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港镇卫生院:生死时速显担当 白衣执甲护生命

发布时间:2025-09-04 15:45 来源: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7月31日正午,骄阳似火,而在张港镇卫生院内,一场与死神的赛跑正以惊心动魄的方式上演。当正午1时的钟声刚过,急诊室门口突然响起撕心裂肺的呼救:“救命!孩子被西瓜卡住了!”正在门诊输液室值班的护士汤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眼前的景象让她心头一紧——一名约2岁的患儿双目紧闭,脸色青紫如猪肝,口唇发绀得几乎发黑,已发不出半点声音,小小的身体在家长怀中微微抽搐。

“快!让我来!”汤露没有丝毫迟疑,稳稳接过患儿的瞬间,急诊室郭爱容医生已闻声赶到。无需多余言语,两位医护人员的眼神交汇间,一场专业精准的急救战已然打响。汤露一手托住患儿下颌固定体位,另一只手快速清理口腔异物并持续扣背,双手环抱患儿腹部,以教科书般标准的姿势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冲击、放松、再冲击,每一次发力都精准落在剑突下方两横指处,力度拿捏分毫不差。

时间在寂静的走廊里被无限拉长,家属的啜泣声与医护人员急促的呼吸交织。一次、两次、三次……当第七次冲击落下时,“哇——”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凝滞的空气,如同天籁。患儿口唇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去青黑,泛起健康的红润,胸廓随呼吸起伏,堵塞气道的西瓜块被成功排出。在场所有人悬着的心骤然落地,家属瘫坐在地,望着孩子逐渐恢复血色的小脸,泪水混着汗水滚落,哽咽着重复“谢谢医生!谢谢护士!”

从听到呼救到患儿转危为安,整个过程不足5分钟。这短短几分钟里,护士汤露与医生郭爱容展现的不仅是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更有扎实到刻入肌肉记忆的急救技能。“海姆立克法对婴幼儿的力度、角度要求极高,稍重则可能伤及内脏,稍轻则无法起效。”参与抢救的两人事后回忆,正是日常无数次的应急演练,让她们在生死瞬间能精准把控每一个动作。而汤露第一时间判断病情、固定体位的反应速度,更被同事们赞为“教科书级的应急处置”。

这场“教科书式”的急救,是张港镇卫生院深耕医护人员技能培训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医院通过“每月一演练、每季一考核”的应急培训机制,将心肺复苏、气道梗阻急救等技能纳入全员必修课,确保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在突发状况下“拿得出、用得准”。正如该院院长丁明华所说:“百姓的生命健康,从来不是靠运气守护的。汤露和郭爱容的挺身而出,是我院‘以练为战、以技立身’理念的最好证明。”

目前,经五官科后续检查,患儿已无大碍,顺利出院。这场发生在盛夏的生命接力,让人们看到,在荆楚大地的基层医院里,有这样一群白衣执甲者,他们以精湛医术为笔,以责任担当为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用专业与速度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