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市文化馆组织开展“铭记9·18 缅怀英烈魂”祭扫活动
2025年9月18日上午,皂市文化馆、皂市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前往罗化民革命烈士墓,庄严举行“铭记9·18 缅怀英烈魂”祭扫活动。
上午9时整,祭扫仪式正式开始。大家共同清扫墓地,肃立默哀,并向罗化民烈士献花。文化馆馆长林静现场宣讲了罗化民烈士的光荣事迹,带领大家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在志愿者代表胡君兰的带领下,全体人员神情肃穆,庄严宣誓:“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传承精神,守护家国安宁。”随后,志愿者代表分享感悟,表示将时刻铭记爱国主义精神,以节目传承精神、用行动践行使命,更积极地投身于文化和志愿活动。
抗日英烈罗化民同志事迹
罗化民,1905年出生于湖北天门皂市,他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一生。在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罗化民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早期革命活动
1929年,年轻的罗化民虽身处平凡生活,却心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他自发串联船工,多次为中共地下组织运送粮食,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时期,为党组织提供了珍贵的物资支持,展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胆识和担当。这一时期的行动,不仅体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朴素认同,更在实际行动中为党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贡献了力量,成为他投身革命的重要开端。
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罗化民积极联络杨善卿等同志返回皂市,发起组织“民族抗日先锋队”。他们四处奔走,宣传抗日主张,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积极发展队员,迅速在当地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热潮。这一组织的成立,为团结当地民众、凝聚抗日力量搭建了重要平台,让更多人投身到抗日的伟大事业中。
1938年春,罗化民被党派赴汤池训练班学习,在那里,他系统地学习了革命理论和斗争策略,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被分到应城盐矿工作,担任矿区工会主任兼第五区区长。在盐矿,日本侵略军为扩大战祸,疯狂掠夺矿产资源,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罗化民多次组织领导矿工开展反掠夺斗争,他站在斗争的最前沿,带领矿工们与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他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矿工们的士气,也让侵略者的掠夺计划受到了有力的阻碍。
然而,罗化民的英勇行为引起了日、伪、顽的极度仇恨,他们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同年冬,罗化民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施以各种酷刑,妄图从他口中获取党的机密,但罗化民坚贞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后经中共地下党组织秘密筹划营救方案,巧妙地将他营救出狱。出狱后的罗化民,没有被敌人的残酷行径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游击战斗岁月
出狱后,党派遣罗化民奔赴天门西与京山交界一带开展工作,相继担任天北联乡副主任和天京潜县游击大队参谋。他率领游击队在皂市一带打击日伪驻军,惩治铁杆汉奸和土匪恶霸。在游击战斗中,罗化民充分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他熟悉当地地形,善于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常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他带领游击队巧妙地穿梭于山林之间,伏击敌人的运输队,破坏敌人的交通线,给日伪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每一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游击队员们的士气。在他的带领下,游击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让日伪军闻风丧胆。
英勇就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未完全散去,日伪军的残余势力依然负隅顽抗。罗化民受上级派遣,带着通讯员丁贺涛奔赴皂市对日伪军进行受降。他深入虎穴,不顾个人安危,向日伪军宣讲党的政策,分析形势,指明出路。他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试图说服日伪军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然而,日伪军死顽份子对罗化民恨之入骨,他们不甘心失败,以重金收买叛徒充当诱饵,将罗化民绑架。
在狱中,罗化民遭受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屈服。他在狱中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和坚定信念。8月27日,敌人将罗化民押到五华山白龙寺旁的僻野处杀害。罗化民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高呼着抗日口号,壮烈牺牲,年仅40岁。
罗化民同志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人奋勇前行。在新时代,我们应当铭记罗化民同志的奉献和牺牲,传承和弘扬他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