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1-18577
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张港镇
发文日期
2021年05月18日
名称
张港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1年05月18日

张港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5-18 09:31 来源:张港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镇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带领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和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战疫、战洪、战贫三场大仗,认真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发展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限上贸易业增速8.1%;税收收入602万元;新增规上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1家,小微企业4家,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在全市镇域经济考核中排名第12位,进位10名,较好完成市布任务。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科学有效防范疫情,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

一是全力打赢防控阻击战。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原则,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紧紧抓住排查和阻隔两大环节,细致摸排,严防死守,坚决做好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实现了无本地传播病例目标。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我们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二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要求,加大对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的摸排、登记和防控,做到不漏一人、应隔尽隔。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福利院、网吧等重点场所的管理。按照三级响应的防控策略,对村(社区)实行常态化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升防控能力。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一是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突出“第一责任”,全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共外出招商20次,接待客商40批;始终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发扬“店小二”精神,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共签约项目2个,注册项目2个,开工项目1个,竣工项目1个。

二是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主引擎,对新签约项目抓前期、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力争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蔬菜大市场一期工程已完工,10家优质客商达成入驻意向;天门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年引进即开工,当年开工就投产;集服务设计、品牌打造、加工裁剪于一体的张港服装产业孵化园正在修建厂房;汉江大桥天门岸主桥拆迁工作全部完成,连接线征地拆迁正在紧张进行;安置小区开始施工建设。

(三)坚持补齐短板弱项,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

一是脱贫攻坚如期收官。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及带动贫困户就业经营主体申报奖补资金89万余元。不断加大金融扶贫,发放贫困户小额贷款234户599万余元,超额完成市布工作任务。稳步推进就业扶贫,先后吸纳务工难创收难的105户贫困户到公益岗位就业。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0年市批复10个村25个扶贫项目均竣工验收。全部脱贫出列的5个贫困村基础进一步夯实。现行标准下全镇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多次迎接省考和市考获得好评,全年综合考评名列前茅。

二是污染防治全面加强。秸秆禁烧全年态势良好。非法采砂实现常态化巡查,全年共截获非法采砂船只4艘、车辆7辆。关停“散乱污”企业3家。整治市镇河流14.5千米。拆除非法搅拌站2家。开展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回头看”。落实全面禁捕,抓获非法捕鱼人员8人,清理地笼网159个,丝网290米,管控“三无”船舶25艘,拆解3艘。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

三是重大风险有力化解。定期进行风险研判,积极防范化解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风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了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特色产业实现突破。花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早黄豆+花菜”组合面积扩大,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花菜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值不断攀升。10月,万亩富硒花菜产业园被列入全省秋冬农业开发工作现场会参观点。11月,张港镇被评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二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户厕改造11515座,新建公厕28座,改建25座。投入50多万元,建设垃圾集并点121个,更换不锈钢勾臂箱98个。新建组组通公路9.8公里,拓宽升级8.2公里,维修公路1500平方米,安装桥梁护栏48米。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认真组织,分步实施。通过参观学习、每月拉练、现场点评、严格奖惩,推动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建设取得实效。美丽乡村整治村熊刘村中心区域面貌大为改观,示范村张港村观光休闲文化一条街格局基本形成。整体建设全面铺开。天南长渠景观带建设有序实施。

四是镇区环境得到提升。以创文工作为契机,全方位改善镇区环境。整治占道经营、伸店经营的商户40余家;拆除违章建筑80余处,清除牛皮癣150余处;投入77000元增设大垃圾桶、分类垃圾桶53个;更新跨街广告6条、新增文化墙7处、新制作灯杆广告牌104张、更新创文宣传栏45处,营造了镇区文明创建良好氛围,镇区环境和秩序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

一是全力开展防汛救灾。面对7轮强降雨,严格压实防汛救灾责任,落实防汛救灾举措,将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组织参加招聘会5场,新增就业人员360余人,返乡创业人员270余人。三是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大力推进“两保”征收,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配合建好民生工程,张港中心水厂正在试运行,新卫生院正有序施工。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举行文艺汇演4场,乐理培训1场。提高便民服务水平,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一张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五是扎实推进平安建设。认真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全年共调解大、小案件300余件;实施“智慧平安乡村”智慧安防工程,社会面管控不断完善;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扫黑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禁毒工作开展有力,全镇“一村一辅警”人员全部到岗到位。群众安全感居全市第一。

