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MB1A08302/2020-40611
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卢市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2年05月09日
名称
卢市《湖北乡镇大全》
文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2年05月09日

卢市《湖北乡镇大全》

发布时间:2012-05-09 00:00 来源:卢市镇人民政府

卢市镇位于天门市东部,地处东经113°21′,北纬30°40′,东与净潭乡、汉川市的新堰河镇相邻,南与马湾镇接壤,西与小板镇、杨林办事处毗邻,北与九真镇、胡市镇隔汉北河相望。镇政府驻卢市村卢家口集镇,归卢市居委会管辖,距天门市城区12千米。
  相传在明朝前,此地为天门河一支流入口处,这里芦苇丛生,十分荒凉,一些渔民在此捕鱼谋生,岸边有几间茅草棚子住着数户人家,因而逐渐有了集市交易。到明朝至正二年,有一卢姓人,在竟陵为官,其孙卢子良带领百姓,在卢汊地筑堤围院,以卢姓称卢家院。由于集市日渐红火,便将这个场口改名为卢家口。后简称“卢市”,沿袭至今。
  卢市,春秋属楚地,明朝属竟陵,清宣统三年属云潭乡仁和里,民国六年为卢家口区,民国三十五年为卢市乡驻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卢市为天门第三区区公所驻地。1956年为卢市指导组驻地。1958年7月为卢市区驻地,同年9月为丰乐人民公社社址。1961年为卢市区和卢市人民公社社址。1975年11月,卢市、净潭分设公社,卢市仍然是卢市公社社址。1984年3月撤社变区仍为卢市区,1987后9月撤区变镇为卢市镇,直到现在。
  2011年末,卢市镇辖刘集、刘阿、刘湾、刘老、刘三、王台、肖三、水陆、程台、魏场、汪台、么院、包家、龙坑、宋台、河岭、夏万、朱台、兵铁、熊老、中湾、卢家口、桥头、北河、同兴、黄口、土库、严桥、彭垴、鄢月、合丰、崔岭、周台、张毕、吴台、徐台、乔岭、窑新等38个村和一个居委会,有村民小组354个,12355户,总人口截至2011年末58398人,其中,农村人口52511人,劳动力22385人。在总人口中,男性30043人,占51%;女性28355人,占49%;14岁以下9344人,占16。1%;15-64岁32119人,占55%;65岁以上16936人,占28。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8381人,占99。97%。镇内散居着回、苗、壮、朝鲜、土家等5个少数民族,人口有17人,占0。03%。2011年人口出生率8。65‰,死亡率5。69‰,人口自然增长率11。54‰。本镇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距离15千米,国土总面积13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87。024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80977亩,水域面积48。996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约563人。
  卢市镇林地约15500亩,森林覆盖率20%。矿产资源有芒硝,主要分布在吴台村一带。主要植物有杨树、柳树、白杨、槐树、梿树、桑树等,另有果蔬类、花卉类、草本类等植物。主要动物有牛、马、羊、猪、猫、狗以及鲫鱼、鲤鱼、青鱼等鱼类。
  本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低温、霜冻、蝗灾等。卢市素有“水袋子”之称,因此涝灾对卢市构成最大威胁。1954年六、七、八三个月的外洪内涝,导致卢市90%的村庄、田地都成了水乡泽国、受灾面积达8000多亩,大小牲畜损失殆尽。
  卢市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6。5-29米之间,最高点为原刘集中学所在地庙岗岭,海拔高度为29米,最低点在本镇东北面的肖三村,海拔23。5米。
  本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约265天左右),春季阴雨低温,夏季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阴冷少雪。常年平均气温16。2°,空气湿度平均79°,年降雨量为1110。5毫米左右。
  境内水渠纵横交错,2011年,主要有河山干渠、团结渠、七三渠、长虹渠、刘卢渠、天南长渠、东风支渠、以及曹湾渠、直渠、一、二、三渠等12条。共建成电灌站14处,总装机容量4260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1947亩,旱涝保收面积76447亩,有效灌溉率94。4%。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指引下,本镇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很多单位获得了不少荣誉,仅2011年度,镇信访工作、福利院、法制宣传教育、纪律监察工作、统战工作及牺猪定点屠杀工作等,被市评为先进单位。
