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答复
刘娟、贺生波、周淑芬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失地农民就业中心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建议是对被征地农民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失地农民由于技能不足、信息不畅、观念制约等因素,面临就业困难、收入不稳、发展受限等挑战。单一的安置模式确实难以满足其多元化、个性化的就业需求。《建议》提出的建设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强化社会力量联动三大建议,完全契合我市当前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我市的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我局始终将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公共就业均等化服务的工作要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核心节点,联动零工驿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培训、岗位、政策、创业等资源的“一站式”综合性就业服务平台,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职业推介、创业指导等多元性服务。围绕建设失地农民就业中心,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中发〔2024〕18号)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意见》(人社部发〔2024〕30号)文件精神,今年以来,我局正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工作,以打造“乐业天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抓手,依托线上+线下服务矩阵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确保民生保障有网点、用工支持有实效、就业服务有实招。“乐业天门”平台运营3个多月,累计入驻企业342家,服务求职者1.8万人次,促成就业匹配4000余人次。
此外,根据“打造集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政策咨询、创业扶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的建议,今年我局在中心城区依托所有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就业服务网点,实现了中心城区公共就业服务网点全覆盖。目前,我局在全市范围内已建成3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0个零工驿站,并对基层就业服务人员开展专项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确保各站点均可向包括失地农民在内的劳动者提供“一站式”标准化公共就业服务。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工作。
二、“乐业天门”强化精准就业帮扶
“乐业天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可提供“6+1”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即就业需求摸排、就业岗位募集、就业供需匹配、就业能力提升、就业援助帮扶、创业指导服务和特色服务),你们关于 “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 的建议,属于“就业能力提升”中的职业指导服务范畴。为做好该项服务工作,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已组建天门市职业指导师团队,定期下沉基层为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指导服务。2025年,我局已在侯口、竟陵、岳口及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累计举办了5场“求职能力实训营”等职业指导专项服务活动;二是鼓励引导各就业服务站点定期举办就业政策解读、职业指导、招聘对接等专项就业创业活动。三是将失地农民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制定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由基层就业服务人员提供“1311”精准就业服务。四是“乐业天门”对接“天门市创业担保贷款”小程序,给予创业资金扶持,对失地农民创办企业有最高500万的创业担保贷款金融支持,针对返乡或就业困难的失地农民创业给予5000一次性创业补贴。
三、整合资源形成联动机制
(一)强化技能培训
引导失地农民与我市定点培训机构对接,围绕我市“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开展特色培训,积极推行服装电商千人培训计划。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宣传推广电子商务师、服装缝纫等专业,2025年已培训电子商务师2220人,服装缝纫589人。针对年龄较大、文化基础差的劳动人口,大力开展以家政、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为主的培训,促进就近就地就业;针对适龄劳动人口,重点开展以农村电商、中式烹调、粮油作物高质量机播、高效飞防植保、机收减损、农机安全生产和无人机农业场景运用等为主的技能培训课程。其中,2025年我市申报了2个农机手技能提升培训专题班,共110人;对于大龄贫困女性,重点开办育婴师、月嫂培训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争取早日就业。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就读技工院校,发挥用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等加强合作,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
(二)组织专场招聘
联合乡镇(街道)、产业园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针对失地农民、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送岗下乡活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就近就业与外出就业并重,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大龄农民工、实地农民工就业帮扶,做好就业指导和岗位推介。2025年1-6月,全市累计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87场,累计参会企业819家,8.3万余人次求职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求职。同时,引导失地农民与我市零工驿站对接,拓宽就业渠道和就业形式。全市10家零工驿站累计为农民工等零工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求职招聘、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劳保维权等服务3.2万余人次,登记零工信息16840余条,发布招工信息8524余条。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将以办好《建议》为契机,全力推动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之忧。下一步,我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着力构建“精准识别、分类帮扶、全程服务、社会协同”的失地农民就业帮扶体系:
(一)需求导向,精准服务。一是大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工作。深入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失地农民就业状况摸底调查,提供差异化、精准化服务。加强与本地企业、工业园区对接,开发适合岗位。积极拓展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渠道。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二是根据不同年龄结构重点群体,做好分类指导,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尽量减少培训的盲目性,有效促进失地农民早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二)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加强与农业农村、民政、教育、工会、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动员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帮扶合力。结合省级下达培育任务及我市申报计划,2025年度我市计划培育高素质农民290人。其中:粮油产能提升(粮食、油料)60人,重要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棉花、园艺作物、其他作物、家畜、家禽、特种动物、淡水养殖、种养结合等)110人,农机手培育(农机、无人机)120人。
感谢你们对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