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产科医生眼中的生育变迁

发布时间:2025-11-05 15:37 来源: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刚下手术台,下一台手术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了!”10月14日,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负责人朱小晖擦着额头的汗水对记者说。

在医院产科工作20多年,朱小晖不仅以医者身份守护着一个个新生命,以实际行动响应鼓励生育号召,42岁时与爱人张小华迎来了二孩,而且亲身经历了产科的“起伏”,见证了鼓励生育政策推进过程中,生育形势从低谷逐步回升的变迁。

“还记得2023年,那是疫情之后生育率很低的一年,产科工作量直线下降,部分产科医生产生了转科室的想法。”朱小晖回忆,当时医院产科仅有的1个普通病区和1个特殊病区,共计57张床位都难以住满。那时的他,看着冷清的病房,心里满是焦虑。

变化悄然发生在2024年。随着我市鼓励生育政策的持续推进,医院产科诊疗需求明显回升,医护团队重新忙碌起来。朱小晖说,此前医院产科原有两个病区80张床位,2023年底,因孕产妇不足,医院将其中一个改成特需病房,床位下降到57张,到了2024年,产科病房又不够用了。

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今年,医院又专门投入200万元,将19楼原耳鼻喉科整层改成产科病区,不仅新增一批床位,还将全面改善产科病房环境,从硬件设施到服务细节进行全方位升级。

数据显示,我市2016年新生人口数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18528人,此后便以年均1000多人的幅度下降。到2023年新生人口数量为6004人,仅为高峰时期的1/3。而2024年,全市出生人口数量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今年延续向好态势,1至6月新生儿数量3756人,同比增长5.6%。

“这组数据的变化,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感受最为真切。”朱小晖说,鼓励生育政策的推进不仅带来了生育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家庭生育的信心。相信在鼓励生育政策的持续助力下,会有更多新生命降临,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充满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