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和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乡镇办场园 / 九真镇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索 引 号 MB1A08302/2021-57872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布机构 九真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文 号
标 题: 2021年在九真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在九真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11-02 12:0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10月31日九真镇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各位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量、跨越赶超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镇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融入城市圈、建设示范区、晋升百强县”战略部署,紧密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把握新形势,抢抓新机遇,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旅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计202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年均增长22%;工商税收847万元,年均增长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年均长18.5%;农产品加工值9亿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8元,年均增长11.1%。镇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五年来,我们重质量、稳增长,经济实力更加强劲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壮大。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投资5500万元,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占地1000亩,完成道路、水电、燃气、雨污管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政府主导、村(居)齐心、部门协同,五年来签约协议投资项目78个,成功落户工业企业33家,园区纺织服装、智能家居、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被纳入市级重点工业集中区。强力推动项目技改扩规,7家重点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升级,技改投资额达到2.4亿元。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6家工业企业实现进规入库,其中年缴税收过百万元企业3家,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为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打造2万亩西白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8000亩“水八仙”水生蔬菜示范种植基地,年产值突破1.2亿元。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成功申报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家、市级农业精品示范园1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41家。大力创建农业品牌,依托明庙炒米、张庙藕带、龙背荸荠等“一村一品”优势产业,“九真味”“九茨食品”“楚硒米”等本土特色农业品牌成功走向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培育出小李乡味坊、陆谷香食品、天鑫京东馆等农家电商企业10家,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三是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以文旅康养为主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致力打造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3A级生态旅游景区、西白湖现代农业农事体验区,日均接待游客超1万人,餐饮、商超、宾馆、酒店等传统服务业蓬勃发展,培育家家旺购物广场、又一村酒店、张家湖生态鱼庄等限上商贸业12家。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培育规上服务业1家,依托“水八仙”电商产业园,构建线上销售平台和物流集散中心,配套建设20万斤农产品冷库1座,基本实现农产品收储、冷链、销售、配送、运输一体化,德邦、顺丰、邮政等多家大型物流公司每日上门集中装运,物流服务及标准化管理体系初具雏形。

五年来,我们重内涵、优环境,城乡面貌更具魅力

一是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健全。全力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投入600万元,将张彭公路、周柳公路、刘南公路升级改造为“四好”农村公路。投入800万元,连通农村通组入户断头路33km。全力配合张家湖环湖路、九马线、九蒋线等道路工程征地建设,力争年底竣工通车。全面实施农田水利升级改造,投入5000万元,开发西白湖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河道疏浚、道路硬化、电力改造等配套工程,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彻底实现旱涝保收。投入2000万,完成张家湖、沿湖、西白湖4座大型泵站升级改造。投入400万元,完成苏家水库、沉岛水库等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投入700万元,完成张家湖、赖家垸、陶家垸堤防加固工程,全长5.3km。投入130万元,开挖疏浚镇村灌渠63km。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新增10KV高压线路3条,新建农村配电变电器61台,基本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全镇20km供水管网铺设,实现2.3万户居民自来水连通保供。加快推进水厂体制改革,新建1000吨级清水池,预计年底可有效解决何场、刘庙、东庙等偏远村供水不足问题。

二是城乡发展空间不断优化。提升镇区承载能力,争取“擦亮小城镇”专项资金1800万元,完成圣水大道、九真大道、圣新路、群益街等4条镇区主干道升级改造和天北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完善镇区16km污水管网建设沿线布设景观路灯26盏、电控路灯120余盏、景观花坛46座,建设智能交通信号灯1座,推动镇区发展不断向南北扩围。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全面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卫生乡镇创建,深入开展“整脏治乱、两违防控”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伸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拆除违建商棚45座,改造镇区老旧集贸市场1座,改建特色商业街区1条。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抢抓汉北河堤防加固工程、张家湖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有利时机,实施农村住宅集中搬迁、统规统建,有效推动农村集中居住、集约发展。

