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港镇社区建设工作规划
为了进一步推动张港镇社区建设工作向前发展,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特制订此规划。
一、社区共驻共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有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一把手亲自拿在手上抓,明确一名班子成员具体抓。
2、抓好共驻共建。指导、督导辖区单位与社区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文明共建”的机制。辖区内单位的“评先表模”,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检查验收,辖区居民的低保初审都要征求社区意见。
3、定期研究、检查、指导社区建设工作。做到工作有部署安排,有督导落实,有考核验收。
4、落实社区工作经费。市拨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社区,且按不少于市拨经费50%比例配套工作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5、完善社区管理。及时将倒闭、改制企业职工宿舍区、新建住宅小区纳入社区管理,指导社区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实施行之有效管理与服务。妥善协调好社区与招商引资企业关系,做到社区管理的全覆盖。
6、社区干部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市城镇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核定的职数和“三推一聘”的办法选聘干部并签订工作责任状,做到干部职责分工明确,管理规范,工作报酬能按月落实。
二、社区党建工作
1、负责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统筹协调社区各项工作。
2、理顺党员的组织关系。继续按照“党员安家工程”的要求接转党组织关系,及时将转入党员编入一个党小组,认真填写党员登记花名册和党员家庭信息资料。
3、关心生活困难党员。有困难党员花名册,每年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不少于2次。有关心困难党员的具体措施,有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的记录。
4、组织党员开展正常组织生活。社区党组织制度健全。按照每名党员人平不低于5元的标准落实社区党建经费,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活动且有记载。每年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
5、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积极组织党员开展阳光便民服务、服务承诺和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引导和组织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
6、抓好共驻共建,形成“资源共享、事务共管、文明共建”的机制。认真填写好辖区内单位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意见。
7、做好社区群团工作。建立健全工、青、妇组织,落实专(兼)职人员。抓好青年志愿者和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四无社区”(未成年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创建、妇女维权、帮扶下岗职工等主题活动,维护好青少年、妇女儿童和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社区居民自治工作
1、社区设施完备。社区组织办公、服务和居民活动用房总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有固定的室外健身活动场地,并配备1套以上的健身器材。
2、社区工作规范。自治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完备,制定和实施本社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当地财政配套足额资金用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无居民群体上访事件发生。
3、社区事务民主。选聘结合产生社区干部,对辖区内的所有单位、居民和经营者进行民主管理,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4、社区居务公开。有居务公开专栏,对政策、财务、办事程序、低保、计划生育等事项及时公开。社区协商议事会对居务公开工作进行有效监督。
四、社区社会治安工作
1、设社区警务室,面积不得少于15平方米。
2、社区警务室配备有必需办公用品、通讯工具。
3、组织社区专业巡逻人,巡逻队不得少于10人。
4、每季开展一次治安和消防安全检查,特别是辖区的重点、要害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检查、督导。
5、每月召开一次治保人员、户口协管员、巡逻队长等群防组织工作碰头会,通报情况,布置工作。
6、加大对辖区内部单位安全防范工作,组织内部单位开展联防联治工作,有联防组织并开展工作。
7、配备专(兼)职治保主任。
8、内务建设。建立完善必要的档案、台帐。
9、加强出租屋的管理。完善登记、与房屋出租人签订治安责任合同书,每月对出租屋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10、加强对暂住人口管理,做到对辖区暂住人口底数清、情况明。
11、组织低保人员开展义务巡逻。
12、加强对青少年的帮教工作(两劳释解人员、社会闲散人员、有轻微违法行为人员),有帮教合同并开展工作。
五、社区文明创建工作
1、门前四包工作。层层签订门前四包责任状;辖区单位做到“四有”即有专班、有制度、有四包员、有保洁工具;有检查督导记载;及时准确向镇文明城建创建指挥部上报检查考核情况;辖区内四包责任制落实到位。
2、市民教育。有市民学校,有教育计划,有教材教员,有活动记载。
3、环境卫生。辖区范围内背等小巷、居民小区卫生整洁、无积存垃圾;垃圾集并及时,定时清运,日产日清。
4、小街小巷建设管理。完成镇政府下达的小街小巷建设任务;背街小巷无乱搭乱建,乱挖乱占,乱摆放现象。
六、社区计划生育工作
