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新农人” 带动示范作用显著

发布时间:2024-08-19 11:27 来源:中国信息报

近期,国家统计局天门调查队针对湖北省天门市“新农人”发展现状展开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天门市“新农人”目前发展势头较快、示范效应强、带动作用显著,助力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经营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渗透

“新农人”是以提高农业价值、生产安全农产品为目标,具有生态农业理念和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主要包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采用了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民企业家、农场主、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目前发展类型较为多元化。受访者中,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占比54.3%,家庭农场经营者占比30.4%,种养大户占比19.6%,农业企业负责人占比21.7%,返乡创业大学生占比8.7%,休闲农业经营者占比2.2%,其他从事农业相关行业者占比19.6%。

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农人”经营的产业由单一生产逐步向全产业链发展渗透,涵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从目前经营的主要业务来看,从事农林牧渔业相关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占比分别为56.5%、15.2%、2.2%和47.8%,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类服务的占比45.7%,从事乡村旅游、餐饮民宿等服务业的占比2.2%。

拓展农业经营模式示范效应强

近年来,天门涌现出不少扎根农村、贴近农业、服务农民的典型案例,他们通过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带动更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机制和有效路径。

如张港镇三新花椰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花椰菜面积达5000多公顷,使天门市张港镇成为全国花菜第一镇,“天门张港花椰菜”荣获“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黄潭镇三军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温室大棚170余个,各类观赏菊1000多种,连年承办中国天门(黄潭)乡村文化旅游暨农民丰收节,每年吸引十多万名游客到菊花园参观、购花、赏菊、游玩,2020年合作社入选为全省秋冬农业生产现场会实地参观点。拖市镇绿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元淼”牌系列糍粑在各类食品、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先后获得“金奖农产品”“好年货上榜品牌”等称号。

促进农业增效带动作用显著

相较于传统农户的分散经营,“新农人”在经营规模、日常管理、技术应用、市场竞争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在农业生产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稳粮保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技应用、带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带动作用。受访者中,超六成“新农人”与小农户有合作关系,主要是提供统一采购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统一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运输销售服务等,帮助合作的小农户年均增加收入2000-30000元。如麻洋镇天海龙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给周边农户提供800多个用工岗位,每人每天120元,入社的62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8万元。佛子山镇瑞丰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0户,年均增收6000多元,合作社理事长被评为“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天门“新农人”高质量发展仍面临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土地流转机制不畅、专业人才存在缺口等问题,助力乡村振兴还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土地流转和强化规范管理等方面发力。接下来要继续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整合力度,引导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实、做优农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优势产业集群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