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39666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横林镇
发文日期
2013年12月06日
名称
2013年横林镇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06日

2013年横林镇工业企业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12-06 00:00 来源:横林镇

  2013年是我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镇党委、政府立足大局,审时度势,提出“工业强镇,科技立镇”的发展战略,把发展工业经济摆在空前突出的位置,要求全镇上下全力以赴抓好抓实抓出成效。为认真落实镇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为我镇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全镇工业企业进行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企业的现状

  我镇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招引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有一定的规模。目前,我镇共有企业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在建一家。就调研情况看,我镇工业经济基础依然十分薄弱,招引任务十分重,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突出表现在企业个头小,数量少,底子薄,财税贡献率低,抗风险能力弱,缺乏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工业对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二、我镇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我镇企业大多集中在加工制造这种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产品大多保留在简单制作的水平上。相当数量的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质量,产品附加值低。二是产业关联度低。在纵向合作上,即在关联的企业之间,没有建立起合作关系,缺乏统一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在横向合作上即在生产相同或类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缺乏明确的市场分工,没有在信息、人员培训等方面共享社会资源。例如,楚盛纺织与横林棉纺厂。

  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主要集中在生产基础产品的产业上,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资金、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生产经营化“低质跑量”为主,在消费的短期热点上,容易造成持续上项目而形成行业的恶性竞争。二是从产品价值链的角度看,我镇仍处于赢利较少的生产制造环节,而利润丰厚的研发,设计以及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环节基本没有涉及。三是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和市场影响力。企业所获得的附加值和利润偏低成为必然结果。

  (二)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更新换代缓慢。

  我镇企业大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只是以目前市场上极为普遍的甚至于落后的技术作为生产工艺,品牌意识不强。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产品更新换代缓慢,仅仅依靠低价取胜,1-2名技术人员,有的甚至没有技术人员,这造成了企业缺乏发展后劲,缺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经历短暂的辉煌后,发展动力不足,甚至会出现消亡的现象。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起点低,实力小,大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自己的工艺人员,更别提研发人员了。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有些企业甚至没有,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三是缺乏公共的技术创新平台,不能使企业有效的和高校等科研单位直接挂钩,把最新的技术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三)发展理念不够超前,管理方式普遍落后。

  我镇企业大多数仍沿用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为企业建立之初的生存与发展也曾做出过大的贡献。但是,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到中期,这一管理方式往往容易转化为消极的阻滞,容易造成经营效率的低下和激励机制的偏颇。同时,现有企业大部分企业主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心态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完全有可能通过融资等手段进一步扩张,但由于担心怕“外人”来分蛋糕,为了避免风险,企业只愿维持现状,小打小闹,不想再去进一步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价值观错位。管理都将企业存在价值看成是家庭利益最大化的载体。而不是上升到更高的社会价值层面。“私利”与“功利”相混淆,促使思想陷入封闭,拒绝改变,导致企业管理僵化。二是思维僵化。由于长期以来受小农文化熏陶,固步自封、志得意满,看问题的片面性决定了无法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浪潮中作出及时的改变。

  三、有关建议

  1、要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思想,全程跟踪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确保企业安身、安心。

  2、围绕我镇现有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大做强产业链。

  3、加强企业教育引导,让其拓阔思路,共谋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