1、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当年达60%,历年达40%。
2、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当年符合政策生育怀孕4个月以内妇女登记上报及时率达95%以上;当年符合政策生育怀孕妇女月访视率达95%以上。
3、人口出生统计准确率98%以上。
4、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按要求落实已婚育龄妇女重点对象的“三查双补”率均达到95%以上,上年和当年生育对象节育措施落实率达70%以上。
5、流动人口管理及特殊人群管理。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登记率达95%以上、《婚育证明》办(验)证率达到90%以上;流动人口、门面出租户等特殊人群已婚育龄妇女重点对象合同签订率达到100%。
6、基层基础工作。社区居委会要配备1名女计生专干;计划生育帐、表、卡、册齐全,填写准确、规范;居民小组要配有计生信息员,一般由居民小组长兼任,社区小组计生工作人员报酬落实到位。
七、社区社会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
1、有专职(兼职)人员具体负责和从事社会保障工作。
2、按全市统一制定的表册做好社区内就业人口基本情况的入户登记工作,登记率和准确率均在95%以上。
3、按全市统一要求和标准建立 “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4555”人员、“六类人员”等四类人员台账,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4、掌握社区内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向有就业愿望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介、培训等就业服务。
5、做好社区的失业登记、失业金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初审工作,要求严格按规定的工作程序办理。出示相关证明要以入户登记情况为依据,做到真实、准确。
6、做好社区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情况的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台账,并协助做好扩面征缴工作。
7、协助做好社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协调工作;协助做好劳动监察机构开展的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8、按要求向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和报送相关数据、材料, 做到及时准确。
八、社区民政工作
1、社区配备低保专干、建立低保评议小组。有固定的公示栏、宣传栏并公开举报电话。
2、严把低保政策关。低保新增对象严格按受理初审程序操作,材料档案齐全,无错保、漏保、关系保、人情保现象。
3、对低保对象实施动态管理。按期续保登记,定期检查清退,组织公益劳动。
4、搞好社区信息平台建设。准确地完成居民信息的录入、上传工作,实现与省中心联网。
九、社区卫生工作
1、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协助有关部门督促所辖娱乐场所落实“安全套”工程。对艾滋病患者按政策落实“四免一关怀”。
2、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免费政策。督促结核病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3、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服务工作,引导辖区群众到社区服务站进行首诊,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4、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成立班子,健全制度,有专(兼)职人员。按要求开展冬春两季爱国卫生运动,落实除“四害”活动,组织健康宣教活动,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5、做好无偿献血工作。宣传《献血法》及无偿献血知识。完成本小区无偿献血计划。
6、红十字进社区。成立机构,健全制度,有专(兼)职人员。宣传《红十字会法》及红十字相关知识。根据突发灾害现实,响应上级红十字会号召,组织募捐、救灾或互助活动。
十、社区文化工作
1、有文化工作专班。每个社区有分管领导,有文艺骨干,文艺骨干不少于3-5名。
2、有文化阵地。每个社区要有文化活动阵地,至少要有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容纳100人的活动场地。
3、有文化活动专项经费。
4、开展文化培训。每年以社区为主体对文艺骨干进行1-2次培训。
5、有文化活动。每年以社区为单位组织1-2次大型活动(包括参加全市夏日广场文化月活动)。
6、协助搞好文化市场管理,特别是网吧的管理。要对社区内的网吧经营户进行监督,如发现本社区内网吧经营户有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经营的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举报。
十一、社区体育工作
1、有体育活动组织。做到有专项活动经费,有专(兼)职干部,有2个以上体育健身活动组织。
2、有体育活动场地。室内活动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地不得小于800平方米。
3、有体育活动计划和安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赛事,有活动。
十二、社区群团工作
1、健全社区工会组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并开展活动。
2、认真抓好共青团工作,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开展阳光便民的主题实践活动。
3、认真抓好妇联工作,并组织开展有益活动,切实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4、抓好青年志愿者和妇女维权志愿者队伍建设,维护好青少年,妇女儿童和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
5、认真做好社区工作人员考勤记载,切实加强社区财务管理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