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1-67817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马湾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1年12月15日
名称
马湾镇基本情况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1年12月15日

马湾镇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2021-12-15 11:19 来源:马湾镇

一、过去五年成绩(2017年—2021年)

一是经济基础更加厚实。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21经济指标与2017年相比,各项经济指标保持8%以上的增幅。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筑巢引凤,工业经济发生质的提升。2017年建成马湾第一个工业园区,五年来共签约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新兴项目1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近两年均超额完成市布任务。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天东双水双绿”发展布局规划,逐步形成以虾稻连作、特种水产养殖、特色水生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生态特色种养殖产业。主导虾稻产业规模已达3.5万亩以上规模,特色水产养殖面积已达5千亩,特色水生蔬菜规模已达1千亩,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已达1.4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5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62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1.5万亩。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3家,成立家庭农场96家,注册农业专业合作社80 个,创建精品示范园2个,全镇农业机械化覆盖率达99%以上。

三是城面貌焕然一新。城镇集聚效应明显,以镇政府为中心,周边新建了1个3000㎡的农贸市场,新开业多乐福和和润万家2家大型超市,新建集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小游园、文化服务中心及健康步道于一体的10000㎡文体广场,新建1个11300㎡区域中心卫生院,依托发展大道、兴桥大道、人民大道和侨乡路、竹马路形成“三横两纵”城镇发展格局。2021年投资1200万元的擦亮小城镇项目已开工建设,已全面启动镇区建筑立面改造、人行道升级、景观改造、牛蹄河“一河两岸”整治、镇区道路项目刷黑、路灯亮化及配套建设等项目建设,整体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60%。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镇新建通村公路19公里,拓宽道路17.6公里,重建危桥7座。2021年的九马线和武天高速的交通道路项目,已完成了拆迁、赔偿、协调等前期工作,待建设完成后可极大便利群众出行。2019年、2020年、2021年共申报9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3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完成,剩余2020年度、2021年度申报6村的美丽乡村项目年底可完工。

四是市级、省级及以上综合性荣誉。2020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

二、下一步工作奋斗目标(2022年—2026年)

  主要奋斗目标: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一)全力抓项目、破瓶颈,永攀经济发展新高地

一是抓招商引进。深入研究我市“十四五”发展各项规划建设,围绕市委提出的“引进大企业,培育大产业”战略,按照“八步走”流程和“三谈五看两查”方式方法紧盯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围绕稳链、强链、补链以满足产业链相关需求和弥补产业链薄弱环节为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现代农旅项目、新能源项目等特色项目。

二是抓项目推进。树立“项目为王”意识,按照“谋划项目抓落地、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的思路,已开工建设的德水软木项目、中广核风电项目和新签约的天顺风电项目、上海申能光伏项目全方位加强服务保障,切实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通过兼并重组、土地置换等方式加快盘活类似德力油脂旧厂房等存量资产,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通过政策激励、强化调度等举措推动工业企业技改扩规,促进企业能效全面提档升级。

三是抓服务跟进。加快完善重点项目周边的路、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硬件短板,提升产业承载能力

突出招商项目跟踪对接,强化“全程代办”服务,力争签约项目履约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双提升”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全力以赴为广大企业营造最优质的环境、提供最舒心的服务。

(二)着力增活力、强基础,开启农业农村新局面

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三农”工作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推动乡村振兴各项重点任务、重大政策、重要改革落实到位。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建基地、优产业、促集聚、保供给,加快做强特色优势农业。实施特色农业强镇行动不断壮大优质虾稻、水产养殖、水生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1-2个农旅结合示范区。积极创建富硒虾稻米、精品莲藕等特色地理标志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农田无人机植保的推广使用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小龙虾、虾稻米等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建设,促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继续做好下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三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类推进、整体实施”的要求,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力争2023年全面完成16个村(居)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加强环境整治,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公共服务,持续抓好农村微景观打造、“小三园”建设、绿化美化等工作,打造一批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农业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范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三)致力增内涵、补短板,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一是聚焦品质提升加快推进投资1200万元的“擦亮小城镇”项目实施力度,对标国家卫生乡镇的建设要求,持续开展卫生创建,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着力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力争创建全国卫生乡镇。加快做好九马线和武天高速配套建设,打通市内交通瓶颈,加快融入武汉“一小时”经济圈。持续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和示范村创建活动严禁伸店经营,严管流动摊点,严治架空管线,创造美丽宜居的人居环境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绿色机关、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

  二是聚焦环境提质打好蓝天保卫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工程。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行动,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技改投入,督促企业完善环评手续;继续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现全镇秸秆禁烧零火点。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切实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定期组织开展河湖保洁行动,捡拾垃圾,清理杂物,实现河湖保洁常态化。启动华严湖流域生态恢复工程,实现华严湖水域整体连通,修复华严湖防洪、灌溉和生态功能。对已拆除的16户养殖户扎实开展“回头看”整治,确保关停拆除养殖场不富养反弹。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推进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行动。

(四)竭力解难题、办实事,实现幸福指数新提升

一是聚焦社会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完善学校相关配套实施。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健全稳就业机制,坚持稳岗、扩就业并举,常态化推进招聘推荐活动,突出抓好受疫情影响的农民工、贫困户等重点群体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做好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加大困难、特殊群体救助帮扶力度。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完成中心卫生院、24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医疗资源,让群众就近享受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是聚集文化事业,厚植群众获得感。依托已建成的文化广场这一文化阵地,开展送电影、送戏曲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推进“侨之家”阵地建设工作,加强与侨胞侨眷的桥梁纽带;加大“碟莲三”文化的传承及创作力度;借力乒乓球特色优势,谋划乒乓球小镇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打造马湾新名片。

三是聚焦底线思维,强化群众安全感。严厉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和偷越国(边)境犯罪行为,大力摸排核查涉缅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信息,积极联系宣传教育劝返,坚决遏制电信诈骗案件高发态势;着力化解历史信访积案,挂图作战,持续跟踪问效,力争全部“清零”,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下沉党员的工作力量,上下联动化解信访矛盾;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体系,强化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危化品、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人员闭环管理,严格按处置流程管控到位继续抓好商超、贸市场、学校、药店、福利院等重点场所的常态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做好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全面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