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25475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彭市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9年04月08日
名称
彭市镇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9年04月08日

彭市镇人民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08 00:00 来源:彭市

一、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彭市镇拓宽发展、努力创新、锐意进取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彭市镇委、镇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部署,围绕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镇、城建靓镇、产业兴镇、商贸活镇”的工作思路,以打造“活力彭市、宜居彭市”为总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全镇呈现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城镇面貌日益靓丽、民生保障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发展质量大幅提高。全年实现入库税收729.3万元,占市布任务10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达9.6%;固定资产投资额59112万元,占市布任务101%。
  (一)扩投资、兴产业,经济发展提质增量。
  招商引资效果明显。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工业优先、招商优先、项目优先、环境优先。按照“领导带头、专班运作、责任到人、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工作方法,动员镇村党员干部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进行广泛联系,收集人才名录,及时捕捉招商线索,成果丰硕。全年签约、动工、竣工项目均完成市布任务,招商工作居同类乡镇第一。
  项目建设强力推进。2018年,我们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制度,采取“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我们办”的方法,紧紧抓住每次机遇,紧扣每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拟培育规上企业1家湖北红萍展柜展示有限公司。
  现代农业提档扩规。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8年,我们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脱贫增收支柱产业,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发展,特色种植板块初步成型。形成以罗桥村为代表的10600亩虾稻连作产业基地、以熊潭村绿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000亩香芋种植基地、以同乐谷利合作社为代表的3200亩再生稻种植基地、以庄屋村德佳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4120亩瓜果套种示范基地。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用活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其做大、做强、做优,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镇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60余户,土地流转合作社200余户,合作社、企业吸纳农户务工120余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57元。
  (二)强举措、抓落实,“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2018年,重点贫困村熊潭村如期出列,166户518人贫困人口脱贫;建成3个产业扶贫基地,帮扶贫困户34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人大“一号议案”办理现场会在彭市召开;2018年度秋季雨露计划共申报21名,发放教育帮扶资金31500元;全镇完成危房改造36户,未通自来水的59户贫困户已全部接通自来水;完成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慢性病签约服务达到100%;重点脱贫村颜桥村迎接了全市卫生室规范化执业现场会的召开,彭市镇中刘村、罗桥村迎接三次省、市人大精准扶贫专项督导检查,受到领导高度好评。
  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大力开展秸秆禁烧、流域禁养等行动。对全镇养殖场进行环保改造升级,3家养殖场完成整改,依法拆除2家养殖场。深入推进“厕所革命”、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精准灭荒工作,完成年度“厕所革命”4701户改厕任务;完成“绿满天门”造林绿化1170亩,林业工作考评得分居全市第一;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稳步推进,铺设主管网7.39公里,入户管网5.28公里。积极开展绿色创建,罗桥村成功上榜湖北省2019年美丽乡村试点村名单。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显著进展。强化政府和村级债务风险管理,政府无负债行为。对村级超过一万元的项目严格把关,无资金来源的项目一律否决,严防金融风险;以农村网格员制度为契机,组织进行村级矛盾纠纷大排查。落实“四包一”责任制,实施信访积案大化解,全年无人进京、赴省上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获评全市先进乡镇称号;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无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强化日常监督和专项治理,定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查,食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三)强基建、补短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道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完成中刘村1.5公里农村“四好农村路”建设运营并申报为2018年度特色工作;完成重点贫困村熊潭村1.2km主路新建、2km道路加宽建设,完成镇区至周湾、沙岭、王港主干道4.8km扩宽工程,完成镇区至临江2.8km道路扩宽工程,胡咀、同乐、冯庙、毛湾、金杨新村等10余公里通道路建设顺利完成。大力争取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455”工程,完成沿江公路隐患整治里程6公里。
  水利基础更加稳固。新修小型泵站2座,维修改造泵站2座。完成危桥改造4座。对中心渠、三元沟、冯庙红旗渠、沿江渠、南北渠、广沟子等河道进行全面清理和整治。依法取缔非法码头汉江鲜码码头,并完成码头复绿工程,非法采砂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完成湖北省天门市汉江下游堤防除险加固一期工程的临时用地复垦、排水泵站、进排水系和道路建设。
  城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大力整治伸店占道经营、早点市场扰民、违规搭建棚亭等问题,拆除违法建筑80平方米,镇容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城乡垃圾统筹治理进一步完善,聘请环卫工人108名,购置垃圾桶1760个,主次干道保洁质量大幅提升,村级十户联创取得明显成效;节假日实行交通秩序维护,组织干部上街执勤,道路畅通有序。
  (四)优服务、强保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规范农村幼儿园经营行为,取缔4所无证幼儿园,整改提升办证3家;积极探索发展城乡居家养老事业,天门鸿照实业有限公司拟在我镇征地100亩,建设养老服务项目,目前征地工作已经完成;医疗卫生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30个,实施健康扶贫大病救治计划,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医疗体系,基层医疗改革初见成效;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殡葬改革巩固推进,探索建设公益性墓地1座。
