谈会,广泛宣讲政策,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制定了《蒋场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了工作专班,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协调、业务指导、矛盾纠纷处理等工作。同时,先行在6个村进行试点,通过试点研究办法、积累经验,确保先易后难、依次推进、方向不偏、工作不虚。
三是全面调查摸底。试点工作启动后,我们从梳理二轮延包合同入手,深入村组、农户进行拉网式调查,分别与村组干部、群众代表、老党员等座谈,征求意见100余条。结合试点情况,制定了《关于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几个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和《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流程图》,确保全镇确权工作政策口径一致、处理办法一致、操作程序一致。
二、精心组织推进,确保"五个到位"
一是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召开村组党员群众代表和小组户主代表会,采取办专栏、发放《致农民群众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力宣传政策,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群众自觉接受并支持试点工作。
二是业务骨干培训到位。试点工作技术要求高,既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更需要一批熟悉地块地貌等土地基本信息的业务骨干。为此,我们先后举办培训班12场次,培训骨干300余人,着力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是疑点难点解释到位。对于群众反映的疑点难点问题,比如二轮延包没有完成的村组怎么做、人地矛盾突出的小组怎么办、集体的机动田是否继续保留、宅基地是否纳入确权等,有针对性地编印了《土地确权100问》,发放到干部群众手中。群众还有疑问的,通过包保干部跟群众解释到位,坚持做到一村一策、一事一策,不搞"一刀切"。
四是矛盾纠纷调处到位。本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理矛盾。重大共性问题由镇确权领导小组研究处理,个性问题由村民代表大会协商解决,做到不激化老矛盾、不诱发新矛盾,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五是测绘签字发证到位。专业测绘队伍进驻后,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向配合、审核、协调、服务等。我们坚持做到既依靠科技手段,又结合农村实际;既讲究工作进度,又保证工作质量;既保证公开公平,又保证群众认可。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测绘、公示、签字、颁证、资料收集归档等工作,确保群众满意,高质高效。
三、规范有序操作,严把"三个关口"
一是严把政策关口。坚持做到"三榜公示确认、三次入户核实",即:一榜公示农户承包地块四至、面积;二榜公示农户承包地块鱼鳞图,入户修正信息;三榜公示土地确认信息及成果图,入户签字确认,签订合同换发新证,实现承包面积、合同、登记簿、经营权证书"四相符"。
二是严把督办关口。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工作动态,宣传典型经验,探讨存在的问题。同时,实行每周通报制,建立督办机制,把工作进度、质量与拨付经费挂钩,促进了工作提速提质。
三是严把问责关口。落实干部包保责任,建立了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村支部书记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第一责任人,将这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不能按期完成任务或验收不过关的,进行通报、约谈、问责。
通过本次试点,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镇的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纠纷,化解了长期积累的一些社会矛盾。通过依法确认农民的土地权益,为规范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