一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稳步提升服务效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不移加强法治建设,领导班子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思考解决问题。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5条。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精简文件会议,深入基层调研,不断巩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12345”等便民服务平台诉求件回复率100%。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市委六条禁令,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支持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望过去的五年,面临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形势,全镇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锚定目标,奋发有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这五年,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花菜结构更加优化,从追求大规模向追求高收益转变,高效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花菜品牌更加响亮。2017年被省政府评为“荆楚优品”,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同年,成功举办第二届花菜节,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等十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制作专题节目播放。花菜产业链条更加完善,育苗、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产业链条逐渐成熟。花菜产值创造历史,一二三产业进一步融合,助推张港花菜产值突破十亿元,“花菜第一镇”地位更加稳固。花生、油料、玉米等农作物的品质、产量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市场经营主体加速发展,共有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其中省级1家,共有合作社13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3家,市级9家,共有家庭农场75家 。工业经济取得新成绩。共签约企业6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鑫天公司年产2000吨调味小龙虾生产线上马,投资1.1亿元的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产。投资2300万元的工业园落成,湖北灏宇梓鑫生物质新能源有限公司、森宸木业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工业园雏形初步形成。

这五年,乡村面貌大幅改变。植树造林100万余株。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完成景峰大道北延工程,建成滨江路。汉江大桥即将完工。提档升级公路28公里,新建通村通组公路125公里,改造危桥3座。改造5条10千伏线路,新建配电台区142台。“四个三”重大工程取得实效。厕所革命有力推进;污水处理厂运行正常,建成区范围内生活污水收集基本实现全覆盖;垃圾统筹硬件设施更加完备,实现5户一桶,集并点、勾臂箱得到整体提升,29个村积存垃圾得到清理。治理塘堰20个。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启动。罗高村、茶店村、河堤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这五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丰硕。秸秆禁烧实现常态化,河湖长制深入推进,62千米市、镇河流得到整治。养殖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拆除不达标养殖场196家,整改升级58家,螺丝滩、菱角洲等养殖聚集区域得到集中整治。汉江生态修复力度空前提升。25户汉江堤内老旧房屋全部拆除,5处非法码头全部复绿,18艘渔船全部上岸,非法采砂打击力量全面加强,禁捕退捕工作全面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销号。

这五年,民生福祉更加殷实。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各类保障、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新升级,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昌盛乡村图书馆成为天门市首个“市青少年示范图书室”。新福利院建设完成。农贸市场改建完成。张港中心水厂、张港卫生院等补短板工程投资建设。天然气开始进村入户。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有力有效,禁毒中心成为市级样板,社会治安总体形势稳定。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在镇委领导下,全镇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镇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所有关心张港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特色产业规模大而不优,抵御市场风险较弱;工业基础薄弱,落地项目少,发展后劲不足;城镇建设管理存在短板;农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生态环保压力依然较大;教育、文化、卫生、用水等社会事业与群众期盼相比仍有差距;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仍有待提升。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任务

今后的五年,是我镇发展极其重要的五年。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汉江大桥开通、汉江旅游观光带开发、武天高速修建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助推张港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花菜产业在全市蔬菜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大成绩助力全镇的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这些为张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底气,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实现张港跨越式发展。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抓好乡村振兴这一主要任务,加快建设产业强镇、滨江重镇、美丽大镇,为天门“融入城市圈、建设示范区、晋升百强县”贡献张港作为。

十四五”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未来五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8家,新增5家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7亿元;税收超过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全市镇域经济考核中排名稳居中上游。

产业优势进一步巩固。特色产业花菜产业的优势地位更加巩固。基础设施短板得到补齐,新增机井15座。产业链不断延伸,花菜深加工企业达到5家。花菜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持续提升,成为天门的一张名片。花菜大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规避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花菜一二三产业深入融合,创建精品示范园1个,产业服务企业2家,深加工产值达到3亿,总体产值继续提升。传统产业持续优化,品质逐步改善。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家。“农业+旅游业”进一步探索。

乡村环境进一步改善。“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推进,空气质量不断向好,河湖长切实履职,林长制开始实行,张港潭成功还湖。养殖场全部达标。汉江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通组公路全部完成,亮化工程基本覆盖,危桥全部消除,沟渠排灌通畅。垃圾处理更加及时,垃圾试点开始施行,房前屋后美化整洁。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全覆盖,100个塘堰得到整治,群众生活习惯更加文明,乡村更加宜居。

镇区面貌焕然一新。规划更加科学,功能更加齐全,市场分布合理,管理水平提升,亮化、美化、绿化全部升级,占道经营、伸店经营、交通混乱现象杜绝。迎宾大道绽放光彩,主题公园成为镇区门面。绿化覆盖率达到45%。国家卫生乡镇、省级生态乡镇创建成功。省级生态村超过10个。

民生福祉进一步增进。就业培训力度持续加大。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新建幼儿园1所、小游园1个、运动健身中心1个。改造农贸市场1个。中心水厂辐射4镇。张港卫生院投入使用。文化广场提档升级,硬件设施更加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智慧安防全部覆盖,毒品犯罪得到遏制,安全生产更加规范。