  保障能力不断加强。一是社保工作走势良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39130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20人,完成任务的100%;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扩面30人,完成任务的100%;工伤保险实际参保50人,完成任务100%;生育保险扩面20人,完成任务的100%。二是民政优抚工作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人员”、重点优抚等人员资金发放113.2万元,覆盖面达451人。三是综治维稳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平安工程”建设,在重点部位设视频监控探头11个,建立健全了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
  (五)遵法纪、提效能,政府建设不断优化
  依法行政更加规范。严格执行各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政府对财政资金、土地供应、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的管理,规范重大决策行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听取并积极办理人民团体、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镇人大代表意见12件。
  工作作风持续改进。严格落实上级各项作风纪律要求,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廉政务实的行政环境,干部作风明显改善。
  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广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真抓实干、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长期支持彭市镇发展的人大代表、退休老干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尤其是工业经济偏小、质量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民生保障工作仍需进一步努力;行政效能有待继续优化,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判,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省“两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工业引领、生态优先、环境升级、民生为本”的发展思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彭市。今年,将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破解“三农”难题。
  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今年继续拓展“虾稻共作”模式,力争总面积达到15000亩。在金彭线、沿江公路打造大规模虾稻板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十户联创”行动,确保渠清路洁景美;建改农村户厕4000座;健全镇区天然气网络体系,完成镇区及中刘、上刘、周湾、肖湾等村天然气管道铺设,天然气投入使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继续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和收益分配制度。以虾稻共作模式为契机,探索资产经营性、股份合作型等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坚持“强工业必须狠抓招商”的理念,始终保持“一把手”抓招商的态势。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模塑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三谈五看两查后扶”和“八步走”的原则,强力开展招商引资。
  (三)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围绕一有“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五个一批”帮扶政策,健全帮扶机制,确保帮扶队伍、帮扶措施和工作力度只增不减。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实现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加强后扶管理,对贫困人口和出列村开展“回头看”回头帮活动,做到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2019年确保完成7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狠抓污染防治攻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抓好各项问题整改,针对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重点生态环保问题、群众关注突出问题等,明确主体责任,细化工作方案,加强跟踪督办。继续推进秸秆禁烧、河湖长制。整顿畜禽养殖秩序,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一律关停。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非法码头整治的后续工作,码头复绿后做好跟踪,防止死灰复燃。
  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对村级项目严格把关,防止盲目举债。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和各类逃债行为。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等领域风险。
  (四)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镇品质。
  继续推进“四好农村示范路”的建设,完善村与村之间道路加宽工程,健全农村路网体系。深入推进伸店占道经营、早点市场扰民、违规搭建棚亭等问题整治,切实改善镇容镇貌。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着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员全覆盖。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全面完成农村“四类对象”危房改造。推进“健康彭市”建设,大力推行“双创”工作,倡导健康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水平,大力创建“天门市学前教育示范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天门”建设,继续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日常巡查,确保“一感两度两率”工作深入人心。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岗位职责,深入排查并及时消除各类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大力推进网格化服务和管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2019年,我们将继续办好十件实事。
  1.以铁路沿线村庄环境整治为突破,持续加力提升全镇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
  2.改造农村户用厕所4000个,修建村级公厕2座。
  3.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镇区污水收集处理100%。
  4.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关停、升级大中型畜禽养殖场21家。
  5.修建农村公路10公里,加宽农村道路10公里。
  6.完成农村危桥改造2座,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7.完成长江村、金杨新村等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
  8.完成农村安全饮水39户,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9.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危房改造30户。
  10.完成镇区邻近村(上刘村、周湾村、肖湾村等)天然气管道铺设,天然气投入使用。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