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结
2021年,天门市自然资源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履职尽责,突出改革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促发展,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开展项目用地“店小二”专项服务行动,抓好省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用地报批,组卷报批用地5865亩。沿江高铁用地报批已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武天高速已通过自然资源部用地预审,并已下达批复。
(二)保资源,严防死守耕地保护红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两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省政府下达天门市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为243.13万亩、196.26万亩。目前实有耕地253.66万亩,实际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196.27万亩。今年全市建设占用耕地2749.74亩,补充耕地2749.74亩。2020年度耕地占䃼平衡项目3525亩已完工,验收后可补充耕地指标2500亩。验收增减挂钩项目2500亩,正在施工1300亩。长江干支流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已通过省级核验。
(三)强引领,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天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已形成中期成果,完成了规划文本、规划图件和专题研究报告。主动加强与武汉城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的沟通和衔接,实现天门与武汉城市圈“规划同编”。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市域村庄布局规划工作,3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正有序推进。
(四)促集约,全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天门市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实施意见》,强化以“亩产论英雄”,对新增建设用地严把审批关口。以招拍挂方式出让国有建设用地91宗,面积2582亩,同比增长11%,成交金额7.28亿元,同比增长112.8%。实施“增存挂钩”机制,存量建设用地消化处置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五)提质效,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岳口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已签订投资协议。天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已通过国家核查。农村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国家验收评估。
(六)抓造林,“绿满天门”成效显著。今年全市完成造林4.2万亩,共栽植各类苗木403万余株。省委省政府下达我市2021年森林覆盖率增速0.05%、森林蓄积量增速2.5%。根据我市现有林地面积、可造林面积、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情况,能够完成上述两项考核指标。2021年林业总产值30亿元,比上年度增加14.3%。
(七)优服务,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加快推进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企业拿地即可动工。2021年以“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33宗,面积1102亩,占全市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的42.71%。推行“一网通办”,实现了“一窗受理、一次办结”。重新编制了26种不动产登记流程图,将过去不动产登记5个环节(申请、受理、审核、登簿、缴费发证)简化到1个环节(即受理发证),所有登记业务办理时限均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累计办理不动产登记66603件,平均用时1.8小时,同比提速80℅。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用地许可、工程许可等审批时限由法定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3-5天,报建资料齐全规范的审批可压缩至1-2个工作日内办结。制定了《天门市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豁免项目清单》,项目在取得合法用地手续,满足消防、安全等规范要求后,免于或无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即可开工建设。
(八)党风廉政建设真抓严管。一是开展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年初局党组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印发了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落实落细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结合第二十二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和清廉建设,组织开展了学习专题讨论、党内法规知识测试、上廉政专题党课、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清廉文化、清廉机关创建等一系列宣教创建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双评议”工作。对反馈的问题线索迅速整改落实。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报告制度。每月底将“三重一大”、土地交易、土地整治项目进展等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厅及市纪委派驻纪检组报告。三是强化执纪问责,做到有案必查。落实派驻纪检组监督检查和执纪问责,认真开展案件查处工作。
二、2022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空间总体格局,科学布局三类空间,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发挥中心城区引领辐射作用,构建“一核引领、三级支撑、全域协同”的市域空间结构。完成3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开展金牌“店小二”行动,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采取全链条跟进、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服务,主动服务沿江高铁和武天高速等省市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统筹力度,优先保障稳链、补链、强链和高新产业用地。
三是以“亩产论英雄”推动土地集约利用。2022年省自然资源厅将重点考核建设用地亩均GDP增速,作为实施“亩产论英雄”的重要抓手;并确定我市“十四五”建设用地亩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8%。将严格用地标准,坚持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综合评价机制。坚持“挖潜增效”,加强土地收储出让,盘活存量土地资产,推动土地利用理念和方式转变。实施“增存挂钩”制度,开展存量建设用地消化处置行动,完成2022年“亩产论英雄”省级考核任务。
四是守牢守好耕地保护主责主业。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行《天门市耕地保护红黄牌制度》,压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大力推进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落实“占一补一”。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五是深入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重点做好岳口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管理。全力推进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
六是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全面推行林长制,打好长江大保护造林绿化专项战役,力争完成造林项目8000亩,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增速0.05%,森林蓄积量年增速2.5%。
七是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推行不动产登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一事联办”、“即来即办”,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八是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以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年度变更调查的成果为基础,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图”。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数据库,夯实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