三是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水质提升行动,完成沿湖、石家湖、罗家湖等6个市级河湖退垸还湖工程,河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坚决打赢农村“畜禽污染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三大攻坚战,关停环保不达标畜禽养殖场37家,扎实开展“回头看”严查复养反弹。完成改厕7517户,验收合格4685户,验收合格率达到62.33%,32个村(居)公厕建设完成并正常投入使用。选址新建“大三格+生态湿地”,有效解决镇区集贸市场、柳河农贸市场、周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村沟渠堰塘等小微水体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以“十户联创”“村庄清洁日”等卫生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运村庄积存垃圾、河湖岸线白色垃圾和水体漂浮垃圾500余吨。

五年来,我们重民生、谋共治,群众生活更为幸福

一是民生福祉更加殷实。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五年共发放政策兜底资金(低保金、五保金、医疗救助金)4658万元,发放残疾生活、护理补贴救助资金360.6万元,发放临时救助、冬春生活救助424.8万元,发放高龄津贴182万元,基本实现全镇困难家庭和遭受变故家庭应保尽保、应助尽助。重视补齐学前教育短板,吸纳社会投资8500万元新建私立幼儿园一座,帮助1200名幼儿就近入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主动对接卫健部门,组织乡村医生参与医疗技术培训8期,提高基本医疗技能,确保执证上岗。争取国债资金1800万元新建卫生院门诊大楼1栋,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质量,投资150万元,完成镇福利院绿化改造和基础设施升级配套,启动院民楼旧楼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设计。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每年举办春秋线下招聘会,帮助20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加大“两保”扩面征缴力度,人员参保率达到99%。

二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重视发展文体事业,全镇新建占地13亩文体公园一座,配套打造2公里文化长廊和600平米生态停车场,铺设塑胶跑道170米,建设开放网球场、门球场等体育赛事场所。投资160万元新建综合文化站,预计年底完工。实施“电影下乡”和“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共组织开展各类乡村文艺活动350余场,成功举办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文艺晚会3场次。大力发展安全生产事业,制定安全生产五年规划,开展安全生产三年整治行动,加大对“十小”“三合一”场所非法生产查处力度,共关停违法违规生产企业4家、小作坊13个。全力化解农村宅基地界纠纷,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农村宅基地确权办证,规范农村建房秩序。

三是社会管理文明有序。加强“平安乡镇”创建,推进“雪亮工程”全覆盖,健全32个村(居)视频监控系统,落实“片警+辅警+网格员”的包村治理模式,形成日查夜巡排险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加强信访维稳调处力度,全镇调处群众矛盾纠纷124起,成功调处率达到90.4%,调查办结各类信访舆情件322件,群众回复满意率达到95%。加大案件侦办力度,破获各类刑事和治安案件714起。全镇无一例赴京、赴省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连续五年被评为信访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集涉黑涉恶线索30余条,侦破涉黑涉恶案件8起,抓捕拘留涉黑涉恶分子13名严厉打击“三类”犯罪行为,全镇现有71名吸贩毒史人员全部实行“5+N”管控,31名涉缅人员已劝返核减14名,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们讲政治、顾大局,三大“战役”全面胜利

一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胜利。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政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要求,对全镇32个村(居)、402个村民小组封闭管制,及时发动200余名党员干部组建镇村生活物资供应队,实行定点售卖、代买代购、订单配送,有力保障了群众生活需求。1200余名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无私奉献,日夜奋战在防疫一线,在全市范围内较早实现“双清零”。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以来,有效遏制疫情反弹输入风险,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责任之弦,及时启动应急机制,落实精准防控,实现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全底数摸排、全过程流调、全闭环管理,实现无一例本土新增病例,无一例输入性新增病例。持续推进全员疫苗接种工作,构筑全民防疫坚实屏障。

二是防汛救灾“保卫战”夺取胜利。历年汛期,我镇始终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尤其是面对2020年的特大洪灾,及时成立汉北河、张家湖、西白湖三大重点险段防汛指挥部,400余名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夜以继日抢险救灾,设立重点段面防汛值守点10处,配强28个水库、涵闸险段防汛力量,备足防汛抢险物质,及时排除漫堤溃堤风险,守住了全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五年来我们兴水利、除水患,坚持旱涝同防,维修加固河湖涵闸23处、泵站7处,翻新32个村(居)114处灌渠水利设施,全镇防汛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确保了历年安全度汛。

