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活水灌良田 净潭乡抗旱 “解渴”润民心

发布时间:2025-08-27 17:17 来源:天门网

持续的高温炙烤着大地,净潭乡沙口村种粮大户老李蹲在田埂上,望着眼前有些发蔫的稻苗,眉头紧锁:“好久没下雨了, 渠里水一天比一天少,再这么下去,灌浆期的稻子可就危险了!” 

入夏以来,净潭乡降雨量较往年偏少一至三成,位于灌溉系统末端的沙口村、丰乐村等村庄的农田亟需“解渴”。 

旱情就是命令。净潭乡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牵头组建“抗旱先锋队”,拉起一张覆盖全乡的排查网。3 天内, 队员们踏遍 12 个村 (社) 的沟渠,精准建立了“堵塞点、故障点、 缺水区”三张清单,17 个突出问题被一一锁定。 

清淤现场更是分秒必争。面对河山干渠近 1 公里的厚重水草, 工作队创新采用“分段包干 + 实时监测”模式,协调机械、人力同步推进。仅两天时间,淤塞的渠段恢复畅通,水流重新欢快地奔向田间。“水来了,心就定了!”丰乐村村民看着清澈的渠水流进自家田里,脸上露出了笑容。 

更大的考验出现在杨文闸———出水口突然垮塌,水流中断。时间不等人,净潭乡机关干部带着年轻技术员蹲守在工地,一边视频连线市里专家求助,一边研究施工方案。最终,“拆除重建 + 灌浆修补”的组合方案迅速落地,经过 3 天连续奋战,闸门恢复了过水功能。

 面对东河村农户的缺水诉求,干部们并未简单“头痛医头”, 而是果断关闭文港闸蓄水、协调下游村庄错峰用水、调度庙湾泵站 24 小时提水……一套“拦、蓄、提”组合拳下来,48 小时内,农 田“喝”上了救急水。 

与此同时,乡干部们顶着高温,逐户走访像老李这样的种粮大户,精准记录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的需水数据,动态调整泵站参数,让每一滴水都用在“刀刃上”。乡里还紧急从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借调大功率潜水泵,并连夜抢修自有故障设备,用干部的“跑腿”换来了农民的“水源”。 

据统计,抗旱期间,净潭乡累计走访农户 430 余次,解决群众灌溉诉求 210 余件,满意度达 98%。“田里有水,心里不慌。今年丰收又有盼头了!”老李信心满满地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