  卢市镇大事记
  本镇是天门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创始人是出生于本镇彭垴村的彭正浩。他1924年加入共青团,开始接受马列主义,1925年在省立第一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彭垴吸收彭德普、彭杰清、李子昌等14名先进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天门党组织——中共彭家垴党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卢市镇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大兴技术改革之风,本镇农具厂工人师傅严运松、何林树等,研制出“土汽车”,在当年的天门县群英大会上受到了表彰。
  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67年,本镇河岭、杨林湾先后发生了派性武斗,致使20余人受伤,在民众中影响极坏。
  1998年4月降大雨,受灾农田11330亩,是卢市历史上少见的春涝。
  1990年,黄新华被省授予“农民企业家”光荣称号,并评为省劳动模范。
  卢市镇历史名人,先烈及先进人物
  诞生于本镇合丰村的胡子明先生,在光绪28年中举。明国时期任天门督学的龙腊先生诞生于卢家口。
  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彭正廉、阳中贤、卢俊成等317名烈士,为党为民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工作者。王长春,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县十面红旗;汤火林,1991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五一”劳动奖章;祝开树,2005年被民政部授予致富带头人光荣称号;吴军霞,2011年度被湖北省统计局评为2011年度第6次人口普查工作先进工作者,还被评为市统计工作、调查工作先进工作者;文佳妮,2011年度被市评为合格工作先进个人;苏文涛,2011年度被评为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工作者;何振西,2011年度被评为市环保工作先进工作者;胡俊方,2011年度被评为市卷烟市场基层管理先进工作者;甘明仿,2011年度被市评为十佳综治干部;张中红,2011年度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
  (二)村镇建设
  本镇现有中心集镇6处,分别为卢家口、巾河滩、兵铁口、
  魏家场、刘家集、以及龙坑等。小型村级集镇有4个,分别是严桥、乔岭、徐台、吴台。
  卢家口集镇是卢市镇政府所在地,集镇面积3。3平方公里,
  总人口13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00人,常住人口11000人,流动人口2000人,城镇化率10。1%。本集镇有8条主要街道,分别为五一路、友谊一路、友谊二路、沿河路、东风北路、东风南路、四化路、中心路。集镇道路总长8公里,全部硬化,均可通车。人行道3000米,总面积18000平方米,下水道2500米,畅通无阻。绿化带1。6万平方米,花草树木,四季常青。于1987年建立了自来水厂,2010年全面改造升级后,铺设自来水管21000米,日供水2000吨,供水2890户,供水普及率31%,铺设排水管道5000米。液化气站1个,园林绿化25处,面积达15亩,约1000平方米。街道安装照明路灯86盏,配置垃圾桶120个,垃圾池50个,垃圾处理场2个。
  2010年12月对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4年,规划人口规模1。68万人,用地规模1。88平方公里(含水域0。1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项目:
  1、整治城镇环境,加强环卫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形象,加强滨河绿地建设,新建城镇公园,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2、加强城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新区,带动城镇发展。
  3、将镇政府机关搬迁至团结渠东侧,集中建设行政中心、体育中心和广场。
  4、在四化路东侧新建建材市场,建设完善现有的商业用地,逐步向规模化发展。
  5、从近期规划至2029年,其空间结构规划可具体概括为:
  一心:城区商业主中心
  二轴:城区发展主轴——东风路
  城区景观轴——天门河卢市镇区段
  四带:河山干渠、团结渠、七三渠、刘集渠四条滨水绿地景观带。
  四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东居住区、西居住区。
  城镇性质定为:把卢市镇区建成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品流通集散地,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性为三农服务的城镇。
