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市好人——何社祥
村医何社祥:扎根基层,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医术好,找他看病的人是吓死人的多,连周边九真何场村的人的都跑老远来找他看病”、“是我们心目中最好、最负责的村医”……10日,在卢市镇汪台村村卫生室,前来看病的村民向记者谈起该村卫生室医生何社祥,都赞不绝口。
何社祥今年50岁。他从小受父辈的影响,立志学医,30年如一日,无论白天黑夜、寒来暑往、刮风下雨,上至80岁老人、下至新生儿童,只要患者需要他就会背上药箱出诊。
有一次,他正吃年饭,有村民来因肚子疼、呕吐而来找他诊治,他把碗一放,背上药箱就出了屋,来到村卫生室为其诊治。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他当上村医以来,常年无假日,即使大年初一,他也常是随便出下门便马上回村卫生室。
他说:“村卫生室就是我的‘阵地’,就是给老百姓提供服务的地方,不能断人,让患者找不到他。”
“德艺双馨”是何社祥的一贯品德,他常说:“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在30年的乡村医生生涯中,他始终把医德作为乡村医生的灵魂,始终首先考虑的是患者的健康。村卫生室面向的是农民群众,面向的是弱势群体,他实施了减、缓、免的收费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村民减免医药费10至20%;一时带钱不足的患者可先取药治病,下次来诊时再还欠款;对于特困群众免费治疗,每年减免费用达3000多余元。
村里低保户詹祥生罹患高血压等疾病,家中困难,何社祥看在眼中,常在适当的时候给些药,并为他私设“小金库”,在村卫生室桌子其中一格抽屉放一沓10元、50元面值的钱,碰见他需借钱就给他。
有位村民因惟患脑溢血,走路不便期间,何社祥每天都扶他走路,协助他进行医康复训练。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这些年来,何社祥一直坚持白天诊疗服务、晚上挑灯夜读,刻苦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工作制度,先后参加了上级卫生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学习60多次、并订购《实用皮肤科学》、《实用内科学》、《中国验方全方》等各种医疗业务书籍达一千多册。
他告诉记者:“不管做哪样工作都要往最好的做。”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卢市中心卫生院加强了对村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坚决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何社祥拿出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微薄积蓄,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的村卫生室建设,实现了“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卫生整洁、制度健全。
按照卢市中心卫生院的乡村一体化管理要求,汪台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他说:“主要目的是为老百姓看好病,赚不赚钱没放在首位。”
30多年来,他情系农村、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凭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热情、崇高的医德、精湛的技术,解决患者疾苦、守护一方百姓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他先后多次被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评为“年度优秀乡村医生”,2003年8月因在防治“非典”工作中成绩显著,获得中共天门市委、天门市人民政府授予“天门市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06年原天门市卫生局授予首届“十佳”乡村医生,汪台村卫生室被原天门市卫生局授予首批“甲级村卫生室”、2012年医疗机构量化分级监督管理“A级示范单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