三是脱贫攻坚“决胜战”夺取胜利。坚持将脱贫攻坚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争取扶贫专项资金943.2万元,实施扶贫项目36个,通过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乡村旅游、农家电商等扶贫产业,帮助464户贫困户、困难户688人实现在家就业,全镇1418户贫困户3883人如期脱贫,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精准落实“百企联百村”“百企兴百村”对接帮扶举措,共向企业争取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完善村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重视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争取衔接资金417.1万元,完成4个村1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建立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重点关注“三类人群”(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全力推进“防贫保”,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实际困难,筑牢返贫致贫防线。

五年来,我们重创新、优服务,政府建设更具活力

一是作风建设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六项禁令”,严控“三公”经费,规范政府采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机关事务管理,厉行节约,抵制浪费,“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强化。

二是依法行政取得新作为。认真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政府工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支持代表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依法行政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提高行政决策水平,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三是服务效能取得新提升。主动承接市政务服务行政审批事项下放,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完成镇村两级公共服务平台和网上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部门进驻便民服务大厅,所有村(居)均开通网上办理事项,领办便民服务办理事项117项,涉及退役军人、户籍信息、惠农补贴等11个民生领域,共完成群众网上办件683件。加快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专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确保群众所有的办理事项都能及时得到解决,让“只为问题找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的政务服务深入人心。

各位代表,发展的历程波澜壮阔,发展的成就令人鼓舞!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十三五”是我镇发展历程上经济社会提速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福祉普惠最多的时期,为我镇“建设工业强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旅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广大党员群众,向所有关心九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不足,新业态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振兴难度大,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培育不足;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社会事业短板较多, 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亟待加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政府职能转变不够到位,政务环境还需优化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必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直面问题和挑战,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发展规划

丰收的昨天鼓励我们迈进新的征程,美好的生活激励我们走向新的未来。未来五年是我镇做强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关键五年,更是我镇“建设工业强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旅融合”的黄金五年,我们将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增强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勇气和智慧,以海纳百川扩大开放的底气和格局,以创新创造发展的魄力和毅力,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努力建设宜居宜业新九真。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工业强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旅融合”为主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稳”的定力、“进”的信心、“新”的作为,谱写宜居宜业的美丽九真新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农产品加工值年均增长11.2%以上,工商税收年均增长11.6%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5%以上,全镇综合实力稳居全市前列,实现生态文明、城乡建设、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各项事业发展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围绕上述工作目标,我们将紧紧围绕“四个致力”,实现“四大突破”,推动九真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步伐。

(一)致力稳中求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奋力突破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抢抓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有利契机,整合全镇招商力量,不断拓宽招商思路,全力以赴抓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亲情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政府主职主业,力争新落户重点工业企业30家,实现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强化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专项跟进服务好鑫登服饰、涂耀金属、诚远医疗、光煜家具等新落户我镇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早日竣工投产、形成产能。全面清理园区闲置工业用地,主动对接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盘活各类低效资产,不断壮大工业经济体量。重点引导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实施技改扩规,全面提升传统产业附加值,增强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后劲。全力支持翰丰服饰、鑫登服饰、嘉扬制衣等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技改赋能、制造焕新”,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提升产业价值链。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沿武荆高速连接线打造大棚蔬菜产业示范带,力争全镇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加大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秋冬轮作面积,保证全镇小麦种植面达到2.3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切实提高传统农业经济效益。大力推广太空稻、富硒稻、再生稻等新品水稻试验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规模化农业种植,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是注重培育第三产业,打造经济增长极。实现农旅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促进,以“水乡文化”“农耕文化”和“田家文化”为主题,大力开发张家湖湿地公园生态旅游项目和西白湖现代农业农事体验项目,塑造“张家湖明朝石雕古墓遗址”“楚国令尹子文故里”“红色革命旧址”等旅游品牌,整合全镇旅游资源,打造“水乡湖船—石雕古墓—名人故里—农事休闲”的风情旅游线路,创建市级旅游示范区和特色旅游名镇。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挖掘“水八仙”电商产业园潜在价值功能,做实线上销售平台,做大物流集散中心,进一步完善冷链、仓储、配送投递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现代流通服务企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围绕生态旅游、农事体验和特色商业街,不断壮大商超、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行业规模,同步推动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行业创新发展。