  卢市镇内现有县河码头7处,分别是夏万码头、鄢月一、二三码头、合丰码头、黄口码头、同兴码头;建有汉北河码头4处,分别是龙坑码头、艾台码头、魏场码头、水陆码头。
  现有客运站1个,过境天钟县道,直通本镇东西两端,本路段约8公里。卢市镇道10。1公里,通村公路93公里,可通100%的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里程141公里,硬化率达95%。桥梁86座,分别为严家桥、同兴桥、北河桥、卢市医院桥、团结闸桥、河岭一、二桥等。其中新修3座大桥,以怡景湾小区大桥为现在最可观的大桥。
  (三)经济发展
  2011年,耕地面积80977亩,人均1。3亩,主要农特产有水稻、小麦、棉花,其次是芝麻、黄豆、油菜等。其中水稻面积49565亩,年产量27177吨;棉田面积24182亩,年产量1935吨;油料面积35738亩,年产量2251吨;蔬菜面积2792亩,年产各类蔬菜4303吨;精养鱼池5883亩,年产鲜鱼2941吨。年出栏牲猪13092头。2011年总产值22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7元。
  全镇工业以塑钢装饰材料、木材加工、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为主。2011年共有企业10家,从业人员250人,主要产品有PVC-U塑钢材料、三合板、水泥梯板、木制栏杆、地板瓷砖等,获得全年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9%。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347个,从业人员818人,营业面积1。95万平方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乡集贸市场6个,年成交额3825万元。
  域内服务行业有饮食业450家,旅馆业9家,理发店86家,修理生活日用品业109家,缝纫店43家,木工厂(包括家具店)49家,铁铺13家,照相馆11个,等等。这些第三产业,为本地剩余劳动力就地就业解决了一定问题。
  本镇2011年财政总投入3642。28万元,比上年增长0。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2。4万元,比上年增长9。33%。从各主要税利看,完成营业税31。6万元,增值税58。4万元,企业所得税16。2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万元,比上年增长0。7%。2011年末,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各类贷款余额8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4。6%。
  为了进一步促进本镇的经济发展,大力开展了招商引资工作。2010年,先签约建立了天门市金发达木业有限公司,天门市天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2011年,新增规模以上(即500万元以上)两家在建企业:湖北天蓝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天门市天东正泰农产品加工贸易有限公司。对这些公司,镇政府为老板们优先征地,大力协助办好有关证件,让他们的公司尽早营运。其中天门市天门天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2011年顺利建好了厂房,占地面积达13亩,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职工40人,当年获得总产值1880万元。装饰材料销路好,销往了省内各县市及河南、陕西等地,实现利润60。8万元。
  招商引资工作,促进了本镇原有企业的发展。
  在原有企业中,天门市云凌米业发展较快。云凌米业,1998年10月办厂,厂址即原卢市化工厂(已关闭)厂址。那时,只是来料加工的加工厂。后来,加工业日渐满足不了市场需要。2004年,云凌米业贷款300万元,筹划买下化工厂厂房,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办好转让手续,并添置了新型机器设备,变加工厂为经营米业,一下子每天可产成品粮3000斤。但是,依然米业产品供不应求。于是,该厂再投资添置了“ 一条龙”碾米机设备,进行生产, 即碾米机组的一端进谷子,另一端出白米。2010年以来,云凌米业日产白米3万多斤,产品是过去的10倍余,所产精米,不仅供给了本地消费者,还销往武汉、沙市、十堰、宜昌、汉川等地。2011年,云凌米业拥有纯固定资产200万元。现在,该厂始终能按时按约年交税费4万元。
  在原有企业中,天门市PVC-U型塑钢材料厂为全国十强企业。该厂于1907年建厂,坐落在卢市镇团结闸南侧。2008年正式投产。到2011年,产品每月300吨左右,产值每月200万左右,年交税费5万元。塑钢厂产品质量稳定,市场满意度高,被中国市场品牌战略管理委员会评为“全国塑钢型材十强企业”。
  (四)社会事业
  教育   全镇现有初中1所,小学3所,教学点2处,幼儿园5所,在职教师261人,在校学生2700人,其中初中981人,小学1934人,在园幼儿79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000人,专任教师126人。
