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6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天门市委会水淼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入推动“双集中”工作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你们的提案契合我市当前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对我市的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深入推动“双集中”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今年来,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系列稳就业保民生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推进“双集中”工作和深入实施“三个十万工程”发展大局,实施“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工程,健全城乡一体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夯实充分就业底盘,以“稳就业”作为推动天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助力。
一、主要工作落实情况
目前,城镇新增就业984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8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496人,返乡创业实名制登记2672人,带动就业11480人,就业创业培训3540人。主要就业工作指标达到超过省布计划时序进度。
二、主要举措
(一)创品牌,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品牌
今年以来,我局正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工作,以打造“乐业天门”公共就业服务品牌为抓手,依托线上+线下服务矩阵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确保民生保障有网点、用工支持有实效、就业服务有实招。平台自3今年3月份运营以来,累计入驻企业386余家,注册求职者3.5万余人,促成就业匹配4700余例。线下布局3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0个零工驿站为核心,确保全市各乡镇、社区居民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全覆盖。今年为群众提供接地气的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依托站点开展政策宣讲、岗位推荐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32场。
(二)强基础,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
开展全域劳动力资源调查已入库75万余人,目前正按省统一安排开展返乡情况摸底入库。开展全市高技能人才调查入库1.3万人。开展《天门市在外人才名录》(第五版)修编,录入在外人才1.26万人。紧盯我市“一主两新三支撑”产业需求,累计举办招聘活动104场,参会企业780家次,8.6万余人次求职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与求职。将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开展服装电商产业千人培训计划。“天门衣商”劳务品牌入选湖北省第五批十大劳务品牌,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的效应,扩大就业规模。
(三)优服务,营造城乡一体的高质量就业创业环境
着力破解“就业难”“留工难”问题,实施中小微企业岗位扩容计划。通过税收减免、稳岗返还、社保补贴、企业吸纳等“降返补”政策杠杆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充分激发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力潜力。强化企业用工指导。推广“一企一策”人社专员服务机制,安排专人为301家重点企业对接用工需求。培育打造特色鲜明的返乡创业园区,其中天佳服装电商物流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天门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已通过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的公示。正筹划出台《天门市返乡创业园认定管理办法》,积极培育白马服装电商基地、龙腾服装小镇等创建市级“荆楚返乡创业园”,今年拟在全市范围内筛选认定10家,并给予资金奖补。联动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等部门,依托在外商会、务工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常态化宣传,制定《服务楚乡回归返乡创业清单》,打包提供一条龙创业扶持政策。聚焦产业需求导向,今年我们围绕我市产业发展,发布急需紧缺工种指导目录,并实施差异化补贴,引导培训机构围绕“一主两新三支撑”重点产业链开展培训,今年计划培训0.7万人。
(四)兜底线,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帮扶措施
加大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力度,优化发放流程、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申领。在市人社局一楼建立“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协同市总工会、市法院、市司法局、企业家联合会等部门进驻合作,为群众提供咨询、协商、调解、仲裁、投诉、诉讼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服务。同时,加强乡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通过流动仲裁庭开展现场指导,起到了良好劳动法规宣传效果。
(五)促技能,着力提升培训就业质效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需要,我们全面加大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技能培训力度,同时鼓励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技能鉴定,引导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促进农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体面就业和持续增收。
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