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汪场镇罗阳村:引凤筑巢兴文旅 集体经济谱新篇
天门市汪场镇罗阳村,位于镇区西南2.8公里处,张洪线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594户2432人,村域面积2.6平方公里,拥有肥沃耕地4602亩,其中镶嵌着宝贵的100余亩鱼塘,水土资源得天独厚。过去,坐拥“好家底”的罗阳村却因缺乏科学规划与市场对接而发展迟滞。近年来,村“两委”锚定“盘活资源、引凤筑巢”的发展思路,通过土地流转和精准招商,成功推动村集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连续两年稳定突破10万元大关。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村“两委”首先对全村资源进行了全面排查,详细摸清了耕地、鱼塘及闲置地块的状况,并深入走访党员群众,广泛征求发展建议。结合当地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周边城镇不断增长的休闲需求,村里明确了“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决定利用百亩连片的土地打造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借助镇政府搭建的“乡贤恳谈会”平台,村“两委”成功引进了本镇企业家前来投资,并约定其承包100亩土地(含鱼塘)用于投资开发文旅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该项目聚焦“农”的底色、“文”的内涵、“旅”的活力,打造三大区域:农耕体验区种植时令果蔬,开放“采摘园”,让游客沉浸田园之乐;休闲垂钓区对鱼塘实施生态改造,配备专业设施,创新采用“计时收费+渔获销售”模式;乡土服务区引入村民开办特色“农家乐”,主打地道乡村风味,村集体统一规范管理与服务标准。项目创新构建“村集体+市场主体+农户”三方紧密联结的利益共享机制,村集体年增收土地承包费3万元;项目运营优先吸纳本村30余名劳动力就业,发展红利惠及村民。
罗阳村的实践证明,立足交通便利、资源集中的自身禀赋,主动对接市场、凝聚干群合力,瞄准城市居民“短途休闲”需求,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文旅资产”,是实现集体经济长久增收、带动群众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这一立足禀赋、借力市场、谋求长效的发展模式,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可复制的“罗阳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