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194次无偿献血书写奉献人生 我市“献血第一人”光荣退休
4月9日,接到天门市血站紧急求助电话的无偿献血志愿者王宜字再次走进市血站机采室,完成了第194次血小板捐献,还有4天就是他60周岁生日,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无偿献血。在这姹紫嫣红的最美四月天,他用20多年来的热血坚守,为自己无偿献血生涯画上了最美的色彩。
热血奉献 平凡坚守
“二十余载热血路,默默奉献爱如初,三获金奖耀荣光,豪情满溢冠天门。”这短短28个字概括了王宜字20多年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爱心历程。王宜字是天门市工商银行的一名员工,多年来,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一直坚持无偿献血,把奉献爱心当作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是我市红十字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先进队员和优秀榜样。
王宜字从2004年3月开始无偿献血,22年来已累计献血194次52200毫升,其中全血8次2800毫升,机采血小板186次205个治疗量,他荣获2014—2015年度、2018—2019年度、2022—2023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2021年湖北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是天门籍献血者在我市献血量最多的“第一人”。
大爱无言 救人无声
时至今日,市血站工作人员都不会忘记王宜字献血救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并时常会提起。
那是2008年春节的一个晚上,大雪封路,车辆难行,一产后大出血病人急需B型成分血输注,正在横林镇与亲友欢聚的王宜字接到血站的紧急电话后,不顾亲友劝阻,二话没说就顶着飞雪寒风跨出大门,高一脚低一脚摸黑向市区出发。路上全是厚厚的积雪,他心里着急失足滚进路边深沟,爬起来继续往前走,赶在午夜12时走到了市血站,来不及换下冰冷湿透的衣服,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来了,快点来采血。”产妇因王宜字的成分血而脱离了危险,王宜字却因劳累过度和风雪相浸病了近半个月。
2020年春节期间的一个晚上,一重症骨髓瘤患者血小板极低,随时面临大出血危险,急需B型血小板输治。王宜字接到市血站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后,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好的,我马上来。”在全城交通管制、晚上路面结冰不便出门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一路骑着自行车为爱逆行,只想快点来献血救人。当骑着自行车的王宜字出现在市血站门口时,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2024年2月14日,正值农历大年初五,伴随着一声声“新年好”的互相问候,市血站机采室内迎来了5位机采献血者,其中就有王宜字,当天是他第169次无偿献血,春节期间“打卡”献血已成为他多年来的惯例,他经常用无偿献血这一春节“特别行动”迎接新年的美好开始,2025年也不例外……
初心如磐 温暖依旧
一个人温暖一座城。20余年间,王宜字不仅自己坚持无偿献血,还动员身边的同事亲友参加无偿献血,并义务当起了单位的无偿献血宣讲员,积极投身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公益事业中。无论是2016年的抗洪救灾工作,还是关爱福利院的老人小孩,慰问人民子弟兵、市特校师生,创文志愿服务活动等,处处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用实际行动默默绽放着一抹“志愿红”风采。
对于血站而言,王宜字无疑是生命接力赛中最为关键的一棒,他的坚持与奉献,为无数生命带来希望。血站工作人员感慨地说:“像王伯这样默默无闻的热血英雄,他的精神如同火炬,将永远在我们心中燃烧,激励着我们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无畏前行,永不止步。”
近两百次默默献血,5万余毫升的热血守护,这就是王宜字20多年来奉献社会的无声记录。如今,尽管因年龄原因,王宜字无法再献血,但他坚定地说:“无偿献血是利人利己的大好事,虽然无法再继续献血,但我还能做志愿者,只要有需要,我还是随叫随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