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九真镇郭大村:四治开处方 旧貌换新颜
天门市九真镇郭大村辖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10户,户籍人口2606人,党员59人,耕地面积4048亩。郭大村因集体经济“空壳”、基础设施薄弱、信访矛盾突出等原因被列为2024年市级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通过综合施策开展长效整顿,如今的郭大村路更宽了,水更清了,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了,成功探索出“落后村”发展为“先进村”的“四治处方”。
一是把脉问诊寻“病因”,明确整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支部“自诊”、专班“会诊”,根据郭大村自查上报软弱涣散对应情形,市委组织部联合市委党校、九真镇党委组建工作专班,采取“一走遍四必谈五必访”方式深入湾组、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建立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争取部门支持升级基础设施、规范“三资”管理壮大集体经济、建强党员队伍增强组织功能、广泛发动群众改善人居环境等四个方面整改措施,做到问题清、目标明、措施实。
二是靶向施策治“病痛”,细化整顿措施。建强干部队伍治“软骨病”。将党纪学习教育与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一体推进,指导村党支部梳理政策理论学习重点任务,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联合教学方案,聘请市委党校专职教师、驻村第一书记围绕遵规守纪、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讲好专题党课,着力提升村“两委”干部政治素养。大力推进农村“123”人才工程,由联村市领导实地调研、镇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跟进指导,把培养优秀年轻后备干部纳入村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着力构建“优秀人才-年轻党员-后备干部”培养体系,建立后备力量台账,推行“导师帮带制”和跟班学习制度,提升后备力量基层工作经验和本领。规范财务管理治“弱”。针对村级债务过重,信访矛盾突出的现实问题,成立“市协调、镇负责、队支持、村落实”债务清偿工作专班,摸清村级账面债务逐笔进行分类登统、追溯来源,逐一清理后公开公示、接受监督,采取“政府调度化解一批、驻村工作队支持拨付一批、村级发展自筹化解一批”的方式,成功化解历史债务15万元。发展集体经济治“贫”。聚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破解“无钱办事”难题,推进土地整组集中流转试点,借助扫黑除恶整镇推进试点行动“东风”,全面规范集体“三资”管理,解决千斤坝水库及周边鱼池长期霸占经营和拒交承包款问题,带动村集体增收5.36万元。凝聚干群合力治“乱”。积极争取水利、农业、交通等部门支持,整合项目资金42万元,打通四个湾组924米断头路,积极发动在外成功人士捐资捐物、党员群众筹工筹劳,“一事一议”实施三组黑臭水体治理及生活污水分流工程,改造村主干道过水涵渠,修建村民健身广场和临渠步道,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三是治防结合祛“病根”,巩固整顿成效。注重落实“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制度,推动郭大村开展“月半说事”活动,累计开展活动18场次,参与党员群众400余人次,累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4个。大力落实“三培养”机制,动员众鑫青蛙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回乡发展,并培养成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蓄足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坚持对照“五好”标准,实行“动态报告”和“备案销号”管理制度,通过周报告、月问效、季督查,全面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督查指导,实行全程跟踪问效,实现全面进步提升。完善“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体系,建立党小组服务湾组、中心户联系群众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感,形成群众难题有人帮、村级事务齐心管的长效治理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