  文化艺术   本镇有:天门市书法家协会卢市分会、天门市老年书画协会卢市分会、民间文艺家协会卢市分会、天门诗词学会卢市分会、卢市武术、民间乐队(红太阳乐队、佳音乐队等16支)、中老年歌舞队(学校、街道等5支)、腰鼓队30个、军鼓队1个、各类图书室41个、村级文化中心36处。
  2009-2011年度,杨元振、沈方平、何覆冰、在市书法竞赛中均获得二等奖。2003年,天门市政府、市规划局向全市征集天门特色广告词,镇文化站何覆冰的“茶圣故里,状元摇篮”广告词,获得特等奖。2007年,中国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在湖北主办,向全国征集主题宣传词,何覆冰的“黄鹤舞荆楚,八艺歌神州”主题词,前十名入围,何入座第一排参加开幕式。2005年,天门市第五届广场文化活动,卢市乐队严丽芳的女声独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获得特等奖。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中心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109名,医疗点42个,医务人员48人,能开展内、外科和小儿科常见病业务。全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355户,52511人,参保率100%。2011年,计划生育率达9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65‰,出生性别比146:100。
  传统体育项目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拔河、垂钓等。
  社会保障   2011年域内落实农村低保1107户,1685人,发放低保金140万元。五保户老人226人,其中集中供养的68人,分散供养158人,年人均辅助生活费1870元。
  环境保护   38个村建有农村饮水工程7处,受益村民14400人,沼气池790个。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代办所一处,邮政业务总量161。5万元,其中纯收入95万元。报纸杂志累计期发行35万份。电信一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固定电话用户5500户,电话普及率39%,移动电话2。8万用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1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50万元。
  广播电视   1992年6月建成卢市镇广播电视站,建有可覆盖115平方千米的广播电视塔1座。现有有线电视用户4623户,入户率为33。2%,电视综合覆盖率85%。
  (五)地域特色
  自然环境   天门县河、竟钟县道穿过卢市东西,仙皂公路横贯本镇南北。镇南有百里华严湖包裹,镇北有汉北桥拱卫,境内土壤肥沃,盛产粮、棉、油,旱涝保收。卢市,这块136平方公里的土地,陆路、水路四通八达,真可谓:人杰地灵,民丰物阜。
  民俗   除夕民俗的演变
  从春秋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卢市人同天下百姓一样,家家户户的堂屋正上方设有神龛。神龛上摆有香火碗、蜡烛脚架,一个缶(缶,古代一种瓦质打击乐器),并在神龛两侧贴一副楹联,如“是训是行篡乃祖考,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再在神龛正中贴上书写的“天地国亲师位、历代祖先位、司令府君位”的一张大红纸上。一到大年三十晚,当家庭主妇端出香喷喷的肉、鸡、鱼、蛋等十碗美味佳肴摆在桌上时,男主人立即洗手洗脸,整理好服装,以虔诚之态,登上事先准备好的香梯,在神龛上香碗里插上点燃的三炷香(有芳香味),蜡烛脚架上插上点燃的两支红蜡烛后郑重而又缓慢的敲响神龛上的缶(至少三响),男主人再慢慢下香梯,神情肃穆的面对香烟缭绕、红烛闪亮的神龛,为列祖列宗作揖,下跪三拜,默默祈望列祖列宗保佑,年年大吉大利,合家欢乐。这个庄严的仪式后,男主人令孩童在门外燃放一挂鞭炮。顷刻,本村、邻村都先后燃放鞭炮,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普天之下都笼罩在欢乐的气氛中。天涯共此时,各家老老少少,欢天喜地的围坐在餐桌吃团年饭,谈笑风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这个风俗有所改变。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破四旧,树新风的热浪在神州大地上涌动,差不多的人家都把神龛上的“天地国亲师位”换上了大幅的毛泽东的头像,神龛联也变更了,与时代气息吻合,如有的神龛联这样写:国施善政人人乐,党树新风处处春。大年三十,虽不在神龛前顶礼膜拜,但燃放鞭炮依旧,欢欢喜喜,团团圆圆吃年饭。进入新世纪后,家家户户吃完团年饭,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等待央视“春晚”节目。每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使除夕之夜其乐无穷。当零点钟声敲响时,神州大地沸腾了,家家户户燃起了鞭炮、烟火,此起彼伏,震耳欲聋,人们沉浸在迎新接福的欢乐之中。