(二)致力提质扩容,在实现城乡宜居上奋力突破

一是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建设。大力实施城乡道路建设“大会战”,全力推进张家湖环湖路、九马线、九蒋线等重点道路工程建设,实现与周边乡镇路网对接、交通相连,建设天门“四好公路”示范带。实施张彭公路、周柳公路、刘南公路等一批重点乡道升级县道改造工程,实现农村公路提质提档,构建城乡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体系。大力推动城乡交通发展,推动九真公交专线向农村片区延伸,补齐农村公共交通短板。加快九真大道、天北大道、群益路等镇区主干道升级改造,打通镇区东西环线,构筑畅通便捷的城镇内部交通网络。

二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扎实开展“擦亮小城镇”专项行动,加快集镇改造工程建设进度,持续开展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力推进“两违”清零,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和执法效力,实现镇容镇貌整洁有序。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镇区绿化亮化配套工程,合理增设小公园、小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打造镇区居民健身休闲便捷场所,全面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注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实现镇区及周边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推进市政环卫升级,增设垃圾分类箱、室外垃圾桶、勾背箱等环卫设备,扩大城乡保洁覆盖面,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专业化水平和规模化水平。

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始终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大气污染。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实施汉北河、柳河、邱桥河等连通水系保护与治理,持续抓好江家湖、石家湖、罗家湖、沿湖等重点市级河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动退垸还湖和生态修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严格落实水源保护区禁牧、禁养、禁排,治理上游水源污染,坚决扛起“守护好一湖碧水”的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治理修复工作,坚持“绿色食品”种植标准,落实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鼓励农田轮作休耕,提高耕地质量和使用效率,筑牢耕地保护红线,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消除农村面源污染。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建设及乡风文明宣教活动,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凝聚生态文明社会共识。

(三)致力社会保障,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奋力突破

一是突出抓好民生工程落实。完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落实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建设工程,完善医疗设施配套,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张家湖3台880KW大型排灌泵站新建,计划总投资9000万元,极大缓解全镇防汛抗旱压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主动对接连通城区二期供水管网,修缮农村供水管网设施,实现自来水“村村通”,彻底解决偏远村安全饮水问题。

二是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发展。积极落实促进就业政策,联系社会保障部门举办各类劳动技能培训班,鼓励企业重视开展岗前培训,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提升就业率。注重整合农村教育资源,鼓励完善上下学接送制度,解决农村孩子上学难、接送难等现实困难。完善村级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基础设施,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推进农村福利院改造,升级养老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工作,加强农村“两保”基金征收,扩大农村社保征缴覆盖面,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巩固创文成果,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

    三是突出抓好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发挥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作用,健全村级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和掌握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和动向,做到预警在先、措施在先,及时化解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抓好隐患排查治理,用铁的手腕防范和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致力自身建设,在高效务实廉洁上奋力突破

一是建设高效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审批时限,提升决策质量和行政效率。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逐步构建政府主导、人大监督、社会参与、司法保障的权力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工作执行力,把工作重心放到推动发展上来,放到加快建设上来,放到保障民生上来,确保政令畅通、政府有为。

二是建设务实政府。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履职的干事创业精神,把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常性深入基层走访调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群众最不满意的事情抓起,从群众最困难的事情帮起,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务实的良好形象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建设廉洁政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压紧压实“一岗双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相统一,用好“天八条”,为担当者撑腰鼓劲,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落实省委“六条意见”,遵照市委“六项禁令”,严控“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办好关键大事。全力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依规履职,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扎紧扎牢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制度笼子”,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各位代表,风疾正好扬帆,谋势必能跨越,众志可以成城,同舟更需共济。实现九真高质量发展,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奋发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扎实的工作,为建设宜居宜业新九真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版权所有:天门市人民政府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天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主办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市内)、0728-4812345(市外)】

政府网站标识码:4290060001鄂ICP备05005537号-1鄂公网安备429006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