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湖农场积极应对暴雨灾害 开展科学抗灾补救
我场自6月28日入梅以来,连降暴雨来势较猛,截至6月30日8时全场平均降雨175.4毫米,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仍有降雨。据统计,全场农作物受灾面积19840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中棉花4560亩、花生3260亩、西瓜7090亩,大豆1786亩,其他作物3144亩。因此,为了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针对当前的灾情,提出如下抗灾补救意见:
1、抢排。特别是白湖分场要迅速开启大、中型泵站,分级抢排明水。各单位组织劳力清挖、疏浚、清除沟渠的杂草、秸秆等障碍物。及时开挖、清洗、疏通田间“三沟”。确保用最短的时间,让受淹农田早出水,受渍作物早脱渍。
2、抢管。对棉花、花生、中稻、玉米、大豆和蔬菜等在田作物,要分类指导,科学管理。①受淹严重导致绝收的田块,要施行少耕或免耕技术,清除田间杂质,因时因地进行抢(改)种其他作物。②受淹时间长的作物出水后要及时喷清水,清洗茎叶上的泥浆,以利作物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待恢复生长后,再追施速效氮肥,促进正常生长发育。③棉花要扶苗培土、起垄培蔸;结合培土,抢墒施肥,亩施复合肥20公斤加尿素8公斤;整枝化调,在打掉营养枝的同时,亩用1-2g缩节胺喷雾,防徒长。④水稻田不能一次排干,要保持浅水层,晚间可排水露田,次日早上再灌浅水。⑤早春大棚蔬菜进行翻田、精整、备肥、灭菌,以利延秋栽培。⑥根据市病虫草鼠害防治指挥部情报,切实加强各类在田作物的病虫防治。当前,特别要密切关注棉花的盲春蟓、红蜘蛛;大豆的蝗虫、食心虫、蜗牛;水稻的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动态,及时施药。花生继续防治蛴螬,每亩喷施16%氰、辛乳油、“乡村顶尖”或50%辛硫磷10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花生防治叶斑病、根腐病、白绢病,每亩选用75%托布津1500—20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80%代森锌400倍液,喷雾2—3次。
3、抢种。在7月初抢播绿豆。7月上中旬,可赶种豆角、小白菜;7月15日之前种秋玉米;7月15日之前抢插秋红薯;在7月20日之前抢播秋大豆;在7月15日之前抢播秋芝麻;在此时间范围内越早产量越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