  方言   卢市方言,即全天门的方言,人人都懂,但外地人不知。
  (1)羊zī虎pi(趾高气扬的样子)
  (2)走路代biāo(走得快如飞)
  (3)dī kā(很少)
  (4)lǎng在搞?(在做什么)
  (5)在kāi xìn 做事(在田里做事)
  。。。。。。
  宗教   天门市卢市镇佛教分会终济堂。
  本镇佛脚分会,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宗教界人士弘扬了宗教的优良传统,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与党和政府及广大民众保持一致,遵守国家法令,不断劝告大家争做善男信女,宣传教育信教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方面,作出了成绩。现简介:三百多年的古寺——真人观。
  卢市道教真人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朝末年和清朝初期,卢市地区就拥有道教真人阁,武圣宫,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相传武圣宫真人冷于冰,号不华,是直隶广平成安县人,明朝状元末第,宰相严嵩专权,冷未行贿,致使名落孙山。因冷才智超群,严将冷请入相府做慕界,清管各处面圣奏折,其中有冤案一件,冷要先奏后斩,严要先斩后奏。为此,冷看透了官场上的虚伪权势,抛禄弃产,离家访道修行,历尽千辛万苦,求拜火龙真人为师,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功果圆满,敕封普惠真人。
  当代真人显圣,保佑八方平安。芦叉地中湾巨户黄正龙之子黄修祥,年近花甲无嗣,将自己良田十三亩捐出,将其填成六亩高台,八方善众捐款,建造八间前后两层、气宇恢宏、庄严雄伟的庙宇“真人观”。
  在日倭侵华时,古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捣毁。日寇投降后,广大善众又一次捐款重造真人观,后俗称“新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利用闲置的真人观办医院,老医生炒药失误,不慎失火,误将真人观再次化为灰烬。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给宗教事业带来了福音。广大信众为了弘扬宗教事业,复兴道教卢市真人观,以何德能、刘学林、卢克祥等信众开始谋划重建真人观。1990年以何德能、刘学林、卢克祥等10余名信众共筹资4000余元,再次重建了真人观。
  1998年,应广大信众要求,何德能老人前来真人观任主持人。1999年主持人就请来大小十多尊菩萨,修整神像,并全部镀金,使真人观初具规模,名声远扬,烧香信众络绎不绝。
  名特产品   卢市没有很特殊的名产品,唯有“义河蚶”较为有名。
  义河蚶,属蚌科类。
  天门县河彭垴河段出产义河蚶,而且义河蚶都聚积在彭垴河道那个“乌龟”嘴附近。此处由于河流拐弯变向,河水常年冲击,黄泥不断堆积,而义河蚶最喜黄泥。因此,渔者发现其藏居的特点后,便在此用铁叉捕获。义河蚶的防御能力也很强,它在黄泥处藏得很深很深,使渔者不易捕获。
  义河蚶,似蚌,肉软,却不是蚌,蚌有椭圆形介壳,呈各种颜色,而义河蚶,约有8寸长的扁形介壳,呈黑色。义河蚶是民间少有的一种味道鲜美的佳肴,凡食过者,均思再食。据传,义河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治失眠症。
  (六)图片宣传
  卢市镇,在建设新农村的春风吹拂下,镇区居民住房大大改观,向城市化发展。图为镇友谊一路旧貌换新颜一角。
  东风支渠纵贯卢市镇东西,镇区段渠长约1公里。2011年,这段渠道的渠坡、渠岸、人行道全部硬化,渠道两侧砌上了约1米高的护渠白色水泥栏杆,并在两侧植上了广玉兰、桂花树、樟树、兰树等常青花木。绿化美化了整个镇区段的水渠,早晚在此散步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图为东风支渠镇区段渠景。
  附录1      所辖村委会一览表
  村委会
  村委会
  村委会
  村委会
  刘集
  汪台
  中湾
  合丰
  刘阿
  么院
  卢家口
  崔岭
  刘新
  包家
  桥头
  周台
  刘老
  龙坑
  北河
  张毕
  刘三
  宋台
  同兴
  吴台
  王台
  河岭
  黄口
  徐台
  肖三
  夏万
  土库
  乔岭
  水陆
  朱台
  严桥
  窑新
  程台
  兵铁
  彭垴
  社区居委会
  魏场
  熊老
  鄢月
  附录2        卢市镇党政主要领导
  职 务
  姓 名
  电话
  通讯地址
  党委书记
  彭 平
  13607225034
  卢市镇政府
  党委副书记
  严木祥
  13277673494
  卢市镇政府
  镇 长
  江 文
  18071980018
  卢市镇政府
  副镇长
  刘爱东
  18972933266
  卢市镇政府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