三、扎实做好2021年工作

202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新增规上企业1家,限上商贸企业1家,小微企业4家,税收收入526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乡村振兴,强产业,抓建设,提升发展质效

一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抓好招商引资。围绕“加快天西蔬菜集散中心建设”布局,坚持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发挥富硒产业园平台作用,大力引进种植企业、电商服务企业、育苗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补齐补强花菜产业链条,推进工农互促。力争全年引进项目2个。壮大市场经营主体。集中力量培植扶持有优势、有特色、现有规模较大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挥其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实现经营主体由多向优转变。支持合作社扩大流转规模,新建冷库,提升仓储能力。力争创建全市十佳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十佳家庭农场1个。打造特色产业文化。以荣获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为契机,全方位开展花菜产业宣传,通过线上与线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尤其是利用好本地网红资源,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花菜生产核心村的微景观打造、文化建设方面突出花菜产业元素,绘制花菜喷绘,建造花菜雕塑。与擦亮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创业大道入口打造标志性的形象主题公园,将“花椰菜”产业文化形象融入到城镇每一个角落。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在全市唱响花菜之歌。完善市场销售模式。加大互联网融合力度,与淘宝、湖北宇苛供应链、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等电商物流进行联合,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为农业保驾护航。同时谋求与科研院校和科研学所的技术合作,塑造发展新优势。

二是着力建设美丽乡村。高质量完成省级14个重点村、示范村、整治村建设,打造市级建设样板。在全镇推进路域环境治理、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小微水体治理、微景观建设和“小三园”建设;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清沟渠、保常态”要求,落实“村庄清洁日”制度,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升乡村颜值。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打造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推进通组路建设,实施危桥改造,改善供水管网,改造台区电网,提高天然气使用率。深入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行动。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着力提升城镇品位。坚持“以清为先、以绿为景、以亮为美、以序为要、以文为魂”的理念,扎实推进擦亮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规范建设餐饮、水果等专业市场。对景峰大道、兴富街、建设路、保卫路步行道、排水、路灯、绿化、通信地缆、立面、环卫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打造生态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井然的宜居宜业特色小城镇,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着力巩固脱贫成效。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压实责任,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强化支撑,逐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

(二)突出项目建设,强督办,重协调,确保工程进度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对花菜交易大市场和天钰服饰等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专班服务,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矛盾跟踪督办,促进企业早日投产。对汉江大桥、卫生院、幼儿园等政府投资项目瞄准工期,在规划选址、资金拨付上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在征地拆迁方面克难攻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早日竣工。

二是狠抓技改扩规。支持鑫天公司、森宸木业、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引进生产线。支持鑫天公司壮大毛豆、龙虾深加工产业链;支持森宸木业改良多层顺向包装板,打入国内军工及欧盟双循环市场;支持润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提升生产工艺和环保功能。用活用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在融资贷款、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尽快成长。

(三)突出生态环保,强治理,严打击,筑牢绿色屏障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始终紧绷禁烧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强化落实河湖长制,推动河湖长切实履职,分步推进全域小微水体治理,整治河流4条,塘堰30个,确保张港潭水质达标。加强水源地保护,保持地表水考核段面达标率100%。健全镇区污水管网,消除黑臭水体。与垃圾统筹治理相结合,加强固废和农业生产垃圾清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防养殖污染反弹,积极开展养殖污染回头看,巩固治理成果。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常态化巡查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严格落实十年禁渔。认真推进中央、省级生态环保反馈问题整改,对已整改问题开展“回头看”。积极推进生态村创建,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

(四)突出民生福祉,强保障,优服务,改善生活品质

一是做好稳岗就业服务。认真落实市级各项扩大就业创业政策,开展服务企业用工宣传,组织创业就业培训。二是强化救助帮扶。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各项政策,根据政策适时动态调整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保障服务,加强残疾人、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试点开展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强化健康保障。毫不放松抓好常态疫情防控,持续加强防疫宣传,引导群众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切实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快建成张港新卫生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四是强化文化和体育建设。加强文化指导,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1个镇级运动健身中心,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五是着力创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打击力度,重拳打击涉毒违法犯罪行为。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充分发挥辅警作用,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施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深入推广“智慧安防”。落实领导干部包保制度,化解信访积案。持续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遏制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开展“八五”普法,提升社会法治意识。

(五)突出自我完善,强引领,转作风,提升行政水平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镇委权威,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市政府和镇委工作要求,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治能力。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三是深化作风建设。充分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替民解忧,勇于创新,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四是严守廉洁底线。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六条禁令,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上下同心、锐意进取,奋力为张港“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为把张港建设成为产业强镇、滨江重镇、美丽大镇,实现张港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