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下清”到“常态美”:渔薪镇大力开展“”清洁天门“行动
为深入推进“清洁天门”行动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镇域环境卫生水平,近日,渔薪镇以荷沙线、九蒋线为重点清理线路,蔡庙村、杨场村等村为重点村,全力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由“当下清”向“常态美”转变,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活动开展以来,渔薪镇制定整治方案,由镇党委班子成员牵头明确责任段面、责任村组、清理范围,重点聚焦“四旁”开展“四清”,规划荷沙线及009县道共25.3公里责任线路,明确重点村湾“四清”责任划分及各村(社区)“清洁庭院”重点农户包保责任人。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十户联创”“积分奖励”“志愿服务”等方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了“镇村联动、全民共建”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已累计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近1600人次开展“清洁天门”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一时的清洁容易 ,保持长久的美丽才是关键。为巩固提升整治成果,渔薪镇不断探索治理模式,聚焦卫生死角清理、村容村貌改善、环保知识宣传等方面发力,针对背街小巷、沟渠河道、田间地头白色垃圾、枯枝杂草等进行“地毯式”清理,本月全镇启用挖掘机等大型清运设备疏通沟渠约12公里,整治乱堆乱放积存垃圾、杂物40余处、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废旧房屋、破损建筑10余间,并对67处陈旧、破损广告牌进行了更换,全域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到边到角”,达到“扫干净、码整齐、收通畅、清河渠、保长效”的行动效果。
行动过程中,志愿者们广泛宣传活动意义和管护要求,动员村民对房前屋后的“三堆两垛”进行清理规整,引导大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后期,渔薪镇还将吸纳一批有责任感的群众参与监督和管护,按照制定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奋力打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环境治理模式,以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动镇村环境整治,让环境更宜居、群众生活更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